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蔬菜长势旺、产量高,正确的施肥方法是什么?
菌肥在播种前作基肥,移栽种植时蘸根,种植后淋根,缓苗,或在根系发育不良或根系发病初期灌水,一般效果都很好。菌肥在土壤中繁殖通常需要7-10天,因此菌肥应在蔬菜养分吸收高峰前1周左右施入地面。当土壤温度为15-25℃,土壤湿度为40-60%左右时,菌肥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菌肥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生物活性。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时,土壤太干或太湿,使用效果会很差。喷施叶面肥时,应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的时间段,选择叶片完全干燥无水分的晴天上午或下午。
喷施叶面肥时,茄果类蔬菜、瓜果类作物、地下根茎类作物、豆类作物等最适合在生育中后期喷施,而茎叶生长的作物的最佳使用时期为生育前期至生育中期。当土壤湿度不是很高时,可以及时浇水稀释缓解。当土壤湿度过高时,浇水容易加剧蔬菜根腐病问题。由于多年种植和长期使用大量化肥,棚内土壤出现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传疾病增加、根腐病和枯树等严重问题。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弱,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差。如果是温室,很容易造成肥害或气害。因此,在冬季施肥管理中,应注意肥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化肥溶解快,溶解度高。施入土壤后,土壤溶液的浓度会迅速增加,导致渗透压升高,影响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增加养分流失的机会。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可以克服土壤溶液突然增加的缺点。同时,有机肥可以改善作物的养分吸收条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防止和减少化肥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控释肥是用来控制氮肥在基肥中的释放速率,以避免高温和根部病害。坐果后,含氮、磷、钾的全元素肥料要分几次用水冲洗。根部通风不良,苗床潮湿,导致幼苗生长弱,容易引起根腐病。一般症状是根部锈腐,出土后幼苗生长缓慢,没有新根,有的甚至停止生长,叶片灰绿色,逐渐变黄,导致全株枯萎死亡。
1、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然后进行整地。可选用营养钵育苗、基质育苗、蔬菜嫁接技术,期间要合理安排茬次。使用有机和无机复合肥、蔬菜专用肥施肥,并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2、露地蔬菜种植品种,露地蔬菜种植常见品种有辣椒、黄瓜、甘蓝、菠菜、萝卜、西红柿、胡萝卜、葫芦瓜、小白菜、油白菜等。
3、在播种前要进行整地,要将前茬作物残留的枯枝烂叶用火烧毁后深埋。
4、挑选抗病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能好、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
5、选用营养钵育苗、基质育苗、蔬菜嫁接技术,进一步完善育苗设施,并提高育苗水平,培育优质壮苗,移栽前要进行炼苗,为无公害蔬菜高效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6、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次,可采取立体种植,反季节栽培(保护地),实现结构的多元化,生产的多样化,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地力及季节差,达到高质高产的目的。
7、要积极使用蔬菜生产新技术,设施种植应用二氧化碳施肥、膜下灌溉、滴灌、遮阳网、新型覆盖材料、基质栽培、避蚜膜等,露地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新技术。
8、可大力推广土壤培肥技术,有利于减少化肥用量,并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与使用,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
9、推广应用有机和无机复合肥、蔬菜专用肥、生物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配方肥料,能减轻化肥对蔬菜品质和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
10、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广泛应用农业、生物等防治方法,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11、禁止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进一步推广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品种、时间、次数等使用规程。
12、尽量在杂草初生阶段用药防治,这样可以减轻药剂对蔬菜的污染和残留,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除草效果。
13、在除草剂处理土壤的时候,土壤表层要细碎、湿润、平整,这样可以保证施药均匀,而且还可以给杂草萌发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杂草萌发一致,从而能一次用药除去大部分杂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