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好喝的10大绿茶是什么?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也就是今川北、陕南一带,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下面就来看看我国最好喝的10大绿茶,带你品味舌尖上的变化,你认为哪里的最好?(序号不分排名)
1、湖北英山云雾茶
英山云雾茶产自湖北省英山县,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度湿度及其土壤都非常适宜种植茶树,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英山云雾茶特有的品质,其特点香高、味醇、耐冲泡、回味甘甜,早在唐代这里就开始制作绿茶,一直流传至今。
2、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到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到了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西湖龙井的特点是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3、四川峨眉山市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是峨眉山市特产,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种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峨眉山风景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千峰百峦,跌宕起伏,林壑深岫,神奇莫测,独特的自然资源出产的茶叶也为优质,峨眉雪芽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4、贵州遵义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贵州省遵义市特产,遵义市受季风影响特别显著,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云层浓密低厚,一到夜间云顶辐射冷却,常常产生夜雨,所产的湄潭翠芽也别具特色,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匀整,色泽黄绿,香气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因此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5、江苏苏州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其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
6、陕西汉中西乡午子仙毫茶
汉中市西乡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午子仙毫绿茶出产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秦岭群山纵谷之中,是中国著名的茶乡,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年平均温度14.7℃,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号称"雨洗青山四季春,茶香一年满山飘"的宜荼环境。其特点是条型微扁,形似兰花,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 ,清香持久。
7、安徽黄山毛峰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兴于明之隆庆,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其特点是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8、河南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元代和明代,由于茶税过重,茶叶生产开始衰落,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点是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风味独特。
9、山东青岛崂山绿茶
崂山绿茶是中国绿茶中的经典名品,青岛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暖温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春季回温慢,夏无酷暑,炎热期短,气温达到10℃以上的茶树生长天数平均为233天左右,因此出产的茶叶上乘,特点是叶片厚、豌豆香、滋味浓、耐冲泡,香韵醇厚宜人,滋味鲜爽独特。
10、江西井冈翠绿井冈山高山云雾缭绕,溪水环山而流,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土壤疏松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茶叶的优秀品质,以其条索紧细微曲,色泽翠绿多毫,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叶底鲜嫩完整而著称。
每年立春过后是茶叶种植时间的最好时候,具体种植技术如下:
1、开垦
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米,然后翻垦。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初垦深度达50厘米,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厘米。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2、种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径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3、修剪
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修剪方法如下:
(1)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厘米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厘米,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2)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3)深修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
(4)重修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
(5)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厘米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