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茬口发黄什么原因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8 20:10:05
变黄的米粒有两种,一种叫“黄粒米”,一种叫“黄变米”,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黄粒米”是稻谷收割后因阴雨未能及时干燥,湿稻谷堆在一起被沤黄,或贮藏中通风或温度不当,稻谷发热,从而导致变黄的稻谷碾出来的大米呈黄色。
“黄粒米”变黄主要原因是大米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成色反应,一般认为是稻米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颜色,也称为非酶褐变。“黄粒米”通常不带菌,但营养价值和品质都比白米差,而且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易污染霉菌。所以国家明确规定市场供应的大米中黄粒米不得超过2%。
“黄变米”是大米由于自身水分含量高,在储存过程中被多种霉菌污染,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大米变黄。
“黄变米”带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微生物毒素混合物,被称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研究表明,AFT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性,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死亡,诱导畸形,降低人体或动物的免疫力,造成营养紊乱等。因此,国家对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允许量做了严格的限定,其最大允许量为每公斤不得超过10微克,相当于一亿分之一。
“黄粒米”可以安全食用,在南方大米存放不宜超过3个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8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