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有毒植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植物是有毒的,如果处理不当,常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但是这些植物有的是珍贵药材,有的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做成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的食品。但是这些植物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毒物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中毒。为了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现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毒植物。
1. 含氰果仁
杏、桃、李、梅、银杏(白果)、枇杷、荔枝等水果的果仁,都含有较多的氢氰酸,所以通称含氰果仁。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和牲畜都有毒害,人食用后很快会发病,出现呕吐、头痛、肚痛、发烧、头晕、咛吸困难等中毒现象。
杏仁: 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也含有氢氰酸,食用时先用清水浸泡几天,然后煮透或炒熟再吃,也不能多吃。
银杏(白果): 是人们喜爱吃的食物,但食用时要注意除毒,把胚芽去掉炒熟才能吃,也不能多吃。
枇杷、荔枝、桃、李、梅的果仁含毒物都比较多,只作药用,不宜直接食用。
2. 发芽的马铃薯
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不会引起中毒,但发芽的马铃薯,皮层中含有大量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在发芽变绿和腐烂的马铃薯中含量较高。人吃了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肚子痛、腹泻、口干、耳呜、瞳孔散大等中毒症状。所以吃马铃薯时不要吃发芽变绿和腐烂的。对于稍微发芽变青的,应把发芽部分和变青的皮全部削掉,并煮熟后再吃,因为高热可以破坏龙葵毒素,煮熟后再吃,就不会引起中毒。
3. 凉薯的种子
凉薯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凉薯的块根肉质肥厚,味道鲜美,生吃熟吃味道都很好。但凉薯的种子鱼滕酮等毒素,有人用凉薯种子作杀虫剂,不能食用,以防中毒。
4. 蘑芋
蘑芋制作的豆腐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但蘑芋含有一种酸性毒素,所以用蘑芋制作豆腐一定要除毒。除毒的方法是用碱性物质(如石灰)点豆腐,这样中和酸性毒素。
5.毒芹
毒芹生长在池沼,水边等潮湿的地方。毒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形状和气味都与普通食用的芹菜相似,毒芹的根、茎、叶都含有无晶形的有毒物质。因此,对于池沼水边等潮湿地方生长的类似芹菜的植物,不要采来食用,以防中毒。
6. 泽漆
泽漆又名猫儿眼睛草、大戟苗、五朵云、五凤草。泽漆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一尺左右,茎叶内都含有乳白色液汁。泽漆是一种药材,含有大戟乳酯、泽漆毒素、皂甙丁酸等有毒物质,特别是新鲜泽漆茎中的白色乳汁毒性更大,接触眼情可使眼失明,因此,不要把泽漆拿在手中玩弄,更不要采食。
7. 毒菇
毒菇为有毒蘑菇,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在腐烂木头和腐烂树叶堆上也常看到,毒菇发现的有100多种,能毒死人的有30多种,毒菇中含有白毒伞菇毒素、捕蝇菇毒素和毒菇阿托品等多种毒素,不论生食和熟食都能引起中毒,有些毒性较强的毒菇,只要生吃2、3个,就会中毒致死。毒菇的形状知我们日常吃的菌菇相似,所以采集菌菇时一定要分清有毒菇和无毒菇,毒菇一般颜色美丽,伞盖和茎上有斑点,裂沟、生泡、流浆、发粘、或生有脉络,伞盖肉质薄而成薄片形,对于那些形状特殊或可疑的菌菇,千万不要采食。
半夏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植物形态半夏,又名:三叶半夏。
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未去净的外皮呈**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与半夏的主要区别点为:掌叶半夏的块茎较大,通常直径3~4厘米;叶片掌状,有小叶9~11枚。参见"掌叶半夏"条。
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其脂肪酸约34%为固体酸、66%为液体酸)、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β-谷甾醇、胆碱、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3,4-二羟基苯甲醛,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及其甙。
来源:天南星Arisaematis erubescens (Wall.) Schott.
科属:天南星科天南星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块茎扁球形,外皮黄褐色,直径2.5~5.5厘米。叶1片,基生;叶柄肉质,圆柱形,直立,长40~85厘米,下5成鞘,基部包有透明膜质长鞘,白绿色或散生污紫色斑点;叶片全裂成小叶片状,颇似掌状复叶,裂片7~23片,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13~19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至末端呈芒状,基部狭楔形,叶脉羽状,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雌雄异株,成肉穗花序,花序柄长30~70厘米;佛焰苞绿色,偶为紫色,长11~16厘米,先端芒状;花序轴肥厚,先端附属物棍棒状;雄花有多数雄蕊,每2~4枚雄蕊聚成一簇,花药黑紫色,孔裂;雌花密聚,每花由一雌蕊组成,子房卵形,花柱短。浆果红色。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态环境:生长于阴坡较阴湿的树林下。分布河北、河南、广西、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8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