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

 呋喃唑酮是一种抗生素,但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也不知道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

 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

 主要有恶心,呕吐、 腹泻 、头痛、 头晕 、药物热、皮疹、 肛门 瘙痒 、 哮喘 、直立性低 血压 、低 血糖 、肺浸润等,偶可出现 溶血 性 贫血 、黄疸及多发性 神经 炎。

 呋喃唑酮的 注意事项

 (1)一般不宜用于溃疡病或支气管哮喘患者。

 (2)口服本品期间饮酒,则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发热、头痛、恶心、 腹痛 、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胸闷、烦躁等,故服药期间和停药后5天内,禁止饮酒。

 (3)葡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可致溶血性贫血。

 孕妇 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 用药

  新生儿 禁用。

 老年患者

 尚不明确。

 呋喃唑酮的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引起急性中毒性 精神病 ,应予避免。

 (2)本品可增强左旋多巴的作用。

 (3)拟交感胺、富含酪胺食物、食欲抑制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可增强本品作用。

 呋喃唑酮的药物过量

 (1)一日剂量超过0.4g或总量超过3g时,可引起精神障碍及多发性神经炎。

 (2)本品无特异拮抗药,过量时应给予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包括催吐、洗胃、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呋喃唑酮的用量用法

 口服,成人0.1g/次,3~4次/日;儿童每日5mg~10mg/kg,分4次。

 1 常见有恶心、呕吐等肠胃道反应,有时有过敏反应如 荨麻疹 、药物热及哮喘。

 2 本品还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呋喃唑酮的药理作用

 本品为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 肺炎 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金葡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拟杆菌属等,在一定浓度下对毛滴虫、贾第鞭毛虫也有活性。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氧化还原酶从而阻断细菌的正常代谢。

 呋喃唑酮的毒副作用

 过量使用呋喃唑酮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一般反应较轻);溶血性贫血、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多发性神经炎;新生儿和G-6-PH缺乏可致溶血性贫血。

 若超量或长期连续用药,可引起 动物 中毒,严重会导致动物死亡。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人体可引起溶血性肝坏死等 疾病 。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将其列为禁用兽药,严禁在任何食品动物中应用,但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仍将其作为治疗水产品肠胃病的特效药使用。

 研究也表明,长时间或高剂量服用呋喃唑酮对动物的肝、肾、心脏、下丘脑及生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呋喃唑酮的兽药使用

 作为兽药使用时,呋喃唑酮对防治某些原虫病、水霉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出血病等有良好药效。

 在养殖业中,呋喃唑酮可用于治疗畜禽肠道感染,如仔猪黄、白痢。在水产业中,呋喃唑酮对鲑亚目感染脑粘体虫有一定疗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将呋喃唑酮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FDA也于2002年禁止了硝基呋喃类(包括呋喃唑酮)在动物性食品中的使用。

金刚烷胺为什么禁用于肉鸡

一、是严禁只收费不检疫;

二、是严禁不检疫就出证;

三、是严禁重复检疫收费;

四、是严禁倒卖动物卫生证章标志;

五、是严禁不按规定实施饲料兽药质量监测;

六、是严禁发现违法行为不查处。

扩展资料

农业部发布《关于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针对目前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中六种不作为、乱作为情形做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进一步规范畜牧兽医行政执法队伍管理,确保动物防疫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断加强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个别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有关行业管理规定、不依法履职、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

因为金刚烷胺存在两方面的弊病。一是金刚烷胺在多年的使用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特别是比较严重的禽流感的症状,基本上已经起不到太明显的作用。二是由于金刚烷胺的最好作用量和产生副作用和产生中毒症状的剂量很接近。所以说,在应用最初就受到过很大的争议。在鹌鹑等体型较小的禽类身上,我们基本不建议使用单独的金刚烷胺制剂进行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