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小拱棚生产韭菜?
天津市西青区上辛口镇及河北省霸州市杨芬港镇一带进行韭菜小拱棚生产,一般都是种植一次连续生产4年左右,之后更新淘汰。定植方式为宽垄单株定植,垄间距为15厘米,垄宽15厘米,垄内行距5厘米,株距5厘米,每667米2栽苗15万株左右。播种和定植时间根据当年是否计划扣棚生产而异。传统的做法是当年冬天不进行扣棚生产,播种时间大多安排在3月底4月初,进行露地播种,8月上、中旬定植,当年因为产量不高,一般不扣棚生产,而等到第二年产量上去后再扣棚。近年来,为了尽早获得效益,很多农户在春季利用保护地进行提前播种育苗,5月中旬前后就定植,经过夏、秋季长时间培根养护,入冬时,韭根已经比较粗壮,分蘖也明显增加,当年扣棚就可以得到较高产量,这样土地利用效率会大幅提高。选用的品种主要有不休眠型的津韭8号和休眠型的改良汉中。津韭8号于10月下旬扣棚加盖草苫,扣棚后35天左右收割第一刀,元旦收割第二刀,春节前后收割第三刀。如果计划来年继续生产,第三刀后就不再收割而转入养根。如果韭根已老需要淘汰,一般再收割第四刀,之后刨根淘汰,利用小拱棚倒茬种植其他蔬菜。改良汉中一般于11月下旬扣棚加盖草苫,元旦之前收割第一刀,春节前后收割第二刀,再过20多天收割第三刀。
山东省惠民县大桑镇一带一般在春季土壤化冻后就播种,5~6月份定植,当年扣棚加盖草苫,使用的品种主要是不休眠型的津韭8号和改良791。
河北省永年县多利用小拱棚进行韭菜春提前栽培。选用的品种一般为休眠型的汉中、紫根韭等。越冬前和越冬期间的管理与露地韭菜一样,但需要在大地结冻前将固定拱架的洞打好。第二年早春多在立春前后将棚架支起来扣棚。地面消冻后扒根晒根,灌药杀灭韭蛆。扣棚后1个月收割头刀,25天左右收割第二刀。严冬过后,撤除棚膜和骨架转入露地生产。春、夏季再收割2~3刀,秋季搞好养根,为下一年继续扣棚生产打好基础。
利用塑料小拱棚扣韭菜,在直播和移栽养根时,应做成2米宽(1米宽的畦两畦也可以)、8~10米长的畦,隔畦培养韭菜根,空畦栽培茄果类或瓜类蔬菜,以便于扣棚,也可以连续应用。
保护地韭菜育苗养根技术见前所述。小拱棚生产韭菜主要有春提早生产和秋延迟生产两种方式。
(1)春提早生产 初冬封冻前插上拱架,并在拱架四周挖好沟,以便固定棚膜。在韭菜地每隔15~20米挖一道风障沟,以便春天夹设风障。
一般华北地区在2月上旬,东北在2月中下旬,选无风晴天将塑料薄膜覆盖到骨架上,四周埋入沟中培土压实。当棚内表土层化冻10厘米时,选无风晴天揭开薄膜,铲除枯叶,中耕划锄,然后覆盖薄膜闭棚保温,最后夜间加盖草苫。
当韭菜长至10厘米以上时,进行追肥,每棚追施硫酸铵500~600克,可顺水冲施,浇水后可选择晴天中午进行短时通风散湿,防棚内湿度过大引发韭菜病害。当韭菜长至20厘米以上时可收割第一刀上市。
第一刀韭菜收割后外温逐渐升高,应进行放风,使棚内温度不高于30℃。放风一般从小拱棚两端揭开棚膜进行,放风时间的早晚及长短应根据天气情况而定。第二刀韭菜长至5厘米时应进行第二次追肥,可选择晴天中午揭开棚膜,每畦施硫酸铵600克,然后浇水扣棚。随外温升高,植株生长加快,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度。第二刀韭菜收割后撒下拱棚,转扣到果菜畦上。
(2)秋延迟生产 小拱棚韭菜秋延迟生产是在初冬韭菜未受冻害前加盖塑料薄膜拱棚和草苫,使韭菜延长生长期,比露地多收割一刀的栽培方式。华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早霜前后,严霜未到的时候开始覆盖。
为了提高韭菜的生长质量,在小拱棚覆盖前15天左右露地收割1次,在新韭叶长出3~5厘米时追肥浇水,然后覆盖薄膜和草苫。若露地收割过晚或扣棚覆盖过晚,韭菜会因低温进入强制休眠,达不到延迟栽培的目的。
扣棚初期因外温还不太低,应在晴天中午揭开小拱棚两端薄膜放风。以后随外温下降应加强防寒保温,保持畦内白天温度在20℃左右,夜间10℃左右。扣棚30~40天后可收割第一茬韭菜。
秋延迟小拱棚韭菜通常只收割一刀即撤除覆盖物,使其停止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