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韭菜农药残留检测标准

韭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因其在生长过程中常常被喷洒农药,导致农药残留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对韭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标准制定非常重视。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多个关于韭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其中包括GB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NY/T1158-2006《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对常见农药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韭菜的农药残留检测通常需要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此外,监测工作还需要依托于专业的实验室和技术人员,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韭菜农药残留检测标准

韭菜超标责任谁的责任

民间常说:“春食韭菜,祛病消灾。”眼下正是韭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可随之而来并不是一道道饕餮美餐,而是——

新闻阐述根据调查发现,这些吃过韭菜中毒的人都是因为韭菜上的农药有机磷残留而造成的,求真记者检索发现,网上早有传言说我们常吃的韭菜竟然是蔬果农残排行榜中的第一位!

01

韭菜上的农药检测

检测结果5款韭菜样品中,都检测出了农药的残留;其中1号韭菜的农残含量为30%,2号韭菜的农残含量为26%,3号韭菜的农残量为29%,4号韭菜的农残含量为22%,5号韭菜的农残含量26%,结果显示无论韭菜叶是宽是窄,在未清洗的情况下,农残含量都高达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

看来韭菜农残多的谣言并非空穴来风,可为什么韭菜上的农药会这么多?这些农残含量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害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冯双庆

专家介绍:

韭菜在栽培的过程中,有一种“韭蛆”,韭蛆是危害韭菜的根。所以如果喷农药喷在叶子上,离根部的韭蛆比较远,所以效果很差。

为了消灭韭蛆,一般农民都会怎么做呢?

用农药灌根,灌在韭菜的根里头才能把它杀死。同时灌根的时候,为了很好的杀灭韭蛆,常用一些有机磷的农药,比如:“甲拌磷”等,这种农药是相对来说毒性比较高,所以在监测的时候,韭菜就会碰到一些农残。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当农药残留含量小于或等于50%,它的农药残留是不超标的,本次检测的5款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所以韭菜上有20%-30%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

知识库

韭菜分两个品种,一种叫做“宽叶韭菜”;宽叶韭菜长的叶子又长又宽,辛辣的味道比较少,所以平常炒韭菜的时候喜欢宽叶韭菜; 另一种窄叶韭菜,辛辣的味道比较浓,韭菜味比较香,常常用做饺子、包子、肉在包在一起比较香。可以根据自己的烹调目的来选择,并不是宽韭菜就一定用了有机磷的农药。

02

如何清洗韭菜

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用碱水清洗后的韭菜农残含量为10%,用淘米水清洗后的韭菜农残为12%,用热水清洗后的韭菜农残为20%,而用清水清洗后的韭菜农残为25%。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韭菜的农残含量都有所下降,但为什么却没法完全清除呢?

专家介绍

韭菜灌根的时候用的农药常常是一些这个有机磷的农药。这有些有机磷的农药它是怕什么?他就怕这个碱性环境。

如果有机磷的农药在碱性的环境里,就会降解。实验用的几种方法,比如碱水,当然这个碱水应该是浓度很低的,比如说只有5%的。另外淘米水效果会好;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水洗,都不可能把农药全都给洗掉。韭菜的根部累积农药应该是最多的,“要灌根”。所以平常除了用清洗的方法去除农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韭菜戳齐,戳起来以后靠近根部的地方,切掉一公分就可以了。

在本次韭菜超标事件中,往深处追究,关于农残超标,究竟由谁负责?

依照法律来说:

(1)菜贩: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要罚!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种植户:不科学使用农药要罚!因使用农药不当导致农残超标,要罚!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农药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农药。

(3)农药经销商:不正确指导购买人,要罚!

我国相关条例对农药经营者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农药经营者应当向购买人询问病虫害发生情况并科学推荐农药,必要时应当实地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并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得误导购买人。换句话说:农残超标事件中,菜贩、种植户、甚至是农药商,都应该负责。

现如今,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药残留”的恐惧,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甚至有消费者会故意去选择“虫眼菜”以求安心。

实际上农药如果使用规范,是安全可控的。毕竟“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是两个概念——

就像人生病需要吃药一样,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病虫草害,因此也就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预防和救治。古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人服用药物尚且会有副作用和药物残留,要求农产品施药后没有残留不免有些苛刻。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在笔者看来,对农药残留“零容忍”的说法不太理智。毕竟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任务不是彻底消除农药残留,而是减少危害,让风险可控。

但是,实现“0农残”也不是不可能,近些年,我国政府也为此不断努力,2016年,农业农村部,将从哪四个方面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一是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量。

二是推进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减量。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发生,减少施药次数。

三是推广高效节药植保机械提高利用率减量。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机等高效节药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的落后机械。

四是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优化结构减量。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使用量大、效果差、病虫抗药性高的老旧农药品种。

总结:而作为种植户的我们,为了避免农残超标,可以采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对作物病虫草害进行协同防治,降低农药残留风险,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健康,有利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食用农产品监管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依据《食用农产品监管办法》第五十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参照《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