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棚番茄矮化密植早熟栽培技术怎么做?

(1)选择适宜品种

大棚番茄矮化密植早熟栽培技术怎么做?

经试验霞粉、东农704、合作906、海粉901等品种,在抗病、耐低温弱光、丰产、早熟性等方面表现较好。

(2)培育壮苗

矮密早番茄的生长期基本上处于冬春季低温弱光的不良环境下,因此培育适龄壮苗对增强抗逆性,夺取早熟丰产至关重要。

①配好苗床营养土 床土要提早耕翻晒垡,播种前5~7天用48%毒死蜱1000倍液杀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施入基肥,一般10米2苗床需施腐熟人粪尿150~2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千克。施肥后翻土、整细、耙平。

②晒种消毒 10月上中旬开始播种,每667平方米大棚用种约25~30克。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先晒种1~2天,后装入纱网袋内放入清水中充分搓洗,洗净种皮黏液,后放入500倍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反复冲洗、洗净药液后催芽。

③催芽播种 先用50~55℃温水烫种25~30分钟,边烫边搅拌,然后在常温(20~25℃)下用清水浸种5~7小时,最后种子用纱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1~2天7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将打足底水的床土整平,均匀播种种子,一般每平方米播种3克左右。播种后覆盖营养土1厘米厚。后床面覆盖地膜,增温保湿,以利于尽快出苗,幼苗开始出土时,于清晨撤去地膜。

④分苗 秧苗在2~3片真叶时须分苗,分苗床须平整,底部平铺不漏水的农膜。幼苗移植于8~10厘米的营养钵中,排放于苗床的农膜上,注意不要从营养钵上部浇水,要在农膜上浇足水,通过营养钵底部小孔渗水解决秧苗需水。

⑤抓好苗期温、光、水、肥等管理 发芽期温度保持25~30℃,促使早出苗。幼苗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以12~18℃为宜;经常保持薄膜清洁,小拱棚上的草帘要早揭迟盖,尽量延长光照时间,避免徒长;浇水要在晴天清晨进行,浇后要通风换气,以免引起高湿发病;如秧苗长势过旺,采用移钵的方法,扩大苗间距,抑制徒长,也可用激素进行调节,一般在移栽前和初花期使用40%助壮素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定植前7~8天要逐步加大通风量,控制浇水进行“炼苗”。

⑥适龄定植 苗龄掌握在50~60天,即6~7片真叶带小花蕾时定植。

(3)定植

定植前20~30天,清理前茬,耕翻晒垡,密封闷棚10~15天。定植前10~15天施肥,每667平方米施3000~4000千克生物菌粪肥、50~75千克腐熟饼肥,25~3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后细致耕耙,整平,南北方向作畦,包沟宽1.6~1.7米,畦面净宽1.3~1.4米,做成高畦,沟深15厘米左右。定植前1~2天浇足底水,覆盖地膜,定植时按株行距打孔移栽,定植后浇定根水,并用干细土封严定植孔。一般行距30~35厘米,株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6000~8000株左右。

(4)加强田间管理

①温度 定植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8~30℃,夜间15~20℃为宜,促进缓苗。随着外界气温下降,逐渐缩小放风量和放风时间。尤其是霜冻来临前,要采取大棚套小棚,小棚加盖草帘的多层覆盖形式保温越冬,防止冻害。

②光照 冬季日照短,光照强度弱,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晴天要早揭晚盖草帘,雨雪天气也要揭帘透光。

③肥水 结果前期,根据长势酌情控制氮肥和水分,避免营养生长过旺,盛果期肥水要充足。当第1穗果有鸡蛋大小,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15~20千克,当第2穗果有鸡蛋大小时,每667平方米追肥施复合肥10千克,氯化钾5千克,也可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500千克,并要配合根外追肥,以利于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④植株调整 采用单秆整株,保证后期透光良好。每株留2穗果,花穗上留2片叶摘心,并及时抹除所有侧枝。第1穗留3个果,第2穗留2个果,其余花朵和幼果全部摘掉。株高控制在50厘米左右,插一根小竹竿绑蔓。

⑤保花保果 为防止低温弱光环境下的生理落花落果现象,生产上普遍采用20~25毫克/千克的2,4-D液点花,或用25~30毫克/千克的番茄灵液喷花。药液中加0.15%速克灵或0.1%50%凯泽,可以兼防灰霉病。

⑥防治病害 常见病害有早疫病、灰霉病。一般用50%凯泽水分散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1%发酵牛奶+3000倍有机硅,每7~10天喷施1次,交替施用。阴雨天气可用百菌清烟雾剂和一熏灵等熏蒸。

⑦适时采收 始收期在翌年3月底至4月上旬,若需提前上市,可用1000毫克/千克40%乙烯利液,在发白果实上涂抹催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