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为提高散养户的经济效益,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广大散养户参考。
(1)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饲料
良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出栏率、出肉率、瘦肉率高等优点,所以应选择优良的二元、三元、杂交猪种,二元、三元杂交猪种与土猪相比具有更好的生产性能、出栏率和瘦肉率,售价也高。对于散养户所用的饲料,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全价优质饲料,不要因为节省钱而喂一些自家的余粮而影响了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选择饲料,一定要选择产品稳定性好、质量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饲料厂家的产品。不要以产品名气大小和产品的价格高低衡量饲料的好坏。
(2)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散养户要想养好猪,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多看专业书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多向同行业学习和交流经验。
(3)实行产业化经营
通过参加畜牧合作社、协会等方式,组成养殖基地,然后与龙头加工企业或销售市场建立联系,形成“养殖+加工”或“养殖+市场”的生产模式。这样既能保证销售、稳定生产,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
要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和防疫工作,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诊断、隔离,尽快处理,严防疫情的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
(5)积极推广适度规模发展
养殖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各级政府出台的多项鼓励畜牧养殖政策的有力推动,建议广大养殖户,根据自己的养殖经验和资金的多少,适当合理地扩大规模,力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不同规模场猪群结构如表2-1(供参考)。
表2-1不同规模场猪群结构
养殖技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以下由申慧兽药整理,养猪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
1,平均每日实际饲养头数=(存栏量 + 出栏商品猪头数)/365。
仔猪阶段:
2,仔猪哺育率(%)=断奶成活仔猪头数/初生时成活仔数*100%。
3,仔猪保育率(%)=保育期末(70日龄)成活数/断奶时仔猪数*100%。
育成育肥阶段:
4,育成率(%)=育成猪头数/保育期末仔猪数*100%。
5,育肥率(%)=育肥猪头数/保育期末仔猪数*100%。
6,总育成率(%)=总育成期商品猪数/总产活仔数*100%。
出栏阶段:
7,出栏率(%)=全年出栏商品猪数/年初存栏猪数*100%。
母猪分娩妊娠阶段:
8,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100%。对于因死亡、疾病或跛行导致高淘汰率的猪群来说,可用“矫正分娩率”来矫正非主动淘汰数。
矫正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 - 非繁殖原因淘汰母猪数)*100%。
9,妊娠母猪数=[(成年母猪头数×母猪年产胎次)/365天]×母猪妊娠饲养天数。
10,空怀母猪数=[(成年母猪头数×母猪年产胎次)/365天]×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返情未考虑在内,所以理论值比实际值小)。
11,猪场分娩指数=年产窝数/[(年初存栏母猪数 + 年底存栏母猪数)×1/2]。
12,生产母猪年均产仔窝数=总产仔窝数/年实际饲养母猪头数(不计流产头数)。
相关指标:
母猪非生产天数:任何生产母猪及超配种年龄(一般230天)的后备母猪,无怀孕、无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其中有3~6天(断奶至配种)是必需的。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亡或淘汰之前的时间也不等于生产,那么此段天数也称非生产天数。
例:根据方法(2)计算出,1头老母猪年产2.3胎,每窝10头,断奶天数28
天,怀孕期114天,母猪非生产天数就等于 365 - [母猪年产胎数2.3×(
母猪断奶天数28+母猪妊娠天数114)]=39。
而国外通常把非生产天数减少3天就等于每窝增如0.5头仔猪计算。
13,胎指数=365/[怀孕期 + 断奶天数+6(断奶至配种允许天数)+非生产天数]。
养猪效益评估:
养猪效益评估的方法有:
(1)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
(2)每头母猪每年提供上市肉猪头数;
(3)每头母猪每年提供上市猪肉重量。
其中(2)的方法使用较为广泛。
经济效益是指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差额,即产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间的差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项:
(1)采用综合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降低养猪成本的重要内容 养猪生产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从目前情况看,使猪产仔多、生长快、肉质好,减少疫病损失是提高养猪收益的主要方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较上规模的商品生产,不采用先进技术,不改善经营管理,几乎无法生存。因此,须大力推行养猪生产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运用综合技术,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2)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减少消耗三者相互联系,须综合考虑。为此就要:①饲养良种猪,提高母猪的窝产仔数;②缩短仔猪的哺乳期;③恰当地安排猪群周转,充分利用猪舍和设备;④控制肥育猪的饲养期,猪维持需要通常与体重有关,体重60千克的生长猪每日需摄取26.75兆焦的代谢能,而其中60%以上消耗于合成,只有40%转化为产品。因此,饲养期越短,经济效益越高。而且,体重超过100千克的肥猪,由于脂肪多,不受欢迎,价格亦低;⑤提高肉的品质;⑥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发挥良种猪的生产潜力。
(3)开源节流、减少支出 主要措施:①实行人工授精,购买精液的费用只有饲养种公猪费用的10%左右;②尽量减少饲料费,这不等于少给猪只喂料,而是指科学饲喂。为此就要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设法采用价廉物美的饲料代用品,尽量自配饲料或采用本地的饲料,保管好饲料;精心调配饲料;饲槽设计合理,防止浪费饲料等;③提高工效,尽量减少人工开支;④提高房舍及养猪设备的利用率;⑤尽量减少防疫医疗卫生费用;⑥减少水电费、运输费、企业管理费等。
(4)其他措施 如改善猪舍小气候环境;猪粪、沼气的综合利用;实行生态畜牧业等,所有这些都可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