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能代替红豆吗
可以,只是赤小豆不宜大量使用,赤小豆是用来入药的,有小毒。x0d红豆,又叫红饭豆,个头稍大,就是常用来做豆沙的豆子,有祛湿作用。x0d赤小豆,个头较小,有红有黑,红如朱,黑如漆,有毒。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里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来催吐的。两者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稍扁。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但是赤小豆即便泡过之后再煮,也煮不烂,吃着比较硬。x0d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x0d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x0d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关于血红这种药材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夏收开花,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或微火烘干。 性能 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应用 1.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瘀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治痛经,单用奏效,如《金匮要略》红蓝花酒,以本品一味与酒煎服;亦可配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气活血止痛;治经闭,可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荷叶、蒲黄、牡丹皮等配伍,如红花散(《活法机要》)。 2. 症瘕积聚。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消徵,可治疗症瘕积聚,常配伍三棱、莪术、香附等药。 3. 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若治胸痹心痛,常配桂枝、瓜蒌、丹参等药用;治瘀滞腹痛,常与桃仁、川芎、牛膝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胁肋刺痛,可与桃仁、柴胡、大黄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4. 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善能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常配木香、苏木、乳香、没药等药用;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 5. 瘀滞斑疹色暗。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滞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用,如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书》)。 此外,红花还可用于回乳、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你所说的“血红”在中药里是没有的。在药店里不可能买到的。可能是当地民间的说法。从中药的理论上来说,一般红色的植物草药,多有入血分的作用,具有补血或活血的作用。另外也不排除里边有弄虚作假的可能。建议对于市场上买来的用于治疗的药物或食品,还是要谨慎的。如果真是具有很好的疗效,不可能不会被国家药典收录的。
仅供参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