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油菜
油菜的种植方法如下:
一、高产优质抗病良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
我国近年来天气变化频繁,具有不稳定性。对油菜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选种时,要选择那些扎根力强、抗倒伏、抗病力强的油菜品种。
在播种之前,可以对种子进行盐水消毒和除杂。用浓度为10%的盐水浸泡5分钟,并进行搅拌,然后用清水进行多次的冲洗。可以讲种子中的秕粒、杂物和菌核等去除掉,提高种子的质量。
二、田地的选择和精细整地
根据油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以便更好的满足油菜的生长要求。
旱地和秋作要及时腾茬,注意保墒,可以使用旋耕机,不仅省工省时,还能保墒。水田则要在水稻收获前10天左右就开始排沟晒田,水稻收割后要及时犁田、晒垡耙地。犁耙的深度以不低于20cm为准,尽量耙透、耙实、耙碎,做到中间无大垡,表面无坷垃,墒平土细实,耕层的土壤上松下实。
三、根据油菜生长对温度的要求,适时播种,争取早播早发
播种期对油菜的种植是很关键的一步。试验研究证明,露地生产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适时的早播会使油菜种子处于较高的温度下,从而促使种子发芽快,延长营养生长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而且适时的早播出的油菜苗整齐、生长态势好。
适时早播还会使油菜的阶段发育成熟的时间相应的缩短,油菜出现5页期的天数分别是出苗后的第37d、41d和44d,适时的早播能够使5页期的油菜生长更充分,油菜整体从现蕾、初花、终花到成熟的时间也就更充分。从而保证了油菜的充分、正常的生长。
四、及时间苗、定苗,合理密植
油菜播种时一般量比较大,密度高,所以,要及时的进行间苗。一般油菜长出3~4片叶时进行间苗,间出弱苗、小苗和被病虫危害过的苗,单行留苗,株间距以3~5cm为宜。当幼苗长到5~6页时,就要根据行距和密度进行定苗,拔出过大过小苗,注意移密补缺,使其整齐如一。
早播和肥力较高的田地可以适当间稀,晚播和肥力相对较弱的田地可以适当的密植。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确定每亩的株树。如河南地区每667m可以留1.2~1.5万株,育苗移栽的密度则以0.8~0.9万株为宜。
五、根据油菜生长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油菜是一种耐肥作物,有足够的肥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氮磷钾和硼肥等都对油菜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油菜对硼肥的缺失尤其敏感,硼的缺失会使油菜的根、茎和叶畸形生长,花而不实。所以,要根据不同阶段油菜对肥料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只有按照油菜的生长规律,分阶段的进行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春后重施早苔肥等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药材的冬壮春发,最终获得高产。主要是在油菜的开花盛期进行的根外喷肥。主要是喷施有机钾或者是喷施硼,以增高结籽率和提高千粒重。
六、除草
可以在播种前用绿麦隆喷墒防止杂草,也可以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敌草胺或者绿麦隆进行土壤的封闭处理。在5页期也可以在定苗时进行中耕除草。
七、适时收获
由于油菜不同部位角果成熟程度不同,所以要把握好时间进行适时收获。对于油菜的收获有相关的谚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收对半丢”,根据这一特点,当田中80%左右的角果出现淡**,种子缩水变硬,种皮显现固有色泽时,就可以进行收获。收获后的油菜要注意采取措施促进后熟,及时的进行脱粒处理,以防霉变。
油菜籽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前期栽培注意事项)
1.适栽品种:宜选择绿菜心品种,根据上市要求和播种时间选择早熟、中熟或晚熟品种。如早熟品种四九菜心(35天可上市),六十天特青中、早熟(60天上市)。
2.播种时间:菜心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5~30℃;叶片生长和菜薹形成适温为15~20℃。秋季栽培8月上旬~9月上中旬播种。
3.直播:菜心生育期短,根系浅,吸收能力差,底肥要施足。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1.5米开厢,早熟品种株行距为13厘米×16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行距为20厘米×25厘米,以畦作为主,采用条播。亩用种量0.3~0.5 kg。3~4叶期按株行距间苗、定苗。
4.加强田间管理:1叶期亩施稀粪水200~300 kg或尿素3~4 kg,3叶期结合间苗追稀粪水400~500 kg或尿素4~5 kg。之后,每隔5~7天亩用复合肥10~15kg结合浇水追施。现蕾时,亩施人粪尿1000kg或复合肥15~20kg。如果要收侧枝,主薹采完后,追施1次肥,以促进侧薹的发育。
5.病虫害防治:菜心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虫害主要是菜青虫和蚜虫。蚜虫用黄板诱杀,吡虫啉、啶虫脒1000~1500倍液防治。菜青虫用阿维菌素、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防治。
6.适时采收:一般早熟品种以采主薹为主,中晚熟品种可以采侧薹。“齐口期”为最适采收期,应及时采收。如提前采收,影响产量;推迟采收,影响品质。中晚熟品种,采收时留基部2~3节,以促侧茎发生。
油菜种子比较细小,为方便播种,一般需要用细沙、细粪土等进行拌种,在把种子撒播到提前浇水淋施的土壤上后,然后再用细薄土或细粪土覆盖种子。在油菜病虫害防治上,要重点做好菌核病、猝倒病和蚜虫的防治。防治蚜虫可以采用吡虫啉、噻虫嗪、抗蚜威、溴氰菊酯乳油等药物。
一、油菜种植的选择与整理
油菜种植地应当选择土质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沙黏性适中的微酸性土壤。
播种前,要把田间的杂草、枯秆、落叶等彻底清理到田外进行集中深埋或焚烧,结合土地翻耕每亩施入2500公斤腐熟有机肥、40公斤复合肥、2公斤硼砂。
然后把土地进行细耙精整,做到土层细碎平整,同时要在地块周围挖好排水沟、在田间开好腰沟。但在施肥时,不可使用含硫肥料,否则会降低油菜的品种。
二、油菜种的选择
在选择油菜种时,应当选择稳产性好、出油率高、抗倒抗病能力强、籽粒饱满的双低品种,并通过盐水去掉种子内的干瘪种、空粒种、病伤种,以提高播种后的发芽出苗的整齐度。
三、油菜种的晒、浸、拌处理
对油菜进行晒种、浸种或拌种处理,能够唤醒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活性,减少病害的发生,确保油菜播种后一播全苗、出苗齐壮。
1、晒种
晒种是油菜播种前必须要进行的一个环节。在播种前1-2天选择晴朗的天气,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2-4个小时,但不可长时间暴晒,晾晒时间可以选择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
2、浸种
晒种后,把种子先用50度左右的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把水温降到30度左右连续浸泡3个小时左右即可。
3、拌种
拌种主要是为了预防病虫害,拌种药物可以用多菌灵、克百威、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炭特灵等。
四、油菜的播种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春季露地直播油菜一般在3月下旬前后,南方冬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前后播种育苗。如果是当下的春油菜播种,应当把播种的时间掌握在日均气温稳定15度以上。
五、油菜的播种方法
油菜种子比较细小,为方便播种,一般需要用细沙、细粪土等进行拌种。
在把种子撒播到提前浇水淋施的土壤上后,然后再用细薄土或细粪土覆盖种子,在油菜破土出苗前,应当注意保温保湿,如果气候比较干旱,应当在早晚淋浇小水保湿。
此外,为减少田间杂草争夺养分,可以在油菜播种前2-3天或者在油菜播种后用乙草胺喷施,以此来封闭田间杂草。
六、油菜的苗期管理1、两次间苗
当油菜出苗后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当幼苗长出菜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主要拔除病苗、弱苗以及发育不良的小苗和弯脚苗等。
间苗时,要注意除密补稀,第一次间苗可以保持3公分左右的株距,第二次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放大间苗株距。
2、控旺促苗
当油菜长到3-4片叶时,如果有旺长的势头,可以使用每亩使用15克多效唑兑水30公斤进行控旺、矮壮苗株,对于苗情较弱的地块,可以用稀薄的人粪尿进行淋浇或者追施速效氮肥促长。
3、三次追肥
当油菜长到15-20公分左右高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当油菜长到35-40公分左右高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腐熟有机肥和钾肥为主,当油菜长到开花前,根据墒情和苗势进行第三次追肥,以钾肥为主。
另外,在油菜蕾薹期时可以按照每亩100克硼砂兑水50公斤的用量连喷2-3次补充硼素。
在初花期前用0.3%的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对油菜能够起到显著的增产提质效果。
4、预防防倒
油菜倒伏后容易发生返花现象,对于经常有大风或者田间水量较大的地块,可以在油菜抽薹前按照每亩35克15%多效唑的用量进行喷施,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旺长、矮壮苗株的作用。
5、防旱防涝
油菜生育期内一般需要浇水2-3次,但浇水要根据墒情和气候灵活浇小水,不可大水漫灌,否则容易导致油菜倒伏或者诱发病害。
另一方面要注意油菜花期及时做好雨后排水排涝工作,以防造成油菜根系缺氧窒息或者烂根,或者诱发菌核病、霜霉病等的发生。
6、病虫害防治
在油菜病虫害防治上,要重点做好菌核病、猝倒病和蚜虫的防治。防治蚜虫可以采用吡虫啉、噻虫嗪、抗蚜威、溴氰菊酯乳油等药物喷施或田间悬挂黄油板、放天敌等方式进行防治。
防治菌核病可以在油菜花期时用菌核净、多菌灵、多硫悬浮剂、啶酰菌胺、甲基托布津、氯啶菌酯、咪鲜胺、腐霉利、咪鲜胺锰锌、菌核·福美等药物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1-2次防治。防治油菜幼苗猝倒病可以在提前施播药土或者在病发初期喷施恶霉灵、杀毒矾等药物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