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食用菌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原则是什么?

对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进行化学药剂防治,要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原则,符合营养学和医药学双重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产品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与必然趋势。应该做到:

食用菌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原则是什么?

(1)用药前应先熟悉农药性质

应了解杀虫剂和杀菌剂两大类的区别,分别用于防治虫害和病害,不能互换;杀螨剂不能替代杀线虫剂;要熟悉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使用方法、合适的浓度与喷洒时间等。

(2)要对症下药

如发生眼蕈蚊、粪蚊可喷500倍敌百虫;敌敌畏具有熏杀和触杀作用,对菇蝇类的成虫、幼虫和跳虫有特效,但对螨类杀伤力差。还要注意平菇对敌敌畏敏感,浓度稍大就可能产生药害,最好改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而双孢菇对敌百虫敏感,最好改用敌敌畏。若有蚊蝇类和螨类同时发生,用辛硫磷和杀螨剂混配效果较好。防治各种霉菌宜采用扑海因(又名异菌脲)、桑迪恩、普克特(又名霜毒威)、百维灵、甲霜灵锰锌(为甲霜灵、代森锰锌配制)、百菌清(又名氟虫晴)、辛硫磷、阿维菌素(又名爱福丁、齐螨素)、乐斯本(又名氯吡硫磷、毒死蝉)。

(3)使用合理浓度

要根据药剂种类、病虫害、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选用用药浓度。一般播种前堆料及菇房物料消毒用药范围和浓度相对大一些,播种后及出菇前用药要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子实体阶段浓度更低一些。如辛硫磷加杀螨剂防治螨类等害虫,堆料到出菇期前用500倍液,而子实体阶段应降至1000倍。

(4)菇期禁用农药

注重菇前预防,并为食用菌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增强本身抗病能力。必须用药时,要选在出菇前,或将菇采净。因为食用菌栽培周期短,药物容易残留而引起食物中毒,进而会对产品的流通与消费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这些农药也会对食用菌产生药害。

(5)尽可能选用植物性药剂和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杀菌剂具有广谱、安全、无公害特点,如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增产素等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茶籽饼、烟茎、除虫菊、苦皮藤、鱼藤精、草木灰、辣椒水等植物制剂,既能防治病虫害,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而且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

(6)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百菌清、克霉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和硫磺粉等;常用的杀虫剂有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杀灭菊酯、磷化铝、杀螨特等。

(7)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无论是拌料、堆料或是菇房防治,严禁选用剧毒的、残留期长的有机汞、有机磷等药剂。国家明文禁用的砷酸铅、氟乙酸钠、杀虫脒、甲胺磷、甲基1605、DDT、久效磷、对硫磷、氧化乐果、溃疡净、三氯杀螨醇、克百威、呋喃丹、西力生、砒霜、杀螟威、毒杀芬等一切氯制剂农药及剧毒和高残留农药都不得使用。

(8)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可避免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药效。

(9)保护天敌

如某些革螨是一些害虫的天敌,应予以保护。

(10)注意人身安全

如磷化铝遇水生成的磷化氢穿透力强,对眼蕈蚊、粪蚊、跳虫、线虫等的防治效果很好,且无残毒、广谱、高效,但其本身有剧毒,薰蒸操作时要戴防护面具,操作人员要2人以上,确保人身安全。

 农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林、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已消失,但还会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残留农药对病、虫和杂草无效,但对直接或间接用于治疗疾病的人却会造成危害。在农药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控制农药残留,保证人畜安全、健康,已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残留呢?1、合理使用农药 应根据中药材收获物的不同,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辩证地施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合理用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症用药,掌握用药的关键期与最有效的施药方法;2.注意用药的浓度与用量,掌握正确的施药量;3.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能;4.合理混用农药。

2、安全使用农药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规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用于中药材上,施用农药一定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3、采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虫作物新品种,减少农药的施用。

4、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实行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和倒茬。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淘汰的农药品种。

5、掌握收获期 杜绝在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和出售中药材。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药材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该药材离最后喷药的时间越远越好。

6、进行去污处理 对残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农药可作去污处理。如通过暴晒、清洗等方法,也可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