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为什么古人称学生为“桃李”

首先我们来搞清楚赞美桃李的出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意思就是:桃树和李树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

为什么古人称学生为“桃李”

尽管它们不会说话,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吸引了许多人到它们的树下赏花尝果,逐渐在树下走出一条条小路。

另有诗经写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当一个人给你送了桃子,你也应该回送一些李子以示报答,表达的是知恩图报、礼尚往来的道理。

仅仅这两处出处就把别的水果比下去了,而不是葡萄,苹果能代替的,另外桃李满天下还有两个版本的故事。

1春秋时期魏国大臣知识广扩,学富五车。子质曾在朝中得势,那时他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来子质丢了官,见到一个朋友,向他抱怨,说起过去自己所培养的人,在危难时竟不肯帮助他。这位朋友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就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能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既不能利用它的叶子,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而还会将人扎伤。

所谓君子培养人才,就应该像种树一样,先选好可造之材,然后再进行培植啊!”因而,后人便用“桃李”来指代优秀的学生。

2故事还是关于子质。子质的罪高官,便去北方旧识家避难。为了给朋友减轻负担,子质想到开个学馆用来糊口,他招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学馆的院子里有桃树和李树,来拜师的学生们都要先在树下拜一拜。在子质的用心教授下,学生们一个个都发奋读书,长大成才。出于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学生们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树。从此,在赞扬教师功德时才有了“桃李满天下” 这一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8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