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栽培平菇时,发酵料如何堆置

堆制发酵料包括建堆、翻堆与质量鉴定等项技术。

栽培平菇时,发酵料如何堆置

(1)拌料建堆

用于栽培平菇、草菇的发酵料多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添加2%的石灰,加水拌料,堆制而成。若在干料中添加豆饼3%~5%,或麦麸5%~10%,或尿素0.5%~1%,或适量干牛粪粉,然后加水堆制,则可获得更好的栽培效果。建堆场所最好是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排水良好,避风向阳,且水源干净、便利。建堆时,将干抖混匀后,加足水分至培养料含水65%~70%(将堆料发酵过程中的水分损失计入其中)。混拌均匀后将料堆成宽1.0~1.3米,高1.0~1.5米,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四周尽可能堆陡一些。建堆时,将料抖松抛落。堆成之后,用木棒(直径5厘米左右)在料堆上插通气孔,每隔0.2米插一孔,以利于通气发酵。建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或用草帘、稻草覆盖。

(2)适时翻堆

平菇发酵料多在春、秋堆制,建堆后48~72小时应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时仍须将料抖松,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时,将上下、里外的培养料互换位置,以便培养料均匀发酵。全部发酵过程历时6~8天,翻堆3~ 4次即可。时间过长,会大量消耗养分,时间太短,可能发酵不充分,达不到堆料发酵杀灭害虫、害菌的目的。

(3)发酵料质量检查

在预定时间内(建堆48小时左右)若能正常升温至60℃以上,开堆时可见适量白色菌丝 (嗜热放线菌),表示堆料含水适中,发酵正常。如果建堆后迟迟达不到60℃,说明有问题。可能培养料加水过多,或堆料过紧、过实,或因未插孔通气等原因造成堆料通气不良,不利于放线菌等嗜热微生物生长繁殖,堆料不能发酵升温。遇此情况应及时翻堆,将料摊开晾晒,或添加干料至含水量适量,再将料抖松重新建堆发酵。如果堆料升温正常,但开堆时培养料呈“白化现象”,表示培养料含水太少。可在第1次翻堆时适当添加水分。必须强调一点,应在建堆时一次加足水分,中途加水是下策。万一中途补水,最好加80℃以上热水。加水拌匀后,重新建堆发酵。

发酵料进菇房时,添加棉籽壳干重0.1%的敌敌畏,药料混拌均匀后,即可装袋或铺料播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2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