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蔬菜该怎么栽培?
豆类蔬菜是指豆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是指菜豆、豇豆、豌豆、毛豆、 蚕豆、扁豆、刀豆、藜豆、四梭豆等9个属的豆类蔬菜。?Z华南地区栽培最广泛的主要 菜豆、豇豆及豌豆,因此,下面主要是介绍这三种豆类蔬菜的栽培技术。
一、菜豆
菜豆又名玉豆、四季豆、龙芽豆等,原产中南美洲,是一年生豆科植物,生育适温为10-30℃,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
(一)品种 菜豆有蔓生和矮生两类,广州地区目前栽培的多为蔓生种,主要有下面几种:
1)12号玉豆:蔓生,分枝力中等,花冠白色,主蔓约7-11节开花,花序开6-9花,结荚2-5条,荚长18公分,浅绿色,中熟品种,播种至初收春播75天,秋播55天 左右,可延续采收25-30天,耐寒,抗锈病力较强,翻花力强,品质好,适于春秋两季 栽培。
2)双青玉豆:蔓生,分枝力较强,主蔓第8-9节开始着生花序,花冠白色,荚长 18.7cm,浅绿色,早中熟品种,播种至初收春播70天,秋播50天,可延续采收25-30天,较耐寒,抗锈病力一般,品质较好,适于春秋两造栽培。
3)35号玉豆:蔓生,分枝力一般,主蔓约4-6节开始着生花序,花冠白色,?花序开花15-20朵,结荚6?8条,荚长14-16cm,青绿色;早熟,春植播种至初收70天, 秋播约55-60天,可延续采收25-35天,较耐寒,耐湿,品质优,适合春秋两季栽培。
(二)主要栽培技术
1、整地及适时播种
菜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忌酸性土,土壤中PH值以6.2-7为宜,应选择肥沃、 排水良好,二年未种过豆科作物的壤土或沙壤土。春播于1-2月播种,起深沟高畦以利 排水,畦宽5尺包沟,双行植,株距4寸。秋植以9-10月播种为宜,由于日照充足,可 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2、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春植时由于播种较早,前期受低温和湿冷天气威胁较大,容易造成烂种或死苗,应采取防寒措施,保证全苗,可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如12号玉豆;可采用 营养杯育苗,第一对真叶展开前及时带土移植,亦可在播种后用薄膜覆盖,出齐苗后用 小拱棚覆盖。秋植玉豆由于播种时天气尚炎热,应做好防热工作,播种后要及时淋足水, 可用黑纱覆盖在畦面上,畦边亦可间种叶菜,相互遮荫,减少炎热天气对幼苗的影响。春植菜豆由于前期低温,雨水多,要施足基肥,一般亩施1000-1500公斤土杂肥和60公斤复合肥。由于菜豆在苗期便开始花芽分化,播种后25天至30天应及时追肥,以促 进植株生长,一般亩施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搭架前视生长情况追施1?2次肥。秋 植菜豆生长期短,开花结荚期比较集中,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前期要早施肥,促 进生长,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即用粪水追肥,以后每隔5?7天追肥一次,并逐渐增加肥 料浓度。
(2)开花结荚期的管理:开花结荚后,植株营养消耗大,要加重追肥,?K时有大量 根瘤形成,固氮能力强,应少施氮肥,?6施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氯化钾5公 斤,每星期淋施粪水一次。在采收盛期再追肥一次,亦可施用2%的过磷酸钙或0.5%尿 素作根外追肥喷洒叶面,可减少落花落荚。采收后期,如果植株不早衰,而气候条件仍 适合其生育时,可适当再追肥1-2次,以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3)及时采收嫩荚:菜豆开花结荚盛期,下部花序已结荚,中上部花序又相继开花, 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如果植株负担得过重,容易因养分失调而引起落花落荚,因此,除 在盛花期加重施肥外,还应及时采收嫩荚,以减少植株的营养负担。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菜豆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炭疽病等。
锈病的防治方法:25%百科乳油1500倍,粉锈宁乳油1000倍,50%胶体硫100-150 倍,发病初期开始喷施,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2-3次。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多菌灵粉剂500倍,百菌清粉剂500倍,2%?)抗120水剂200倍50%代森锰锌500?600倍,发病初期开始喷洒,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2、虫害:菜豆的虫害主要是螨类、豆类螟及美洲斑潜蝇。
螨类的防治方法:克螨特800倍,5%尼索郎乳油1500倍,发现螨类时立刻喷药,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次。
豆荚螟的防治方法:复方菜虫菌粉剂500倍,BT乳剂300倍,抑太保乳油1500倍,从 始花期开始喷施,每隔5-7天喷蕾,花一次,早上8-10点开花时喷施。
美洲斑潜蝇:40%七星宝乳油600-800倍,18%杀虫双水剂400倍,98%?M丹可溶 性粉剂2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一般发生高峰5-7天施药一次,连续3次。
二、豇豆
豇豆亦称豆角,原产亚热带地区,耐热性强而不耐低温,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从3-8月份均可播种种植,是春、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之一,对蔬菜的周年供 应,尤其是7-9月淡季供应有着重要作用。
(一)品种
1、青豆:豆荚青绿色,肉紧实,质脆,荚长40-60厘米。早熟的品种有铁线青,新青,穗郊101等,较 迟熟的品种有齐尾青,香港青等。
2、白豆:荚青白色,味甜,肉质不如青豆角脆,荚长25-70厘米。主要品种有金 山白豆,夏宝白豆,春燕白玉,蛇豆,猪肠豆等品种。
(二)主要栽培技术
1、整地播种及合理密植:豇豆怕涝,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年未种过豆科物的中性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的田块种植,在整地时应起深沟高畦,畦土要深翻晒白, 以深锄一尺为宜。豇豆的播种方法和种植密度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品种而灵活掌握。豇豆一般采用 直播方法,但春播豇豆直播以后气温低,发芽慢,在低温阴雨天气容易烂种,成苗差, 若有条件的可采取育苗移植的方法,播种后约8-10天,?1豇豆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时 就要及时定植,亦可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畦面,以增加地温。合理密植是豇豆获得高产的 重要因素之一。青豇豆一般叶片较细,分枝少,播种可密些;白豇豆叶片较大,分枝较 多,播种应适当疏些;广州地区一般采用畦宽5尺包沟,双行植,每穴二粒,春季株距6 -7寸;夏秋季株距3-5寸。或采用单行植,畦边间种菜心,白菜等其他蔬菜。
2、合理施肥,苗期预防徒长,后期控制早衰。施足基肥特别是磷钾肥,?T豇豆的 生长有良好的作用。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豇豆在开花结荚 前对肥料的要求不多,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抑制植株营养生长;如果幼苗确实生长太 弱,可薄施1-2次尿素或粪水。豇豆开花结荚期要消耗大量养分,对肥水要求较高,应浇足水,及时施重肥,可每 亩追施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氯化钾5公斤,豆荚生长盛期以后,?h要更多 的肥料,应再追施一次磷肥,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或将过磷酸钙盛于木桶中加水浸一 夜后,用上清液进行根外追肥,减少落花落荚。盛荚期后,若植株尚能继续生长,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促进翻花,并 使已采收过的花序上的花芽继续开花结荚,延长收获期,提高豇豆产量。
3、及时插竹,引蔓,整枝。当幼苗开始抽蔓时(株高约1尺左右)应搭架、搭架后 要经常引蔓,引蔓时间一般在晴天上午10小时以后进行,按反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篱竹 上,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应摘去,当植株生长过旺时,影响通风透光,应适当摘除 基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害发生。
(三)病虫害防治 豇豆的病害主要是锈病,菌核病,枯萎病,煤霉病;虫害主要是豆荚螟、螨类及美 洲斑潜蝇。
1、病害防治:锈病(见菜豆锈病防治)
菌核病:50%灭病威可溶性粉400倍,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 -2000倍,发病初期喷施,10-15天1次,连续3-?4次。
枯萎病:多菌灵300倍,百菌清500倍,甲基托布津1000倍淋施。
煤霉病:灭病威400倍,托布津1000倍,百菌清500倍,多菌灵300倍等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施,7-10天一次,连续3-4次。
2、虫害防治:和菜豆防治方法一样。
三、豌豆
豌豆又名荷兰豆,原产地中海沿岸,为一年生作物,在广州地区多作二年生栽培, 豌豆喜欢冷凉天气,生育适温为9-23℃。
(一)品种 豌豆按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三类:矮生、半蔓生和蔓生;而按用途则可分为嫩荚类型、 粒用类型和叶用类型。广州地区主要的栽培品种有以下几种:
1、食荚大菜豌1号:从四川引进,嫩荚类型,花白色,单生或双生,荚长12-16厘米,宽3-4厘米,浅绿色,单荚重13克,豆荚脆嫩,纤维少,品质优良。播种至初收70 天,延续采收60天,易感白粉病。
2、台中11号:从台湾引进,嫩茎类型,花淡紫红色,双生或单生,荚长9.5厘米, 宽1.6厘米,单荚重2.5克,豆荚脆嫩,纤维少,品质优良。播种至初收70-80天,延续 采收70-80天,抗白粉病力弱。
3、红花豌豆:又称麦豆,豆粒供蔬食。花紫红色,单花或双花,荚长6.3cm,宽 1.3cm,鲜种子千粒重233克,含淀粉多,品质中等。播种至初收85天,延续采收约15天。
4、豌豆苗:又称龙须菜,由美国引进,是叶用类型,分枝力强,?%种约25天左右 即可采收嫩梢,嫩梢叶片宽厚,深绿色,纤维少,品质优。
(二)主要栽培技术
1、整地:豌豆忌与其他豆科作物连作,也忌酸性土壤。?地时将土壤深翻一尺左 右,充分晒白,一般畦宽5尺包坑。
2、适时播种:豌豆较耐寒而不耐热,广州地区一般9月中旬11月下旬均可播种,而 以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较为适宜,近年来,山区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将播种期提早到 7-8月。一般双行植,株距2寸。
3、肥水管理:豌豆根系发达,根瘤较多,需氮肥不很多,播种时每亩用土杂肥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混合作基肥。生长前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如幼苗生长过弱时, 可追施一两次薄肥,促进生长。开花结荚盛期需肥量较大,应适当补充氮肥,亩追复合肥50千克,尿素5千克,促使植株增加开花数,提高结荚率。一般每周喷施粪水一次。
豌豆较耐旱而忌涝,在水分管理上,以做好排水工作为主,特别是春雨连绵季节更 应勤排水,防止倒伏。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豌豆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开花及生长后期开始发病,防治措施:
A:播 种时每百斤种子用三两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拌种;
B:50%胶体硫100-150倍,70%?W 基托布津1500倍喷洒叶片,在植株开第一次花或发现植株上有少量病斑时,就要及时施药防治。
2、虫害:豌豆的主要虫害是豌豆潜叶蝇,豆杆蝇及美洲斑潜蝇。防治药剂:40%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一般发生高峰5-7天施药一次,连续3次。
豆类的栽培技术
用发酵的泡黄豆水给黄瓜、芸豆施肥可以,黄豆泡水做的肥料,种菜兑水的话7天施肥一次,讲究薄肥勤施。
芸豆施肥方法
菜豆著名芸豆、架豆等。主要以嫩豆荚、嫩豆粒供食用。芸豆的直根发达,有不同形状的根瘤共生,氮、磷、钾三因素之比为1:1:1,同时还需要钼、硼、锌、铜等微量元素。豆类蔬菜施肥以提高产量为目标。下面就是具体的施肥方法:
1、施基肥豆的基肥宜用迟效性的腐熟堆肥,不宜用太多氮肥做种肥,以避免烂种。通常亩用优质有机肥1000—1500千克(须经金宝贝发酵剂发酵),加入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kg。通常施入深度8—10厘米。
2、追肥芸豆需肥中等,按“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追肥。幼苗时薄施氮肥,随植株增长恰当加大浓度。通常亩施复混肥10—15千克,微生物菌肥0。1—0。2kg随水冲施。
3、根外追肥盛花期和终花期用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浸出液等联结金宝贝粉剂型微生物菌剂(0。5kg/亩)进行叶面喷施。通常亩用尿素1—2千克、磷酸二氢钾1—2千克,加水40—50千克。
黄瓜施肥技巧
1、黄瓜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快、结果多、喜肥。但根系散布浅,吸肥、耐肥力弱,特别不能忍耐含高浓度铵态氮的泥土溶液,故对肥料品种和数量恳求都较威严。据材料,每生产1000kg黄瓜,需从泥土中吸取氮(N)1。9—2。7kg,磷(P2O5)0。8—0。9kg,钾(K2O)3。5—4。0kg。三者比例为1:0。5:1。25。
黄瓜定植后30天内吸氮量呈直线上升,到生长中期吸氮最多。进入生殖生长期,对磷的需要剧增,而对氮的需要略减。黄瓜全生育期都吸钾。黄瓜果实接近果梗,果肩部分易涌现苦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是葫芦素(C12H50O8),产生起因极庞杂。从培养角度看,氮素过多、低温、光照和水分不足,以及植株生长瘦弱等都容易产生苦味,因此黄瓜坐果期既要满足供给氮素营养,又要留意节制泥土溶液氮素营养浓度。
2、黄瓜施肥要点
2。1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通常每亩基施腐熟的猪厩粪2500—3000kg或土粪5000kg以上,并配施盘算总用化肥中磷肥的90%、钾肥的50—60%和氮肥的30—40%。
2。2巧施坐果肥。黄瓜为无限花序,结果期较长,恳求每结一次果后需要补以水肥。据菜农经验,采取灌浑水(即将肥料溶于水中,随水灌入畦内)与灌清水相联结,可避免肥劲过分,有利于黄瓜优质、丰收。追肥应节制轻施、勤施的原则,通常每隔7—10天追一次肥,每次每亩用尿素10—15kg,并配以腐熟的粪稀,全生育期共追肥7—9次。
2。3重视施用钾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泥土缺钾的情况下,必须追施钾肥。钾对增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发展,加强黄瓜抗病性和改良黄瓜品格均有良好的作用。据有关研究,黄瓜生长初期缺钾,难以得收获;生育前半期缺钾,其产量仅为全生育施钾的1/9;后半期缺钾,尚还有1/3的收获。
2。4联结喷施叶面肥。据实践,在生长中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有良好效果。
大棚保护地栽培2月播种,地膜覆盖播种期在3月下旬,垄宽1.4米,高15厘米。畦与畦间隔50厘米,播种时按行距35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播种3粒,地膜覆盖栽培,种子出土后立即在地膜上打洞引苗,当秧苗长至盛果期开始追肥,5月下旬采收结束。 为大豆属植物,原产中国,古书记载的五谷,其中“菽”即为大豆。《诗经》记载了中国古代周朝的农业情况,有“七月烹葵及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说明大豆在当时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大豆是从它的近缘种野生大豆驯化而来,栽培历史在5000年以上。由于大豆的经济价值高,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开始普遍种植。大豆的主要产区为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美国的中北部。
大豆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毛。复叶有小叶3片;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侧小叶斜卵形。花小,白色或紫色,2~10余朵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荚果带状长圆形,略扁,内有椭圆形的种子1~4颗。
大豆在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居首位,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还有维生素A、B、C和D,并富含可食用的油脂,故为重要的蛋白质和油料作物。大豆的种子含蛋白质36~42%,油脂16~20%。用大豆制成的豆腐、豆芽和酱油是中国极普遍的副食品。豆油除供食用外,可制油漆、肥皂、甘油、润滑油,还可制人造羊毛,又为医药原料。大豆叶含蛋白质12~20%,与榨油后的麸饼均为优质饲料和肥料。 为豇豆属植物,栽培很广。绿豆名出自《开宝本草》,“绿豆圆小者佳。粉作饵,炙食之良”。世界上绿豆生产以中国占第一位,其他主要产区有印度、伊朗和菲律宾等。绿豆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粗长毛。复叶由3片阔卵形的小叶组成,托叶大,阔卵形,盾状着生。花**,10~25朵丛生于总状花序的先端。荚果线状圆柱形,有10~15颗小的绿色的种子。种子供食用,含蛋白质25.59%,淀粉53.6%,富于营养,磨粉可做糕饼,又可制成粉丝,为中国传统副食品之一。种子洗净浸水中遮光发芽,名绿豆芽或芽菜,供蔬食。种子入药,有清凉解毒、利尿明目之效。枝、叶为良好绿肥。
豇豆属的豆类作物除绿豆以外,常见栽培的还有赤豆、豇豆和眉豆等。赤豆名出《唐本草》,又名小豆,原产中国;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栽培。种子含蛋白质约20%,可作粮食或制豆沙用以做糕点馅。豇豆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豆角,在中国栽培极广。取其嫩荚供蔬食,荚长者可达60~70厘米,以豆荚绿色深浅不同分为青豆角和白豆角两种类型。眉豆又名饭豇豆,荚果较豇豆短,种子供食用,含蛋白质23.1%,淀粉61.4%。 属四棱豆属,也称翼豆,其原产地不明,一说为非洲,一说为东南亚。亚洲地区已广泛栽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栽培极普遍。四棱豆为多年生草质藤本,但通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小叶3片,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稍大,浅蓝色,数朵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荚果四棱柱形,棱上有宽约5毫米、具皱波状齿的翅;种子5~20颗,近球形,褐色,有光泽。嫩荚作蔬菜煮食或凉拌;种子含蛋白质32.8%,油分17%,可与大豆媲美,炒食味若花生。种子含硫氨基酸,影响其蛋白质价值,同时种子又含植物性血凝集素和胰朊酶抑制剂,故必须煮过方可食用。
在印度尼西亚以种子制成奶酪状食品,有如豆腐乳。块根含蛋白质12~15%,在块根类作物中属较罕见,可煮食或以芭蕉叶包裹烘烤,食似甘薯。叶和花也可食,花以油炒食,有蘑菇风味。四棱豆为最佳固氮植物之一,每株的根瘤可多达400个以上,根瘤直径可达1.2厘米,对改良土壤有较好作用。 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侧根细长,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缠绕型。叶为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圆头型或剑头型。花梗自叶腋生出,梗的先端,着生数花,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开黄花或淡灰色花,龙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结荚1~5个,荚长7~16厘米,果荚内包着4~18粒椭圆或长椭圆形种子。种子多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绿杂、浅**等。种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