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中药药剂学辅导:注射剂的制备(二)

三、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

中药药剂学辅导:注射剂的制备(二)

 (一)注射剂容器的种类:

 按其质地可分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两类。

 分装剂量不同可分为单剂量装小容器、多剂量装容器及大剂量装容器三种。目前,单剂量装小容器仍以安瓿为主。

 1、单剂量容器:安瓿

 2、多剂量容器:

 3、大剂量容器:

 (二)注射剂容器的质量要求

 ①应无色透明(需避光的注射剂可用棕色)、洁净、无污物附着。

 ②具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药液的pH值,又不易被药液腐蚀。

 ③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冲击强度,能耐受热压灭菌所产生的压力差,减少生产、贮运中的破损。

 ④熔点较低,易于熔封。

 ⑤不得有气泡、麻点与砂粒。

 玻璃容器要达到以上要求,关键决定于玻璃的理化性质。而玻璃的理化性质又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及其熔合情况即玻璃的结构。目前制造安瓿根据组成可分:中性玻璃、含钡玻璃、含锆玻璃三种。中性玻璃化学稳定性较好,可作为pH接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剂的容器;含钡玻璃的耐碱性能好,可用作碱性较强注射剂的容器;含锆玻璃系含少量锆的中性玻璃,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均好。目前国内推广应用,为今后发展重点的是刻痕色点曲颈易折安瓿。

 塑料容器,必须进行相应的稳定性试验。

 (三)安瓿的质量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

 1、物理检查

 ①外观:安瓿的身长、身粗、丝粗、丝全长等符合规定;外观无歪丝、歪底、色泽、麻点、砂粒、疙瘩、细缝、油污及铁锈粉色等。

 ②清洁度:将洁净烘干的安瓿,灌入合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经检查合格者用121℃、30分钟热压灭菌,再检查澄明度应符合规定。

 ③耐热性:将洗净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热压灭菌后检查安瓿破损率,1~2mL的安瓿不超过l%,5~20mL安瓿不超过2%。

 2、化学检查

 ①耐酸性:取安瓿110支,洗净烘干,灌入0.01mol/L盐酸液至正常装量,封口,剔除含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121℃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见的脱片。

 ②耐碱性:取安瓿220支洗净,烘干,分别注入0.004%氢氧化钠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121℃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见到的脱片。

 ③中性检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洗净。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另1支安瓿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10mL与0.1mol/L氢氧化钠液0.1mL混合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将上述10支安瓿121℃热压灭菌30分钟,放冷,取出与未经热压的安瓿内溶液比较,其色不得相同或更深。

 3、装药试验:进一步考察容器与药物有无相互作用。

 (四)安瓿的处理

 安瓿一般须经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或灭菌等工序。

 1、安瓿的切割与圆口:

 空安瓿带有细长的颈丝,必须切割至适当的同一长度,瓶口整齐、无缺口、裂口、双线,才可应用。既可手工切割(小批量生产),也能用机器切割(安瓿自动切割机)。

 在安瓿切割后,颈口截面粗糙,留有细小玻璃屑,为了使安瓿颈截面光滑,防止灌注药液时玻璃屑落入,用强烈火焰喷烤安瓿割颈的截面,使截面玻璃熔融光滑,该操作称为圆口。

 国内生产时安瓿瓶口已做处理,不需切割与圆口。

 2、安瓿的洗涤:

 将已圆口的安瓿中灌满蒸馏水、去离子水或0.1%~0.5%的盐酸溶液,于100℃蒸煮30分钟,使玻璃表面的硅酸盐水解,除去微量的碱和金属离子,此过程称为“灌水蒸煮”。

 蒸煮后的安瓿再行洗涤。大量生产时多采用甩水法或气水加压喷射法。5mL以下的安瓿。

 甩水法用安瓿灌水机将安瓿灌满滤清的蒸馏水,然后用甩水机将水甩出,如此反复数次即可洗净。

 气水加压喷射法系将加压滤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与经过处理已洁净的压缩空气,由针头交替倒喷入安瓿内,借助洗涤水与压缩空气交替数次的强烈冲洗,以洗净安瓿。此法效果颇佳,更适用于5mL以上的安瓿或其他玻璃容器。

 3、安瓿的干燥与灭菌:

 将洗净的安瓿倒置在铝盘中,送入烘箱于100℃以上干燥。用于无菌操作下灌封的安瓿需在200℃以上干热灭菌45分钟,以杀灭微生物和破坏安瓿中可能污染的热原。

 常用的灭菌烘箱有:隧道式红外线烘箱、电热红外线隧道式自动干燥灭菌机、电热远红外线隧道式自动干燥灭菌机等。

 安瓿干燥灭菌后,应密闭保存,并及时应用。存放空间应有洁净空气保护,时间不得超过24个小时。

 此外,有些有条件厂家,将安瓿制造与灌封结合起来,新制成的安瓿在密封状态下立即或在短时间内提供给注射剂车间灌封,这样可免除割、圆、水洗操作,只采用洁净空气吹洗即可。还有一种密封安瓿,使用时在净化空气下用火焰开口,直接灌封,这样可免去洗瓶、干燥、灭菌等工序。

 四、注射剂的配液与滤过:

 (一)注射液的配制

 1、配液室的洁净要求

 配液室的环境、设计要求、通风降温及空气灭菌等均应符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室内用具应力求简单,工作台面要求便于清洁和灭菌。地面要平整,工作时保持潮湿,防止尘土飞扬;工作后保持干燥,避免霉菌滋生。

 2、原料投料量的计算:

 (1)按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投料,可按百分浓度表示:适用于有效成分已明确,并已提取出单体者,可注明每毫升注射液内含单体多少克、毫克或微克。例如丹皮酚注射液每毫升含丹皮酚5mg.

 (2)按总提取物的百分浓度或每毫升含总浸出物的量表示:适用于干燥提取物(未制成单体的)配制的注射液,例如毛冬青注射液每毫升中含毛冬青提取物18~22mg.

 (3)按每毫升注射液相当于多少克中药材来表示:适用于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注射液,例如用200g中药材经提取精制后,配成100ml注射液,即lml注射液相当于2g中药材。

 3、配液用具的选择与处理:

 配液用具应采用由中性硬质玻璃、搪瓷、耐酸耐碱的陶瓷及无毒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塑料制成的。不宜用铝制品。

 玻璃器皿和容器可用清洁液处理后,再以自来水刷洗,最后用注射用水荡洗干净。

 塑料容器及管道可先用较稀的清洁液处理后,再以自来水刷洗,然后用注射用水抽洗数次。

 乳胶管一般先用蒸馏水煮沸20~30分钟,再用注射用水反复抽洗;亦可用1%NaOH溶液浸泡10分钟,用自来水搓揉冲洗,再用注射用水抽洗至干净。使用后的管道应立即洗净,如暂时不用,可浸泡在1%~1.5%苯酚溶液中,以防止微生物生长。

甘草 学名: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类别:补益药(亦称补虚药)中的补气药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药材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栽培要点: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或根茎繁殖,但以根茎繁殖生长快。 药材特性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生长条件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风沙的先锋。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甘草的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国老——众药之王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据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还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由于甘草酸的甜度高于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实的“甜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