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莴笋的种植方法是:
春莴笋以苗越冬,前期生长缓慢,需肥量少,栽后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基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亩施1000-1500公斤,结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长。
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徒长,增强耐寒力,过冬。开春后,茎叶迅速生长,进入莲座期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温,结合追肥一次,亩施30%人粪尿1000公斤。
植株封行后茎部肥大加速,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合计人粪尿2000-3000公斤或尿素30-40公斤,保证茎部膨大。施肥不能过迟,以免造成茎部开裂。
莴笋的种植技术(四季莴笋的种植技术)
莴笋的种植方法是:
春莴笋以苗越冬,前期生长缓慢,需肥量少,栽后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基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亩施1000-1500公斤,结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长。
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徒长,增强耐寒力,过冬。开春后,茎叶迅速生长,进入莲座期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温,结合追肥一次,亩施30%人粪尿1000公斤。
植株封行后茎部肥大加速,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合计人粪尿2000-3000公斤或尿素30-40公斤,保证茎部膨大。施肥不能过迟,以免造成茎部开裂。
莴笋为菊科莴苣属1?2年生作物,根浅而密集,多分布于20~30公分的土层内。莴笋喜冷凉气候,短日照、低温有利于莴笋生长发育。长日照,高温易抽薹开花。莴笋组织脆嫩、含水量高,整个生长期要求均匀而较充足的水分供应。
一、种植季节
莴笋适应性广,根据巿场需求,选用不同品种可以做到排开播种,周年均衡生产供应。通海(正季)主要以秋冬播种,冬春收获为主,品种主要是玉棒-号、五号、圆叶1号、四季圆叶杂交等。夏季以大花叶、竹叶青为主。
二、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深耕晒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吨,晒垡7~10天后精细整地,以1.8~1.9米开墒,正季种植采用平墒,反季种植采用高墒。
莴笋的种植技术
三、播种
当苗地准备好后,然后把种子直接播在苗地上,浇水后用4.5%百事达乳油3000倍液、5%功夫乳油3000倍液浇施苗地防止地下害虫,每亩大田种植需苗地15-20平方米,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25~30克,用遮阳网覆盖,然后压实即可。
一般按32?35公分的株行距进行移栽,每亩种植4800-5200株,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苗子,以免早期抽薹。
四、田间管理
移栽后及时浇水,移栽成活后兑水浇施氢铵每亩8~10千克加普钙10千克。以后控水控肥,加强中耕,莲座期至叶片封垄浇水追肥,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5千克,以后见干见湿。茎部开始肥大时,第三次追肥,每亩穴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尿素15千克。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霜霉病
莴笋以霜霉病尤为严重,高温高湿易发生,定植后20天打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发病初期可用687.5克/升银法利悬浮剂1000﹣1500倍液、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7.2﹪霜霉威水剂1000﹣1700倍液防治霜霉病。
(2)叶斑病、褐斑病
可用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3500倍液。
(3)菌核病
近年来,菌核病为害也比较严重,是一个低温高湿病害,当气温在5~1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侵入危害,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另外,病毒病,可用毒消、好普等防治。
2、虫害
(1)蚜虫
50﹪吡虫啉乳油3500﹣4000倍液。
(2)潜叶虫
成虫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幼虫用75﹪潜克(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500﹣5000倍液防治。
六、采收
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就可采收,此时嫩茎长足,质地脆嫩,品质好,去掉老叶即可上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