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稻免耕栽培法的半旱式栽培法

①加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 由于作垄后,提高土温,人为地改变了微地形,加厚了水稻生长的熟土层,扩大了田面总表面积(约增大1/3以上)和气面积(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由零变为410~470平方米/亩),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使土壤的受光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面积大大增加,相应地扩大了土壤的散热面积,加之土体内水分含量较平田的少,土壤热容量减少,土温易升高(较平作高2~3℃),昼夜温差也较大。有利克服冷、阴、烂田早春因气温低坐蔸的弊端,昼夜温差大有利降低稻株呼吸消耗,增加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为水稻生长奠定物质基础。

水稻免耕栽培法的半旱式栽培法

②改变水分运动形式协调水气矛盾 起垄后,用面地表水由原来平田中多向乱流而变成垄沟定向流,垄埂上层土体内,重力水基本被排除,形成了以毛管水上升为主的运动形式,使土壤自然结构得以维持,土体既不会干涸开裂,又不会被水(淹水)分散为泥绒状态,呈疏松多孔层,通气性明显改善,进入土体内空气增多(eh比平作田高160~180毫伏),水气矛盾较协调,气化势增强,还原物质总量可降低75~80%,有利消除有毒物质对稻根的危害。

③加强土壤酶活力,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土壤中热状况和通气条件的明显改善,因而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总量比平作田多1~5倍,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高,减轻土壤还原物对稻根的危害,使稻根分泌物增多,从而提高根际微生物的酶活性,有利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和矿质元素的转化,土壤有效养分增加,有机养分分解快,有机氮分解快,氮代谢强,土壤供氮能力提高,输送也灵便。据测定,总有效氮、硝态氮有所增加,铵态氮有所降低。由于硝态氮易被淋洗,脱氮,所以垄作不能减少氮肥用量,尤其要重施面肥,早施蘖肥。另外,因土壤含水量少,ph值升高,土壤有效锌含量增加,速效磷有所降低,应注意增施磷肥。 冬水田在水稻收后及时翻耕,耙平田面,筑高田坎,蓄水过冬。开春后一般不再犁耙,但对土壤板结和杂草多的田块,在栽前半月应犁耙一次。起垄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栽秧前5~7天进行,按规格拉绳开沟作出粗垄(深脚,烂泥田可提早至栽前7~10天),不宜过早,以免垄面裸露时间长,易滋生杂草,第二次于栽前2~3天,按质量要求进一步加高垄(厢)面,理通沟道,整理成形。冬作田则于小春收后,干耕炕垡数日,于栽前3~4天放水池田,整好田面,待土壤浸实后一次起垄作厢成形。

作垄规格分厢式和埂式。依品种、田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而定。厢式一般厢宽60~80厘米,沟宽33~40厘米,沟深27~33厘米。埂式:一般垄宽27~40厘米,沟宽33~44厘米,沟深27~33厘米。大肥田和养鱼田适当放大垄,沟面宽度。作垄时田里要保持6~8厘米水层。刨起的泥要依次轻放,不打乱土层,不压,不抹光垄面。垄顶略呈瓦背形或平顶形均可。插秧后清沟,理垄1~2次,水稻收后不消垄。稍微清沟理垄,冬季继续利用做到持续免耕。 由于垄埂面部分裸露,容易滋生杂草,应注意防除。除减少埂面裸。露时间外,提倡栽中苗及多蘖壮秧,使秧苗早封行,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目的。另外,也可于栽后10~15天,亩用48%苯达松乳油250毫升或96%禾大壮乳油150~200毫升,或60%丁草胺乳油120~150毫升,12%恶草灵乳油150毫升兑水50升均匀喷洒埂面,尽量避免喷到秧苗上。或用上述药剂拌细土或河沙25千克均匀撒施在垄面上,但必须要薄水层,并且施药后保持5天以上,对水稻才安全。连续养鱼田一般不需化学除草,若须用除草剂。可选用对鱼较安全的果尔,农得时等低毒高效药剂。

半旱式栽培由于采用的是宽行、窄株栽插方式,一般病虫害较少,但也要注意,特别是后期防止稻飞虱等危害。

水稻最怕广谱性除草剂。广谱性除草剂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既能杀禾本科草,又能杀死阔叶草,常见的种类有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双草醚、二甲戊灵、嘧啶肟草醚等等。给水稻除草时,要注意水肥管理,使用茎叶除草剂时,要先排水再施药。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地形选择。

一、水稻最怕什么农药不能生长

1、水稻比较害怕广谱性除草剂。广谱性除草剂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既可以防除禾本科草,又能防除阔叶草,常见的种类有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双草醚、二甲戊灵、嘧啶肟草醚等。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避开高温,南方有很多地方气温在35?C以上,所以用药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凉快后。

2、给水稻田进行除草时,一定要注意田间的水肥管理。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要先排水再施药,药后一定要复水保水5-7天左右,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药后一定不能马上追肥,这样会造成杂草返青,影响药效。稗草2-4叶期是最佳的防治期,这一时期一定要抓紧机会施药,如果错过最佳时机,就会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3、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必须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地形进行选择,比如在北方寒冷的地区就不能使用乙草胺,在地势不平的地区不能使用丁草胺、乙氧氟草醚等药物。药剂的用量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不能超量使用。大多数农户认为想要将杂草防除干净就必须加大剂量,如果药量加大2-3倍,会造成秧苗长时间不扎根。特别是低温年头,秧苗插下去不扎根苗发黄会出现大片死苗,所以一定要按说明用药。

二、水稻种植和管理技术

1、水稻种植技术

(1)整地

①种植水稻之前一定要先将稻田的土壤翻整1遍,这个过程主要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

②以前的农户一般会利用水牛进行整地,现在基本上使用机器。

(2)培育秧苗

①培育秧苗的田地也叫做秧田,培育秧苗时要先撒下稻种,然后再往土上洒1层稻壳灰即可。

②目前大部分的秧苗都是由育苗中心进行培育,好的稻苗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3)插秧

①秧苗培育好之后可以将它插进稻田里面,传统的插秧法一般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

②如果使用手工插秧,可以先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这样能帮助农民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

(4)施肥

①当秧苗长出第1节稻茎时,一定要注意施肥。

②施肥可以让稻苗健康成长,并促进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2、水稻管理技术

(1)水分管理

①水分管理主要采取浅、湿、干的间歇灌溉方法,除了在孕穗期及扬花期不能使用之外,全期都可以采取间歇灌溉的技术。

②尽量不要使用大水漫灌的方法,长期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中的前茬根系和秸秆腐败释放出氨气以及含硫的有害气体,毒害根系。

③土壤如果长期处于浸水的状态,会导致孔隙度降低、通透性下降,不利于根系发育。

(2)肥料管理

①肥料管理可以采取分段施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或者是侧深施肥技术为主的方法。

②分段施肥主要是指施用底肥、返青肥、蘖肥以及穗肥,合理分段的施用肥料,在水稻生长的几个需肥量大的生育期都能有肥效供应。

(3)除草

①除草主要有插前和插后封闭以及后期茎叶处理2种方式。

②插前和插后封闭要注意保持水层7-10天左右,不要漏出田面,避免影响封闭效果,部分药剂1个生育期只能施用1次,比如西草净。

③茎叶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孕穗期及扬花期不能使用,这时秧苗对除草剂比较敏感,施药容易导致颖花败育出现大量空瘪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