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创业故事
养猪创业故事
当过木匠,承包过农场,到深圳打过工,45岁的邹远华创业经历相当丰富,最终也靠规模化的科学养猪走上了致富路。
木匠工搞起山林种植
邹远华的老家在衢江区杜泽镇棱铺村,海拔五六百米,这里开门就见青山。初中毕业他就跟老乡到杭州打工。?那时在工地上做小工,干一天是8元钱。?邹远华回忆说,80年代初期物价不高,一碗面也才0.25元。打了一年工,他又回到家乡跟别人学做木匠。?木匠工的活儿也挺辛苦,做一天才1.85元。?邹远华当了四年的木匠,22岁时恰逢村里有一片茶叶山对外承包,一心想干大事的他就以一年2000多元的承包款包下这片88亩大的农场。勤快的邹远华就天天早出晚归地在农场培育茶叶又种下梨、柑桔等水果。辛苦一年,收入还可以,茶叶采摘了2000多公斤,梨也摘了3000公斤,毛收入共有2万来元。?本来过过日子也挺舒服的,可后来村里将农场收回改种杉木了,我也就不再承包这片农场。?邹远华就找别的事干,之后他开过拖拉机,贩卖过蔬菜,也经营过代销店。?干这些事,赚钱不多,也只能糊日子。?
走出深山到深圳?掘金?
一心想发家致富的邹远华就走出深山,与妻子一道去深圳打工。刚开始二三年,他又重新拿起斧头、锯子,在工地上做起木匠来,月收入三四百元。?后来,我又到家具厂打工。?邹远华相告,那家具厂是专门生产?席梦思?的,一张?席梦思?能卖500元,挺赚钱的。有心的他就边打工边留意起生产工艺,一年下来,他也能自己做?席梦思?了。邹远华就在市郊租下房子,搭了个临时的生产用棚子,夫妻俩一道加工生产?席梦思?。?一个月可做20张席梦思,一张就能净赚200 元,一个月就赚4000多元呢。?这让邹远华掘到了第一桶金。
可好景不长,1995年因为深圳城市化建设,他的临时工棚被拆除了。邹远华只有改行。?经老乡介绍我白天到酒店做水电工,夜里去另一家工厂当保安。?邹远华一个人干二份工作,人虽辛苦,月收入不少于1500元。当然,这与加工?席梦思?相比,收入差距极大的。期间,有了积蓄的邹远华还购买了二只深圳原始股,赚到2万多元钱。
打工不如在家养猪
1997年,生猪价格特好,一头中猪可净赚200多元。获此信息,邹远华就回到老家决定靠养猪走上致富路。?我一下子养了7头母猪,还经销饲料。?让邹远华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年生猪行情就下跌了。?刚开始养猪是亏本的,而经销饲料却是赚了点钱。?
见生猪行情变差,许多养猪户就开始宰杀母猪。聪明的邹远华却反其道而为之。?这好比炒股,生猪价格下跌后势必有回升的时候。?这年,他以每头100多元价格购来了30头母猪。饲养一年,生猪价格又上涨,1999年他养猪净赚七八万元。
?可是,养猪还是有风险的。?2001年,他将母猪全卖光,改养中猪。没想到,他从外地购进的一批小猪竟发疫病陆续死去,亏本了三四万元。这个教训让邹远华明白:还是自繁自养保险。亏本了再养,2002年,他向堂兄借来10万元,搭建15幢猪舍,又购卖100头母猪。精心饲养,搞好防疫,第二年他外销中 2000猪多头,净赚三四十万元。
?深山养猪容易防疫病,空气好,污染少,生猪长得快。?2003年,邹远华给养猪场建了一只40立方米的沼气池,实行生态养猪。随养猪规模扩大又在去年建起一只300立方米的生猪污水处理设施。?现在沼气用也用不完,全部免费供给村里十多户农民使用。?
目前,他养猪场存栏母猪340头。今年上半年出栏生猪3000头,净收入100多万元。如今,他养猪场雇用本村村民7人,村民胡松林与妻子一同帮着干活,不出家门每月收入2000多元。致富的邹远华不仅建起了楼房、购了轿车,还被评为省农村科技示范户。
?
大学生养猪创业故事
金色十月,春华秋实。站在生态养殖基地望着果园里撒欢的黑猪,章丘大学生?猪倌?王元虎说起养猪经历,思绪回到了几年前,2007年,一场席卷全国的?蓝耳?病让很多养猪户血本无归。一天晚上,在章丘开动物诊所的王元虎辗转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养殖户的身影:一户村民贷款20万元养猪,染病死了大半,压力巨大;一对老夫妇养的几十头猪染病而死,承受了不小的打击。?我要养猪,趟出一条路来,带着乡亲们致富。?28岁的王元虎决定。
村里一下炸了锅。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大家养猪赔了钱,他怎么还要养?父亲果断反对:大学生干啥不好,非得养猪,让家人脸往哪搁?春去秋来。4年过去了,王元虎夫妇投资650万元建起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他们成立的绿?涧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110户社员养猪致富,走出了看市场脸色的困境。
32岁的王元虎看上去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目光坚毅,布满自信。很难想象,这个穿着白色工装的年轻人,几年间白手起家,从一名初涉世事的'大学生变成了身家千万元的养猪人。
每当看到养殖户期望的眼神,他都会想起儿时苦涩的记忆。他感到,自己懂技术了解市场,理应给大家找到一条致富快车道。1999年9月,王元虎考上了山东省农业治理干部学院,学习畜牧兽医专业。
实习时他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业务。由于为人诚恳、不怕吃苦,又有灵活的头脑,王元虎大学毕业时月收入达到1.68万元。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高薪,可王元虎毅然选择回到章丘和女朋友李少清一起创业。
2002年王元虎在章丘普集镇开办了一家动物门诊,李少清在诊所里当护士。几年间,诊所名声大振,客户数千,生意最好的时候年收入10多万元。
2007年的一场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受?蓝耳?病影响,镇上的猪死亡率达到70%以上。一次,王元虎来到一养殖户家里给猪看病。看着抽搐、后躯无力、不能站立的猪,面对年近六旬的养殖户期待的目光,王元虎无奈地说:?染上?蓝耳?病了?
现代养猪有哪些特点
猪是大家及其熟悉的动物,为六畜之首,十二生肖属相中作为压阵排在最后,可见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关猪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如《泛胜之书》、《齐民要术》、《三农纪》、《本草纲目》等都有涉及猪与神话传说、语言文字、民俗风情以及饮食文化的关系。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当时中原地区可能已出现规模养猪。
商、周时代养猪技术型性革新是猪的阉割手术,《易经》记载:“豶豕之牙吉”,即阉割了的猪性子就会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礼记》上说:“豕曰刚鬣,豚日腯肥”,即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的猪长得膘满臀圆,叫“豚”。阉割术这是养猪史上的一件大事,表明古代人对于猪睾丸的功能和生理作用有了突破性认知。而后阉割技术广泛流传于古代民间,深受农民的欢迎。
原始养猪业不同于现代,以放牧为主。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有“牧豕人”,即放猪者,古代粮食比较匮乏,但荒地多,适合放牧猪这种杂食动物。另古代养猪并非全部阉割,未阉割的猪味道较大,只有底层农民才会经常食用。到宋代苏东坡对猪肉做法进行了改良,加入作料经久炖而成东坡肉,成为一绝才被广泛接受。
古代养猪业伴随着农业生产而发达起来,不仅为了食肉,也为积肥。汉代人们对肥料与土壤的关系已有相当的认识。经对汉墓出土的陶猪圈的考证,证明某些地区已出现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为了积肥,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猪圈:独立式猪圈、与厕所相连的连茅圈以及与作坊相连的猪圈等。汉代在猪种选育方面也有相当发展,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识》中提到“短项无柔毛者良,一厢有三牙者难留。”说明当时已掌握了猪机能与形态的关系,对猪种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魏、晋、南北朝以后,群众养猪的经验日益积累.并用文字记载下来。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载有:“圈不厌小,圈小肥疾;处不厌秽,泥秽的避暑。春夏草生,随时放牧,八九十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畜待穹冬春初。”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放牧与舍饲的结合、因季节而实行不同的饲养方式、利用放牧节约饲料等重要观念。
隋、唐以来,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朝野佥载》中载:“唐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即古代养猪专业户。又据《新唐书·卢杞传》记载当时官办养猪场数目有数千头,可见唐代我国养猪业的规模。
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对人们对饲养以及猪肉的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苏东坡游历民间,因此尝过各地的猪肉,“熳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是东坡肉做法最真实的写照。《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末年京都开封每天从南薰门赶进猪只的情况:“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头者。”说明当时城市发展对猪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养猪业发展的情况。
元代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强调“以农桑为急务”,因此养猪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王桢的《农书》在养猪技术方面创造发明一些可贵经验,书中提及:“江南水得多湖泊,取萍藻及近水诸物,可饲之。”把生长速度很快水草用来喂猪,扩大了饲料来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提到我国浙江省衢州的农牧情景:“在这个地区,看不到绵阳,但有许多公牛、母牛、水牛和山羊,至于猪的数目则特别的多。”这都反映元代重视农区猪的饲养,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1、应用现代化的科学饲养技术,科技含量高,如现代化养猪,普遍推广瘦肉型猪种,应用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以干粉料或颗粒料直接育肥等,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
2、生产规模大,终年在舍内高密度群养或个体词养,实施集约化经营和工业化生产,人工投人少, 设施利用率髙,猪场占地面积及猪舍建筑面积少。
3、拥有较完善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仪器,劳动生产率高。
4、生态环境好,而且可以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养猪生产不受季节影响,猪产品可以全年均衡供应市 场,有利保障市场稳定。
5、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工艺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安全有序。
扩展资料:
现代化养猪的发展趋势
1、饲养规模化
中国养猪饲养方式将逐步从个体零散的状态转移到大规模集中的饲养方式,可以说,饲养规模化是我国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决定的。规模饲养这种模式才能保证饲养量,满足我国未来的消费需求,所以,现代化养猪必然出现饲养规模化的趋势。
2、饲养管理科学化
管理的科学化一般体现在养猪企业内部的人性化管理,一般饲养管理的实施者就是养猪企业的饲养员,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保证员工的薪资待遇、福利和权利,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员工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养猪企业才能比较有活力,工作才会更有效率。
另一方面是对猪群的人性化管理,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人们把重点放在如何让猪快速生长,并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对于一些问题就没有考虑到猪的行为习惯。
3、饲料标准化
饲料标准化是猪产品质量的基础,饲料的标准化不仅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把关,更需要养猪场、户的实际应用效果的反馈与配合。
饲料生产企业应该采用销售范围和年产量相结合的办法排列等级,并且实行按企业等级进行分级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方式对管理结构进行系统的监控,包括生产、仓储、饲养现场采样的成本的全过程。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浙江嘉兴生猪养殖业走出现代范 凸显环保科学元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