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殖黄金期遇上高温多雨的梅雨季,水产养殖户如何顺利度过?

1、定期改底

养殖黄金期遇上高温多雨的梅雨季,水产养殖户如何顺利度过?

定期使用泰缘单过钾常用改底系列进行改底、解毒和修复微生态,同时搭配过氧化钙制作的钙氧颗粒补氧。产品在水中发生链式反应,可直接把底部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短链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效率;同时还可以保持底部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底部菌相平衡,从而促进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定期使用,可以使板结、发黑的底部长期保持疏松的健康状态,实现底好水好的健康养殖模式。必要时可配合泰缘清淤、促藻菌、水得金微生态修复培养剂、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来调控水质,调节菌相和藻相。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氯制剂和季磷盐等有继发危害的产品。

2、调节水质

阴雨天气应注意增氧,灵活使用增氧机或干撒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缓释颗粒增氧(pH偏高或氨氮指标高时避免使用过碳酸钠)。雨后,在保证溶氧不低于4~5毫克/升的情况下:建议先使用25%规格的泰缘单过钾净水粉剂(300-500克/亩·米)降解水中有害污染源,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再配合使用泰缘单过钾抑菌解毒泡腾片(150-200克/亩·米)抑制池底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解各类藻毒、氨氮、亚硝酸盐等毒性大的物质,同时为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有益微量元素。

第二天施用由各种有益菌构成的泰缘清淤(150克/亩·米,用500克氨基酸颗粒化水后直接泼洒)补充底泥有益菌相,然后用500克红糖活化80克乳酸菌至少12小时后泼洒,进一步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繁殖,调节藻相。若前期使用泰缘2018新研环保产品--泰爽水生态修复袋,可以长时间维持水体微生态平衡,更好地稳水,减少环境骤变引起的水产动物应激反应。

3、适时投喂

梅雨季节,饲料易受潮发霉,一次囤货不宜过多,优质的饲料是保证水生动物维持健壮体格的关键,必要时也可内服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梅雨期间应根据天气、水质变化和实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具体做法如下:连续的晴天到多云天气,可以按照常规养殖方法投喂。连续的多云到阴天天气,定时投喂饲料,投喂量按常规投喂量。连续的阴天到小雨天气,建议在投喂前30分钟撒钙氧颗粒,然后定时投喂饲料,投喂量以第二天检查不剩饵料为宜。

连续的雨天,先均匀干撒能缓慢增氧的颗粒,再根据雨量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暴雨到阴天天气,等雨停止后投喂。若雨后水体浑浊,宜先净水解毒后再投喂,投喂量以第二天检查不剩饵料为宜。

1、防浅水

冬季雨水少,很容易造成鱼塘中水位明显降低,冬天鱼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的生长带来不利。

2、防缺氧

正常情况下,每年进入冬季后,池塘养殖出现泛池泛塘的现象明显减少,比起夏季和初秋高温季节发生情说明显减少。但是,有些池塘也会在冬季出现泛池泛塘,比如肥水池塘的鱼类、深水池塘的鱼类、网箱养殖的鱼类。这些情况下的鱼类,常因忽视管理而发生冬季缺氧浮头,甚至严重死亡,给养鱼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是气温下降时,深水、肥水和网箱高密度养殖的水域表层的水温较下层水温低,其比重也较下层水大,致使表层冷水下沉,下层温水上浮,形成水体的垂直对流。而深水层的水体是缺氧甚至无氧的,缺氧和无氧的水体上浮,就会造成上层的水体严重缺氧。同时,水体的这种垂直运动,加快了池塘底部沉积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增大了水体内部的耗氧量。加上冬季太阳光照少,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产生的氧气不足,因而常造成养殖环境溶氧不足,加之鱼类密度大,因此容易出现缺氧浮头甚至产生死亡的现象。

4、防冻害

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可以采取这几种方法来避冷增温:

(1)设障避害,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秸秆,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

(2)施粪升温,每亩水面投施畜禽粪便500公斤左右。利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的原理来升高水温。

(3)烟熏制暖,每逢白天北风呼啸就是夜晚有霜冻的前兆,可将湿稻草、柴禾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和气氛、减弱霜冻程度。

(4)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

(5)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浅水面经日晒升温的浅水注入鱼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