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陈国斌_陈国斌的“葡萄人生”

农四师六十一团八连职工陈国斌凭着富而思进的进取精神,用勤劳智慧,在阿力玛里(突厥语苹果城)创出了自己辉煌的事业。在农四师,陈国斌是青年人中的创业明星。近年来,他获得了“全国神农奖”、“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兵团青年致富标兵”、“兵团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称号。

陈国斌_陈国斌的“葡萄人生”

 陈国斌是一名毕业于中央农广校中专后继续教育2001级农村经济管理大专班的学员,42岁的陈国斌曾打过工、摆过地摊,养过蜂,收入还算不错。但他认为在阿力玛里土地上劳作才更有作为。

 2001年,六十一团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当时很多职工对葡萄前景不看好,宁愿放土地不管也不肯种。陈国斌通过市场调研,认准葡萄会变成“珍珠”,他大胆承包了500亩土地,在地里全部种上葡萄,并聘请园艺专家历夫伦任长期技术顾问。葡萄挂果后,亩产值达4000元。随后,他又建起了16个葡萄育苗暖棚,葡萄苗销售旺季时,他日收入2万元,一个春季16个暖棚就纯挣60万元。他还陆续投资100万兴建了一座面积600多立方米的现代化全自动恒温保鲜库,实现了葡萄的保鲜贮藏和反季节销售。他种植的鲜食葡萄远销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年销售收入100万元。

 陈国斌每日必看中外新闻、阅读各类报刊,并喜好广泛结交客商,南下北上调研市场,因此眼界越来越开阔。2006年,他把自己的经营模式重新做了个定位,由以往的盯着园子搞种植变为瞅准市场多方营销,将自己种植的500亩葡萄园由主业降为副业,将主要精力用在招商引资建工厂,投身物流做经纪,搞活冷库赚租金上来。2006年秋天,他从八十三团、八十九团、九十团等地大量收购葡萄运往广州,收购价格高出这些团场往年市场平均价。仅一个多月,1600吨优质葡萄就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不仅让农五师的葡萄种植户们尽享增收的喜悦,他也从中净赚了10余万元。他还利用地处霍尔果斯口岸的地缘优势,分季节将6个冷库全部出租。夏末,他的冷库堆满了鲜桃;初秋,鲜食葡萄大量入库;从入冬到春末,冷库贮藏苹果和梨。一年下来,6个冷库可以为他赚回近20万元。

 陈国斌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伊犁地区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亩,每亩按产商品果800公斤计算,亩需包装箱1100只,但目前当地还没有一家正规的保鲜包装生产厂家。陈国斌找到了广东客商张坚强,两人不谋而合,决定合作建厂。2006年7月12日,由陈国斌引资400万元兴建的旺发贸易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这一消息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各地客商当天就争相签订订单。因为是伊犁地区独家生产,加之质量过硬,产品供不应求。

 陈国斌去内地考察,发现内地专业育苗基地育出的葡萄苗多为一级品,成本低、成活率高,在疆内非常畅销。他从内地购回50万株优质葡萄苗运到疆内销售。每年可以销售苗木20万株,每年可轻松获利15万元。

 至此,陈国斌经营的葡萄园走上了引种、育苗、种植、贮藏、包装、销售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为推动团场林果业规模化、优质化和高效化发展,2008年,六十一团决定建立优质果品苗木基地,团领导请陈国斌让出一些地。陈国斌当即答应,将准备更新品种的100亩酿酒葡萄经营地让出来。

 2009年,团领导又找到陈国斌,让他将一些酿酒葡萄地让出来,给少数民族贫困户种植,并承诺给他一定的补偿。陈国斌爽快地答应,和妻子商量后,将正值盛果期的经营地280亩酿酒葡萄、准备更新品种的100亩经营地、地边的24间房屋及投资10万元自打的机井全部让出来,并义务指导少数民族职工种葡萄。

 “每年白白把80多万元让给别人,这人是不是钱多昏了头?”一些人对陈国斌的做法不理解。而陈国斌却说:“让更多的人富起来,比我个人富裕意义更大!”

 2010年,让出大片葡萄园的陈国斌依然没有闲着,赴外省考察,与浙江客商共同投资2500万元在阿力玛里建起了葡萄榨汁厂,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既解决了加工问题,又为本地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这也使他的年收入突破了400万元。

 谈起今后的发展,陈国斌信心十足,“阿力玛里水土条件好,光热资源丰富,产出的葡萄品质佳,我非常看好阿力玛里的葡萄产业,只要勤劳、肯动脑筋,必定能把葡萄产业做大做强,这辈子我就经营葡萄了。”

  农四师分校六十六团工作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