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豆角的种植技术
豆角的种植方法如下:
一、 整地 、施肥
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选择富含有机质、上年未种过豆角的土地,播前应深翻25cm,每亩施有机肥料5000kg、蔬菜专用复合肥50kg作基肥,然后平整成1.2m宽的小畦。
二、播种、育苗
豆角播种期露地栽培育苗为3月下旬,露地栽培直播为4月上中旬。每亩播种量为2.5kg左右。育苗一般选用大棚,每穴播种2-3粒,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育苗时将精选的种子,用80℃-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迅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小时,捞出稍晾后播种。出苗后,白天保持温度20~25℃,以保证幼苗生长整齐、健壮。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床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导致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
三、定植
当营养钵育苗的小苗2~3片复叶时定植。露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定植。用打洞器打洞移栽,定植后浇好定根水,并填实细土和封严定植孔。一般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cm,每亩5000-5500墩。
四、 田间管理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开花增结荚。植株开花结荚以后,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尿素5~15kg或腐熟人粪尿750~1000kg,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可亩施二胺25kg或磷酸二氢钾25kg。合理整枝,适当选留侧蔓,选留生长健壮,发生第1花序早的侧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的侧蔓,抽出第1花序后留4~5叶打顶,以增加花序数,并促进花序良好发育。
五、 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锈病。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轮作制及田间管理,同时在播种时用50%多菌灵1公斤加细土400~500公斤搅拌匀后盖种,发病初期用37%根腐灵200~300倍液或敌克松1000~1500倍液淋根,3~5天淋一次,连续淋2~3次。锈病可用胶体硫200~250倍液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75~80公斤喷雾。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和豇豆荚螟,可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或卡死克50~75兑水60公斤从现蕾到初花期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橄榄树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1、园址选择:橄榄属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忌冻喜暖,适宜年平均气温20℃左右,冬季极端低温≥-2℃,海拔高度200m以下,坡度25℃以内的地方种植。橄榄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严格,要求pH值为4.5-6.5,凡是红黄壤的山坡地和江河沿岸的冲积地均能种植,以土层较深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栽培更为理想。
2、种植前准备
橄榄主要在山坡地种植。必须按等高开梯田,榄园的梯田宽度主要根据山地坡度的大小而定,坡度15°以下,5-6米较为适宜,很缓的坡地梯面宽可在10-12米,而15°以上以3-4米为适宜。橄榄主根发达,入土深,侧根分布广,必须挖大穴定植。根据果园的立地条件进行合理密植,株行距为4×6米或5×6米或6×7米。植穴在栽培前2-3个月开挖完成,规格为宽、长各1米,深为0.8米,每穴分3-4层填入基肥。基肥一般用杂草、稻草、花生苗、绿肥、磨菇渣、堆肥和腐熟的人畜粪肥、花生麸等。每层按杂草等绿肥、石灰、回填土,腐熟人畜粪或花生麸、磷肥,分层回填,然后起墩种植,墩高为20-30cm。放置一段时间,待土墩沉实后方能定植。
3、选择优质良种的嫁接苗种植
种植嫁接苗可比种植实生苗早3-4年结果,同时可以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特别是种植采用营养袋繁殖的嫁接苗可以改变橄榄直根系的结构,抑制主根的生长,促发须根,侧根和须根的生长量是传统育苗的2-3倍,定植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5%以上,品种选择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种植习惯合理选种。
4、定植
在起好的土墩上面挖穴,如果是袋苗去掉苗木外面的薄膜袋,将嫁接苗主根自25-30cm处剪掉,促使根系多发侧根和须根,有利树体矮化。将苗放入穴内,并在根系周围培上较肥沃的细土,压实(注意不要把营养土碰碎),浇足定根水。种植过程中防止根系与新鲜的人畜粪接触,以免引起新根腐烂。
5、肥水管理
幼年树薄肥勤施,促进抽梢,施肥次数按放梢次数而定,分别在各梢期抽生前后施肥一次,一般施用经腐熟的人粪尿或花生麸水、尿素和复合肥等。一般在距树干40-60cm处或树冠滴水线处开环状沟施入,施后盖土。结果树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花前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以速效肥为主;第二次为壮果肥,一般在6月上中旬施,以速效肥为主;第三次为采果肥或花芽分化肥,一般在10-11月施,一般以速效肥和迟效肥结合。每次施肥是根据树冠大小、树势强弱和结果情况而定。
6、整形修剪
幼树整形:定干及主枝配置。嫁接苗定植时,在主干高35-50cm处短截定干,促其分枝。选留靠近顶端、分布均匀的三个芽培育成主枝,促使各主枝平衡生长。如主枝分枝角度小,要采取人工拉枝,使其角度达45°左右。副主枝配置,定干培育的植株一年抽生3-4次梢,当梢生长到35-50cm时摘心或短截,促枝梢成熟,然后再在每条主枝上留2-3个芽培育成副主枝,其余抹除。以后每次新梢留2-3个芽,并对超过20-30cm的枝摘心或短截,从而培养成矮化的早结丰产树冠。 结果树修剪 主要是调节树势、促发秋梢和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在夏季和采果后进行。修剪方法采用疏枝、短截和打顶促梢相结合。
以无性繁殖为主,主要采用直插法和插枝育苗移栽法两种。
(1)直插法
插植期宜选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海南省一般在9~10月,选生长旺盛、粗壮节密、生长期为4~5个月的植株,取中部茎的侧枝,长20~30厘米,具6~7个节,下部3~4节褐色木栓化。用手将枝条自茎上轻轻折下,使插枝附有部分主茎的韧皮组织。切勿用刀截取,避免因损伤过多、水分消耗过大而降低成活率。采苗时一般自茎基部逐层分次向上采取,每隔15~20天采一次。采下的苗应置于阴凉地方,并要做到随采随种。
(2)插枝育苗法
将鲜枝条插于苗床上,待长根后再移栽于大田。采集枝条的方法及时间与直插法相同。插枝宜在阴天或傍晚剪取,最好边采边插边淋水。待翌日才插植的枝条,应在傍晚摊放在露天下,吸收露水保鲜。枝条插后即进行遮荫,早上盖棚遮荫,晚上揭开,冬季应昼夜盖棚防霜害。在海南岛则可隔两行插一行芒箕或用稻草覆盖于行间,仅露苗心,也能起到保湿、遮荫及防寒的作用。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插后10天左右便发根,发根后可施用1∶8的人粪尿水3~4次,20天后除去遮荫物,1个月后即可定植。
留种
海南产区在广藿香大面积收获前的4月份取下部分枝条,移植在繁殖苗圃里,待8~9月再进行大量育苗供秋季种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