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豆角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要选用秋季专用品种或耐高温、抗病强、丰产,,植株不易徒长,适于密植的春秋两用丰产品种,如早熟5号,正源8号等。
2、直播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直接播种。如果播种太早,开花期温度高或遇雨季湿度大,容易导致落花落荚或使植株早衰;晚播,生长后期温度较低,容易导致落花落荚和冻害,产量下降。
3、降温保苗
苗期温度较高,要适当浇水降温保苗,并注意中耕松土保墒,蹲苗促根。浇水不宜过多,要防止高温高湿导致苗徒长,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4、追施苗肥
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之后随水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
5、搭架引蔓
植株甩蔓时,就要搭架,也可用绳吊蔓。常用的架形为“人”字形架。
6、防止落花落荚
用2毫克/升的对氯本氧乙酸,或赤霉酸喷射茎的顶端,可促进开花。
7、摘除侧蔓
主茎第一花序一下的侧蔓要及时摘除,促进主茎增粗和上部侧枝提早结荚。
8、施结荚肥
在结荚期,要加强水肥管理,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每浇2次水追肥1次,每亩冲施尿素20-25千克。10月上旬以后,应减少浇水次数,停止追肥。
9、摘心去顶
中部侧枝需要摘心,主茎长到18~20节时摘去顶心,促进开花结荚。
10、保温防冻
① 豇豆开花结荚期
这时气温开始下降,要注意保暖。初期,大棚周围下部的薄膜不要扣严,以利于通风换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通风量逐渐减少,大棚四周的薄膜晴天白天揭开,夜间扣严。
② 当外界气温降到15时
夜间大棚四周的薄膜要全封严,只在白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短暂通风,若外界气温急剧下降到15℃以下时,基本上不要再通风,遇寒流或霜冻时要在大棚下部的四周盖上一些草帘保温。
③当外界气温过低时
温度过低,棚内豆角不能继续生长结荚,要及时将嫩荚收完,以防冻害
1、催芽处理
冷棚种植豆角时,需要选择早熟、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再将挑选好的籽粒饱满的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把豆角种子放置在温度约为28度的环境中,为其进行催芽。
2、土壤条件
豆角适宜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种植豆角时,需要先往翻耕一遍土壤,将其中的石头和土块去除掉,再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和厩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豆角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3、种植方法
种植豆角时,需要将种子放入赤霉素中浸泡5分钟,消灭表面的病菌,再将豆角种子均匀的播撒至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1-2厘米的薄土,并且要每隔一周浇灌一次水分,使土壤保持湿润,促进豆角快速出苗。
4、适宜温度
在冷棚中养殖豆角时,需要将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夜间的温度控制在15-20度之间,提高豆角的发芽率,而且在豆角出苗后,需要为其追施一次稀薄的粪水,并且在天气良好时,需要打开冷棚的窗户,为豆角通风透气。
冷棚是一种简易的保温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豆角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面是一些冷棚豆角种植技术的建议:
1. 地面准备:在种植豆角之前,需要先将土地松软,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豆角品种,建议选择早熟、耐寒、抗病性强的品种。
3. 种子处理:将豆角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30分钟后捞出并晾干,然后再进行种植。
4. 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分布,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5. 管理措施: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涝。同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和除草处理,以保证豆角的生长和产量。
6. 收获和储存:在豆角成熟后,可以进行采摘。建议及时将采摘下来的豆角进行清洗、晾干和储存,以保持豆角的新鲜和品质。
早春冷棚豆角种植时间通常是在二月底到三月初之间。种植时一定要确保棚内的温度,温度适宜定植后豆角才可更好的生长。要求棚内白天的温度在10到12度之间,夜间的温度必须稳定在5度以上才行。种植要选晴天的时候进行。此外,还要注意种下后的管理,在温湿度,肥水方面多上心。
种植方法:种植要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肥力较好的岭地、二阶地,严禁在阴暗湿润、通风采光条件差的河滩地、沟坎地栽种,地块土壤最好选择红粘土或红砂土质。。
冷棚豆角种植技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0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