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个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落地马驹桥
从过去的人工苦力作业,到现在的耕种收“一条龙”,首都大葱生产迎来质变。立夏当天,马驹桥镇柏福村10台套农机具上岗,涵盖了大葱种植整个生长期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作业效率最高达人工作业20倍,在北京率先实现大葱大田全程机械化种植。
清风徐徐、云卷云舒,与以往众多农户一起忙碌的场景不同,在柏福村空空荡荡的农田里,一台北斗无人驾驶拖拉机轰鸣而过,经过处,土地开沟起垄;托载着12个大葱苗盘的全自动移栽机紧随其后,农机手挺直腰板操纵移栽机行走,驶过之处,田垄间便插种上了整齐笔直的秧苗。
“今年,我们引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服务管理模式,计划种植大葱240亩。每穴三粒种子,每个苗盘660棵苗,每亩地2500株苗,真正实现标准化。”马驹桥镇农办负责人刘琪说。
大葱属于经济作物,生产周期四个月,是百姓餐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也是农户增收的重要农产品。然而,传统的种葱方式需要人工起垄、插秧、培土,耗时耗力。引进无人驾驶打垄机和自动移栽机等智能化农业设备服务,能实现大葱起垄、移栽、培土、收获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以前农民两个人平均一天才能移栽一亩地,现在通过机械化移栽,一台机器一小时就能栽一亩地。”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公司执行总裁、首席技术官刘凯介绍,比起人力,机械能在作业期间更稳定地“输出”,对于分毫的把握更稳定和恰到好处。“现在的种子价格不便宜,人工播种不好把握均匀度和播种深浅,造成大葱粗细不一、品质不一,移栽机更能降低生产投入和效率。”应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后,亩产大葱可达1.5万斤,240亩地可为北京市场提供360万斤大葱,成本比传统种植降低20%左右,产量则提高20%到30%,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机械化生产可大大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农业机械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5年)》都提出,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副处长崔皓介绍,结合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要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就要进一步提高农机田间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智能化机械化的生产是必经之路。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农忙时节请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凸显,要保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菜篮子,农业机械化技术必须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促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把土地变绿色工厂,让农民成产业工人,马驹桥镇柏福村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只是个开始。“通过社会化服务,由来自山东的专业化企业对大葱的主要关键环节进行托管,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衔接,将为京郊蔬菜种植尤其是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贡献经验。”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姚杰章说。
无土栽培有机蔬菜技术主要包含基地选址、无土栽培设施建设(大棚、栽培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有机营养液配制中心等)、基质配置(主要是玉米秸、葵花秆、麦秆等有机质中加入适量砂、蛭石、炉渣等无机质)等,定植前应对空棚密闭一周,将选育好的植株或经浸泡的种子,均匀等距的播种在栽培槽中。
一、无土栽培有机蔬菜技术
1、基地选址
选址需要远离工业以及人类污染的地区,并且要求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电力充足,水源、土壤及空气等条件符合有机认证标准。土壤要求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水环境质量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V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土质至少要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必须经过严格的选址,在与常规地块之间设立明显的隔离带,隔离带宽度要求10m以上。
2、无土栽培设施建设
主要设施包括栽培槽、大棚或温室、有机营养液配制中心、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等。
3、基质配置
(1)基质配备的主要原料有玉米秸(粉碎)、麦秆、葵花秆、大豆秆、油菜秆、棉籽壳、棉花秆、刨花、锯末、草炭、树皮(直径?1cm)等,此外,还可以适当加入蛭石、砂(直径0.5-3.0mm)、炉渣(需过筛,直径?3mm)等无机物质以调节基质的物理性能。根据原料的不同,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效果较好,配好的混合基质水气比应当为1:(2-4)为宜,pH值6-7为宜,基质容重应在0.35-0.65g?cm-3之间最佳。
(2)制作方法是先在能够封闭的塑料膜棚室内将草炭、蛭石、锯末按1∶1∶1的比例(若加少量的菇渣、饼肥及天然的磷矿粉、钾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则更佳)充分混合均匀。可边拌和边喷淋经腐熟的沼液,使其充分的混合并使湿度均匀(少量基质可用人工拌和,大量的可用搅拌机拌和),使含水量达到75%-80%(以手握成团而不易散开,握紧微有少量水分渗出但不成滴为宜),最后再在上面覆盖塑料膜,密闭棚室使其充分腐熟2个月以上,中间可以揭开盖膜翻拌1次,若是水分不够,可以再次喷淋沼液,使之能够充分的腐熟备用。
4、定植前准备
首先闷棚里要进行高温消毒,在夏天的高温季节对空棚进行密闭,使棚内的温度达到60℃以上,密闭1周以上的时间,可以杀灭大多数的病原细菌。其次,在栽培槽中装填基质,经过了充分腐熟的基质在使用前进行翻晒,使发酵的气体散去之后,即可装填进栽培槽,基质要略低于栽培的槽面。最后,再铺设滴灌带。
5、定植管理
定植要先将预先育好的壮苗按一定的株行距整齐的定植在栽培槽内,然后打开营养液管的阀门,调节好喷滴的压力,使水肥的喷滴能够均匀。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有科学的光照、肥水、空气、温度的管理,必要的人工辅助授粉、整枝理蔓及病虫害生态防治等。有机蔬菜在达到了采收标准之后应当及时的进行采收,以保证蔬菜的品质,对于一些瓜果类、茄果类的蔬菜,如果及时的进行采收,能够促进后期的产量。
二、无土栽培的优点
1、避免连作障碍
在蔬菜的田间种植管理中,避免连年重茬、土地合理轮作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无土栽培特别是采用水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节水、省肥、高产
无土栽培中的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人为配制成营养液施用的,能使营养成分保持平衡、水分损失少、吸收效率高,且是根据作物种类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科学的供应养分。因此作物生长势强,生长发育健壮,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增产潜力。
3、省工省力、易于管理
无土栽培不需要进行翻地、中耕、锄草等作业,省力省工。浇水追肥可以同时的解决,并由供液系统定量定时的供给,不会造成浪费,管理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的强度。
4、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无土栽培使农业的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根据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较大程度的按数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从而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5、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
无土栽培可以使作物彻底的脱离土壤环境,不受水利、土质条件的限制,在地球上许多的荒原、沙漠或是难以耕种的地区,都可以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摆脱了土地的约束,无土栽培可以利用城市废弃的楼房、厂房的平面屋顶种花、种菜,在无形中扩大了栽培的面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