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漂移药害纠纷案如何取证
法律分析:1、做好对残留农药的鉴定。要求原告首先要写出申请书,申请鉴定的事项一定要写清楚,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必须要求当事人自已写,签上名字,写好年月日。法院接到当事人要求鉴定的申请后,可通知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到场,要求他们自行协商选定一个鉴定机构,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可委托一个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基层法院受理的这样的案件,齐齐哈尔市中院可委托黑龙江省农药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当鉴定中心的专家教授到实地取样时,法院必须通知原被告双方到现场,全程监视取样过程。凡是专家每取一个点的土样,原被告双方及专家教授都必须进行签字后,将签字清单封存于取样袋内。然后由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及法院的工作人员共同将土样护送到省农药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对土壤残留农药的鉴定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必须慎之又慎,丝毫不能马虎,哪个环节都不能少。因为这个证据是整个案件的关键,是当事人诉讼成败最重要的证据,只要是这个鉴定结果出来了,案件的审理结果就一目了然了2、做好对作物受药害,减产损失程度的测产鉴定。还是首先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写明申请鉴定的事项,由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协商选定一个鉴定机构,如果双方当事人放弃这项权力。法院可直接委托一个鉴定机构鉴定。这个鉴定主要是测产检测农作物现有的产量。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实地采点,取样,由原被告双方及法院工作人员到场监视。然后由专家教授测算,只要专家教授测出现有农作物的亩产量后,就可推算出受药害农作物的亩损失是多少,但必须知道农作物的亩产量和总产量,当然这涉及到下一个需要取证的证据3、做好受损害农作物的亩产量及总产量的取证。这是一个难以取证的证据,如果相关单位及个人不予配合,就是法院也不好取证,如果没有这个证据,农作物受药害减产的数据也出不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二十五条 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的产品。
这种情形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方没有对另一方不利的过错情况下,并没有必然导致另一方服毒病危的直接因果关系,不应承担责任。如果一方在纠纷过程中有明显过错或相关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则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另一方为正常状态人的情况下,其做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其与一方的民事纠纷,应通过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而不应采取服毒等极端方式来对抗纠纷,结束自己生命,此时一方没有责任。如果一方在民事纠纷过程中有公然败坏侮辱另一方的名誉行为,且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造成败坏另一方名誉后的危害后果,但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构成了犯罪行为,涉嫌侮辱罪。如果双方在纠纷争吵中,当另一方当面以服毒方式欲相危胁对抗时,一方应当预见可能会发生的危害后果而轻信可以避免,仍以言语等方式刺激另一方,导致另一方情绪失控而服毒病危,其行为构成过失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双方打架导致喝农药一方,不用负刑事责任,因为危险源并不是别人造成的,作为成年人,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明知是致命药还要进食,有明显的自杀倾向,与旁人无关,并且吵架不会致人死亡,其死亡的结果并非由旁人造成,而是自己造成的。民事纠纷一般是赔偿损失、恢复原状,修理等,刑事责任主要包括承担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罚金等责任。解决方式不同,民事纠纷可以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放弃权利。刑事一般通过公检法依据行使诉法解决,没有协商的余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八条 认定行为人承担侵害除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外的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过错程度,以及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等因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