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种子有毒吗

水稻的种子就是大米,是没有任何毒性的,不过大米如果发霉的话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类强致癌物质,毒性是很大的,平时要注意发霉的大米就不要食用了。

水稻种子有毒吗

水稻种子有毒吗

水稻的种子就是大米,是没有任何毒性的,不过大米如果发霉的话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类强致癌物质,毒性是很大的,平时要注意发霉的大米就不要食用了。

水稻的叶子和花朵是没有毒的,其嫩叶还是可以食用的,不过其中的纤维素含量高,口感也并不好,多作为牛、羊、马等家畜的饲料使用。

水稻种子能吃吗

水稻的种子就是大米,是完全可以食用的,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可以起到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水稻种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

功效作用:水稻种子就是大米,被称为是“五谷之首”,入药后可以有着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护肤养颜、生津止渴、预防便秘等功效

营养价值:水稻的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谷维素等物质,营养价值是很高的,适合大部分人群食用。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列为2012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

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

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53.2%。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臵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

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

1、能规范栽培 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2、效率高且稳定 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有良好的液压仿形系统,田间作业稳定。

3、灵活适用 插秧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

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

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二)机插秧优势

1、高产稳产 根据我省2008-2010年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对比实验结果,机插秧比洗插秧相比平均亩增40kg。机插秧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是宽行密株,有利于增大边行优势、中后期阳光分布和成穗率提高;二是带土和立苗移栽,秧苗入泥浅,能早生快发,有利于增多有效穗;三是规格插秧,有利于农事操作,也减少了杂草滋生。

2、作业效率高 一般手扶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15~20亩,乘座式40~50亩,远远高于人工栽插效率。并且机械水田作业稳定性好、易操作,有利于抢季节保进度,省工节本增效。这样,社会效益也明显,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调运了农民种稻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有助标准化农业发展 以插秧机为载体,机手或者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等社会化服务形式,促进了水稻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开辟了农村新职业,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机插秧育苗是机插秧成功与高产的关键,机插秧播种密度大,秧苗个体空间有限,壮秧难,标准要求高。只能按照生产要求,不失时机的培育足够壮秧。

(一)机插秧壮秧标准

1、个体标准 机插秧壮苗指标是:秧龄15~20天,叶龄

3.5~3.8叶,苗高12~17公分,单株绿叶2.5叶、白根数10条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青秀无病。

2、群体标准 插秧机秧块标准为58㎝×28㎝×2㎝,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不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盘育秧的填满盘即可,双膜育秧的在起秧时通过规格切块来保证,秧块厚度2~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床土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杂交稻每cm2成苗1~2株,常规稻1.5~3株,均匀整齐。根系发达,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散,因此,在育秧期要注重根系的培育。

(二)育秧方式

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四种,即双膜泥浆育秧、软盘营养泥育秧、大棚育秧和铲秧育秧,目前我省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双膜泥浆、软盘营养泥和硬盘(大棚)育秧等三种。

1、软盘营养泥育秧 是我省最普及的育秧方式,用专用软盘(58×28×2.5㎝)上铺放2~2.5㎝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覆膜保温的育苗方式。其秧块标准,成秧率和利用率高。

2、双膜泥浆育秧 指在秧板上铺有孔地膜代替秧盘,再铺放2-2.5㎝泥浆澄实后播种后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其特点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节本简单。目前主要是我省湘南一带用的较多。

3、大棚硬盘育秧 在硬盘内铺放2~2.5㎝厚的营养土或基质,播种后移至秧田覆膜或采用大棚进行保温的育秧方式。主要是用在城郊等经济发达地点及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它既可以铺放在田间秧板上,也能铺放在场院等平地上。

(三)备足搭配好品种

双季稻区必须充分考虑晚稻安全齐穗、避开寒露风和不老秧等合理搭配机插秧早晚稻品种,建议早稻特早—晚稻迟熟,早稻中熟—晚稻中熟。每亩大田用种优质杂交早稻2.5kg,中、晚稻2~2.5kg。常规稻5~6kg。双膜育秧的由于要切边用种量稍大,大户则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移栽。

(四)适时播种

机插秧播种密度高,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2.5㎝的薄土层中,掌握不超秧龄十分重要。机插秧对播种期安排较为严格,要求我们坚持适期播种,根据大田茬口、大田耕整、沉实时间,按照秧龄15~18天推算播种期,晚稻必须按照品种安全齐穗期倒推,并兼顾早稻成熟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如果面积大要根据插秧进度,适时播种和收获前茬作物。

(五)播前准备

1、营养土(泥)准备 ⑴取土,取土要求严格,选择经过筛的菜园土、耕作熟化旱土、或经秋耕冬翻的稻田土细土等,不能选用近期使用过含除草剂的田土。时间是在先年冬天进行,每亩大田须准备床土120kg。⑵调制培肥,建议用壮秧营养剂培肥法。在细土过筛后,每100kg细土(也就是1亩大田)拌1袋(0.8~1.6斤)壮秧营养剂(含多种微量元素、消毒剂及活性物质),拌匀即可,可以起到培肥、调酸、助壮的作用,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和快捷。营养土另有成品育秧基质,向生产厂家购买直接使用。

2、备秧田 选土壤粘性好、肥沃、排灌方便、无石砾杂草、形状规格、运秧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大田作为秧田,机械化播种的要通电。秧苗与大田比例为1:70-80为宜,每亩大田需4~6m2秧厢面积。在做秧厢前一周用旋耕机旋耕,每亩施复合肥30kg,浸泡2天后再打一遍耙平澄浆2天让其自然落干再按厢宽1.7米、沟宽0.3~0.4米做厢,并精整厢面。对双膜软盘泥浆育秧的秧沟泥根据秧田肥力可适放少量壮秧剂,每亩秧田5kg(10包),人工搅拌耙烂后备用。

3、备盘备物

(1)软盘育秧:每亩大田25-32张,常规稻32张,杂交稻25~28张,宽2米农膜4-5米,其它材料如竹弓、泥抹子、桶子等。

(2))。双膜育秧:每亩大田准备1.5米宽地膜和2米宽盖膜各4米,打孔器、桶、秧刀架和秧刀各1个, 4m×1.2m×2㎝的木

质框架,木制泥抹子(70×20×1.5㎝)2个,拉绳2根,长2.2米竹弓若干(按每间隔0.8米计数)。

(3)硬盘大棚育秧:每亩大田秧盘常规稻32张,杂交稻25-28张,水稻播种流水线,根据经济条件选用大棚保温。

4、备壮芽 常规稻种子浸种前晒种1~2天,杂交稻种子摊晾通气;坚持消毒浸种,保温催芽。使芽子达到“齐、快、匀、壮”,即2~3天发芽率90%,均匀整齐。手播芽谷要求根长达谷粒长度的1/3,芽长为1/5-1/4。采用机械播种的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

(六)精细播种

1、软盘营养泥育秧 ⑴摆盘:将软盘横排成2行,紧密整齐摆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全,忌有水放盘。⑵填营养泥:播种前1-2天将秧田厢沟捣成泥浆,按每亩大田所需壮秧剂与泥浆充分混合,再将营养泥灌满秧盘并刮平,泥厚以2~2.5㎝为宜。⑶均匀播种,在澄实刮平后秧盘按每盘播种常规稻120~150克,杂交稻100~120克。⑷拱棚盖膜。

2、双膜泥浆育秧 ⑴底膜打孔:在秧板上铺放好用打孔器打好孔(孔距2×2㎝,孔径0.3㎝)的底膜,(孔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大量秧根穿孔下扎,增加起秧难度,甚至不能形成秧块。)拉好绳子平放框架。⑵去杂除草:清除杂草、石块或杂质,将壮秧剂均匀撒入泥沟中(每亩秧田使用壮秧剂5kg左右)再把沟泥放入木框中,用泥烫子沿木框边缘反复抹平,同时开好秧沟。⑶均匀播种:分厢过秤均匀播种,每平方米播芽谷常规稻960~1100克,杂交稻680~

720克,若播种量减少很难育出毯状秧苗,机插时就会出现漏蔸。⑷拱棚盖膜。

3、机械化育秧 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四道工序。采用机械播种时一般用硬盘进行,盘排列同软盘营养泥育秧。直接用硬盘播种的,既可臵于田间秧板上,也可平铺于大棚温室。

(七)秧田期管理

1、高温高湿促全苗 早春气温较低,播种后要拱棚严盖膜,保持膜内温度28-35℃、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立针一轰而齐。

2、及时通风换气 早稻播种后3~4天一般能正常竖针齐苗,应及时通风换气,改善膜内环境,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在换气原则是:晴天傍晚和阴天上午揭两头,秧厢太长的可适当在中间开小天窗换气。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或叶龄3叶左右时,及时炼苗揭膜。炼苗时分步分次进行,由少到全部的揭膜,坚持揭膜前必须灌水或浇透水。

3、科学管水 早中稻秧田前期以秧田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补水方法,秧田集中的可灌平沟水,小面积可早晚洒水。在移栽前3天要控水炼苗,遇雨要提前盖膜遮雨,防止床土过湿影响起秧和机插。晚稻秧苗在一叶一心前管水同上,一叶一心后一般采取下午傍晚时灌跑马水,不要浅水上秧厢,否则会高温煮苗,也不能不能过干,否则盘内秧块易开坼,难以育出毯状秧苗。

4、适时追肥 秧田期用过壮秧剂的秧苗一般不需追肥。如果床土没有培肥或秧苗在一叶一心期叶色较淡,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每亩秧田可施用尿素4kg薄水匀施或兑水500kg浇施,秧田面积小的可每10米秧厢用尿素150克兑水15kg洒施,也可以每亩秧田用腐熟的人粪肥10担加水20担浇施,用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看苗施好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天的傍晚施肥1次送嫁肥,亩秧田用5kg尿素兑水500kg傍晚浇施。

5、病虫防治 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绵腐病、纹枯病、苗瘟、黑矮病、稻蓟马、稻飞虱等,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及时对症用药防治。早稻坚持施用壮秧剂,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秧田用1000倍液敌克松或2000倍速咪酰胺泼浇,防烂秧死苗。晚稻播种前对秧田用施呋喃丹消毒或用吡虫啉等抖种,以防治害虫。机插前坚持喷好送嫁药。

6、秧苗调控 中晚稻秧龄极有可能超过20天,用15%多效唑,或5%烯效唑1000倍液喷施,或按1%的烯效唑拌芽播种,达到控高壮秧目的。

(八)、应急处理

1、秧田期大小苗 ⑴播种盖土不匀或营养泥没澄实,土(泥)厚处造成闷种,导致出苗相对慢,生长滞后。⑵贴膏药。盖膜期间遇雨未及时排除,影响秧苗生长。⑶秧厢不平,相对高处上水时灌不到水,处于缺水状态,生长缓慢。解决办法就是保证板面平直,盖土要均匀,雨后及时清除积水等。

2、秧苗不匀 ⑴播种不匀,密度大处苗高苗弱;⑵肥、药害和灼伤;⑶薄膜贴膏药;⑷病害死苗(绵腐、青枯、立枯,多发生在三叶期前后;)。

3、青(黄)枯死苗 机插秧密度高,秧苗素质相对较差,抗逆性弱,特别在2-3叶期,秧苗正处于离乳期前后,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青枯死苗是秧苗受低温或暴晴后未及时灌水,而造成秧苗失水而死,是急性生理性病害,通常成片发生。病苗从幼嫩的心叶开始萎蔫呈筒壮,然后整株死亡,死后叶色为暗绿色(青枯),但秧苗基部不易拉断,根似水烫状。黄枯死苗既有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发生的死苗,为慢性生理性病害,常一簇一簇发生,发病时从叶尖到叶基,由外到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死亡,基部因病菌寄生而腐烂,易拉断。也有绵腐病发生造成的病原性病害。

主要预防措施:在秧田期遇低温寒流时,要盖严膜,加强保温覆盖。若持续湿冷天气持,需要在秧田水温、土温和气温差距逐渐缩小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适应晴好天气。切切不能在天转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绵腐病发生时,喷施咪酰胺、敌克松和恶霉灵等药剂防治。

(九)正确起运移栽

机插育秧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随起、随运、随栽。软(硬)盘秧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盘

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双膜育秧在起秧前首先要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规格,为确保秧块尺寸,事先应制作方格模,可用长柄刀垂直切割,切块后一般将秧块卷起,进行运输。

 我们都知道水稻是在水里种的,但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人也会在旱地上种植水稻,那么在旱地上种植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水稻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水稻种植技术

 一、旱育稀播 培育壮秧

 由于旱育苗床的培肥效果和控水效果,导致床土容量和含水量降低,空隙度增加,含氧量提高,对幼苗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稀播才能育成壮秧,壮秧返青快,分蘖早,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一)、壮秧的标准

 秧龄35~45天,叶龄4.5~5.0叶,苗高13~17厘米,根数13~15条,百株地上千重4克以上,20%的秧苗带1~2个分蘖,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结好,返青快。

 (二)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苗床地的选择:选无污染,背风,向阳,水电源方便,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无盐碱,无杂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四周要有防风设施的环境条件。

 2、育苗面积及材料:育苗面积:一般按1∶80~100,即育80~100平方米的育苗面积,能插一公顷的水田面积。材料有塑料棚布,架棚木杆,竹皮子,秧盘(钵盘)每公顷400~500个,浸种灵,食盐等。

 3、苗床土的配制:原则要求:床土疏松,肥沃(养分齐全),有团粒,渗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偏酸性,无草籽和石块等。

 配制营养床土的具体方法:

 原土是指配制床土的主要载体,山区,半山区用山地腐殖土最好;平原地区用旱田土(不打除草剂的土),水田土;盐碱地区用总干渠底土。每公顷用土量为2500公斤,最好头一年运回备用。如果是当年最好早运回晾晒,打碎,过筛,一般用5孔目筛子将原土的杂草,碎石筛掉。为了提高床土有机质的含量,一般要加草炭或腐熟农肥。

 山地腐殖土:一般有机质含量都在5%以上,同时又偏酸性,渗透良好,因此不必再加有机质。

 旱田、水田土:一般比较肥沃的土壤的有机质也在3%以下,因此必需加10%左右的腐熟好猪粪或马粪,如加腐熟鸡,粪只能加5%左右。

 盐碱土壤: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又偏碱,适当增加有机质的比例最为有利。一般加马粪15%~20%。

 有机质肥料同样用5孔目筛子筛一遍,然后同原土混拌过筛后备用。床土加有机质后还需要调酸,加化学肥料和消毒后才能叫营养床土。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自己配制,二是购买市场出售的调理剂。

 (1)自配营养土:第一步配制调酸剂,山地腐殖土就不用调酸了。平原地区,盐碱地区的床土必需调酸,调酸使土床调到pH值4.5~5.5为标准。一般生产上的作法是先将筛好的马粪或草炭进行酸化,用稀硫酸酸化,一般用42.5公斤水加7.5毫升浓硫酸,配制时把水称好放入到缸内,后倒浓硫酸,倒入后搅拌一下,即成15%左右的稀硫酸,用塑料喷壶往马粪上浇15公斤左右的稀硫酸。混拌均匀后闷半天即成酸化剂。经验是盐碱地区每公顷准备25公斤浓硫酸,非盐碱地区每公顷准备5~7公斤浓硫酸。

 第二步用酸化好的马粪或草碳进行床土调酸并加入化学肥料。先作小样试验,先用4公斤原土加0.5公斤酸化马粪,再称4公斤加1公斤酸化马粪,以此4公斤原土再加1.5公斤已酸化马粪?作5份样品,分别拌均匀,用试纸测其PH值,找到床土每4公斤加多少酸化马粪能达到pH4.5~5.5范围。就按这个比例再调大量的床土。同时1000公斤床土再加硫铵2.5公斤,加二铵1.1公斤,硫酸钾1公斤,硫酸锌0.1公斤即制成了营养床土。

 (2)用调理剂配制营养床土

 调理剂一般都含有秧苗所需的氮肥,磷肥,钾和微量元素,同时有调酸和消毒作用,农民用起来比较方便。目前生产品种很多,本文介绍几种用法及用量。

 三功能调理剂:本品每袋2公斤,旱育苗拌土能育15平方米。盘育苗能育90盘。

 营养酸化药土:在盐碱地区用更好,本品每袋2公斤,盘育苗每袋可育90盘(15平方米),钵盘育苗,每袋可育150盘(20~25平方米),每袋可拌土210~270公斤上。拌土后装盘或平铺在床上浇水后即可播种。

 育苗宝:一般非盐碱地区用量较大,本品可用于水稻旱育苗,盘育苗,钵盘育苗,有些蔬菜还可以用,如茄子,辣椒,番茄,瓜类等。本品每袋1.25公斤,可配制床土350公斤。旱育苗15~20平方米,盘育苗90~110盘,钵盘育苗140~150盘。盐碱地区结合浇酸化水效果更好。

 市场上卖的调理剂每年剂型都有变化,一定按说明书操作。

 4、种子处理

 (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选种:用盐水最好。将盐水配制1∶13比重(约501公斤水加12公斤盐),用鲜鸡蛋测试,鸡蛋在盐水液中露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即可。去掉秕谷,捞出稻谷洗2~3遍。

 (4)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5)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6)架棚作苗床

 吉林省多以大棚、中棚为主,小棚育苗很少。一般棚的规格是宽5~6米,长20米,每棚可育苗一百平方米。棚以南北向较好,东西向亦可,在棚内作两个大的苗床,中间为步道30厘米宽,四周为排水沟,每平方米施腐熟农肥10~15公斤,浅翻8~10厘米,然后搂平,浇透底水。

 5、播种

 (1)播种时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当年的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水稻发芽最低温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吉林省气温平原地区稳定通过5~6℃的时间是在四月上旬,山区、半山区相对晚5~7天。因此,晚熟品种或中晚品种在平原地区在四月上旬播种,山区、半山区在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可在4月下旬播种。

 (2)播种量

 播种量多少直接影响到秧苗素质,只有稀播才能育壮秧。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苗每平方米播量干籽150克(3两),芽籽200克(4两),机械播秧盘育苗的每盘100克(2两)芽籽。钵盘育的每盘50克(1两)芽籽。超稀植栽培每盘播35~40克(0.7~0.8两)催芽种子。总之播种量一定严格掌握,不能过大,对育壮苗和防止立枯病极为有利。

 (3)播种方法

 隔离层旱育苗播种:在浇透水置床上铺打孔(孔距4?4厘米,孔径4毫米)塑料地膜,接着铺2.5~3厘米厚的营养土,每平方米浇1500倍敌克松液,5~6公斤,盐碱地区可浇少量酸水(水的pH值4),然后用手工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轻轻压一下,使种子和床土紧贴在一起,再均匀覆土1厘米,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播后在上边再平铺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温度,以利于整齐出苗。

 盘育苗播种:秧盘(长60厘米,宽30厘米)育苗每盘装营养土3公斤,浇水0.75~1公斤播种后每盘覆土1公斤,置床要平,摆盘时要盘盘挨紧,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上面平铺地膜。

 钵盘育苗播种:钵盘规格目前吉林省有两种规格,一是每盘有561个孔的,另一种是每盘有434个孔的,后一种能育大苗,因此提倡用434个孔的钵盘。播种的方法是先将营养床土装入钵盘,浇透底水,用小型播种器播种,每孔播2~3粒。(也可用定量精量播种器),播后覆土刮平。

 6、秧田管理

 秧苗管理要求管的细致,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1)播种一出苗

 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一般底水未浇透,或置床渗水,出苗前芽干现象经常出现,此期水分是重点,苗出齐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烧苗。

 (2)出苗一1.5叶期

 这个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强,注意床土不能过湿,否则影响根的生长,尽量少浇水,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要通风降温。防止苗枯或烧苗。

 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用立枯一次净或特效抗枯灵药剂防治立枯病,使用方法为每袋40克对水100~120公斤,浇施40平方米秧苗面积。

 如果播种后未进行药剂封闭除草,一叶一心期是使用敌稗草的最佳时期,用20%敌稗乳油对水40倍于晴天无露水时喷雾,用药量每667平方米1公斤,施药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半天内不要浇水,以提高药效。

 (3)1.5叶一3叶期。

 1.5~2.5叶(离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发生期,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水分最不敏感,对低温抗性强。床土水分应控制在一般旱田状态,保持床面干燥只有床土干裂时才能浇水,以此促进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及时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

 在盐碱地区育苗此期应浇酸化水1~2次降低床土pH值,方法是每50公斤水中加入50毫升浓硫酸(约为1000倍)。

 在两叶一心期要追一次离乳肥,每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铵30克对水100倍喷浇,施后用清水冲洗一次,以免化肥烧叶。

 (4)3叶一插秧

 此期不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浇水要及时,充分,否则秧苗会干枯。这时外部气温已经很高,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要大通风,棚裙白天可以放下来,晚上外部在10℃以上时可不盖棚裙。

 在插秧前3~4天追一次?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铵50~60克,对水100倍,然后用清水洗一次。

 为了预防潜叶蝇在插秧前用40%乐果乳液对水800倍在无露水时进行喷雾。插前用人工拔一遍大草。

 二、稻田基本建设

 农田基本建设关系到水稻高产稳产的最基本条件,无论是老稻区还是新稻区,一定按水利部门的统一规划进行,对排灌系统,林田、水、路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水稻生产,其重点是方、条田的建设。

 (一)条田

 一般是在子渠及斗渠的长度和间距确定后,将零散的土地划成长条形,灌排相间,渠道一条是上水路,每隔25~35米再设条排水路,即为单灌单排。

 (二)农肥的施用

 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因为有机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秸秆含有机质达50%以上,猪、马、牛、羊、禽类粪便等有机质含量30%~70%。有机质是作物养分的主要资源,还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功能。因此水田必需施用有机农肥。

 施农家肥:在翻地前每公顷施农家肥(要充分腐熟)10~20立方米,施用均匀。

 (三)翻耕整地

 原则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格田内高低差不过寸。

 秋翻比春翻好,早翻比晚翻好,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土块细碎,杂草籽、病菌和害虫冻死,减少危害。翻地深度要求15~18厘米,冷浆地深些,砂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实行旱耙水找平。

 在黑土地积极推广免耕轻耙技术,有利于节省用水。

 三、不同区域高产品种搭配

 吉林省还没有象黑龙江省那样分为第一、二、三积温带。在水田生产上大致可分为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区,盐碱地区三大生态区。品种应用上熟期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抗性,第三位是技术水平,第四位应是市场需求,总体来讲产量和市场要和当地,当年相适应。就目前吉林省的品种按区域划分应按以下品种作为当地主栽品种。

 山区半山区(包括延边地区,吉林的蛟河、舒兰等县,通化,柳河,辉南,海龙一部分,其它有双阳,伊通,东丰,辽源以及长白等地市县)本区特点是无霜期短,常出现低温冷害,本区应以中熟、中早熟品种为主,如88~7,延粳16,通95~74,上育397,有条件地方可搭配一些较晚熟的品种如吉粳81,珍富10号等。

 平原地区,包括长春、四平、松源还有其它大部分是丰产平原稻区,如梅河、永吉、桦甸、辉南和海龙等,本区纬度跨度大,水田面积集中连片。各类熟期的品种较多,从145天的品种到130天的品种都有种植,但种植晚熟优质高产的品种优势较大,同时是吉林省优质米的主要产区,可种植超产1号、秋田小町、农大7号、吉粳66、吉粳81,从优质米和市场需要应以吉粳83(丰优307)为主,搭配中熟品种如富源4号、道光、吉丰10号等。盐碱地区,本区包括松源、白城两个地区,其特点是无霜期短,土壤盐分含量高,因此品种要求耐盐碱,熟期相对早熟一些的,如长白9号(吉89~45),松粳3号,松源地区育苗水平较高,实行早播技术,可种植些晚熟。品种如秋光、吉粳66(吉2605),搭配一些吉丰10、通611,通95~74中熟优质米品种。

 四、适时早播合理稀植

 插秧质量要求,垄正行直,浅播,不缺穴。

 (一)插秧时期确定

 1、根据安全出穗期,水稻安全出穗期间的温度25~30℃较为适宜,保证出穗有适合的有效积温保证安全成熟。吉林省每年以8月上旬出穗为宜。

 2、插秧时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水稻生长最低温度14℃,泥温13.7℃,叶片生长温度是13℃。

 3、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中期的生殖期和后期有一定灌浆结实期。根据主栽品种生育期及所需的积温量安排插秧期。

 吉林省平原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插,秧(5月10日左右),西部盐碱地区,东部山区,半山区在5月中、下旬,但要在5月底全部插完秧,不插六月秧。

 (二)插秧方式

 合理的株行距不仅能使个体(单株)健壮生长,而且能促进群体最大发展。最终获得高产。插秧密度与品种分蘖力强弱、地力、秧苗素质,以及水源等密切相关。分蘖力强的品种插秧时期早,土壤肥沃,秧苗健壮,河水或水库水应适当早插,插秧方式以30厘米?20~30厘米(9?6~9寸),每穴插4~5苗。而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土壤质地较差,秧苗素质弱,插秧时期晚井水灌溉应适当密植,一般是30厘米?10厘米~15厘米(9?3~4.5寸),每穴插4~5苗。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水稻壮秧剂及其在旱育秧上的作用

 壮秧剂是根据水稻秧苗生理、生态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出的融消毒剂、化控剂、营养剂于一体的新型水稻育秧床土调理剂。消毒剂是根据立枯病病原特点和发病规律,应用消毒和杀菌药剂控制和消灭土壤立枯病原菌,起到防病的作用。化控剂主要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施入土壤后,通过根部吸入以提高秧苗的抗寒性并促进根部生长,控制地上部生长,起到矮化作用。营养剂是根据苗期的需肥规律,把氮、磷、钾和Ga、Mg、S、Fe、Zn、Si等微量元素进行合理的配比,以满足水稻苗期的养分需要。增酸剂是针对水稻苗期喜酸性和立枯病原厌酸特性,在土壤中施入以降低床土PH值,并维持一段时间,从而起到抑菌和活化土壤养分的双重作用。

 应用水稻壮秧剂能使水稻旱育秧苗床的调酸消毒、培肥、化控等复杂的作业程序简单化,能有效克服技术?走样?引起的药害、肥害、病害和浓硫酸使用不当的意外伤害,而且壮秧效果突出、增产效果明显。

 2、水稻壮秧剂的使用方法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壮秧剂有普通型(2.5Kg袋)和浓缩型(1.5Kg袋)两种,均可应用于旱育秧、湿润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多种育苗形式,我省这两年应用的情况来看,效果都不错。

 (1)旱育秧及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方法:

 在苗床冬凌培肥和翻耕做床的基础上,用普通型壮秧剂每袋(2.5Kg)加过筛的旱地土12.5Kg,或浓缩型壮秧剂每袋(1.5Kg)加过筛的旱地土18.5Kg,充分混拌均匀,并均匀地撒施在20平方米床土表面,用耙子翻入2-3cm的表土层,反复挠匀,然后浇底水播种。用未加壮秧剂的肥土盖籽即可。后期管理同旱育秧。

 (2)抛秧软盘育苗的应用方法:

 用普通型壮秧剂每袋(2.5Kg)加过筛的盘土210Kg,或浓缩型壮秧剂每袋(1.5Kg)加盘土270Kg,充分混拌均匀后配制成营养土,装入150个秧盘,播种后摆放在已培肥、分厢,并浇足底水的置床里,用未加壮秧剂的肥土盖籽后,压实、浇足水份。或先摆好压实,再在软盘上浇足水后,再播种、盖籽。

 3、壮秧剂使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1)用壮秧剂育苗,无论采用什么育苗方法,绝不能用壮秧剂配好的营养土作盖籽土,以免影响发芽出苗。

 (2)混拌一定要均匀,以免产生药害。

 (3)本壮秧剂适用于PH<7.2的土壤。

 (4)本壮秧剂不含除草剂,除草应另做处理。

 (5)在培育大苗条件下,如后期出现脱肥情况,要看苗适量补肥,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6)苗床上出现立枯病或青枯病时,每平方米施入50g壮秧剂可起到防治作用。

 (7)晚稻育苗上应用壮秧剂,应适当减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8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