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怎样给鱼塘施肥
鱼塘施肥主要是增加池塘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促进饲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鱼塘最大限度的生产力,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鱼苗、鱼种的培育,到成鱼的饲养过程中,施肥是其关键一环。
一、改良鱼塘 在施肥前,对不适宜的鱼塘条件进行改良,中和酸性,创造良好的氧气状况,创造鱼类和饲料生物良好生长条件是提高鱼塘施肥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施足基肥 瘦水鱼塘或新建鱼塘,必须施足基肥,且最好施用粪肥、绿肥或厩肥等有机肥。基施应早施,最好在冬季鱼池排水清整后进行,通常将肥料遍施于池底或积水区边缘,经日光曝晒数天,适当分解后,翻动肥料再晒数天,即可注水。使用数量一般每亩为500~1000千克。
三、勤施追肥 鱼池施上基肥后,还需追肥。水温较高时,施肥次数应多些,施肥量可少些,做到少施勤施。水温较低时,次数少些,数量多些。因此夏秋季较春季和晚秋应少施勤施。天气晴朗时正常施肥,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因此要少施或不施肥。以鲢、鳙、鲮鱼为主的池塘要求水质较肥,施肥量应小些。具体施肥量一般4~6月期间保持每月每亩施加300~400千克。7~9月份水温高,应少施。如投饵量大,可不施肥。9月份以后,施肥量为每月每亩200~250千克。追肥时先将有机肥捣细,然后均匀撒入全池。 鱼池施追肥除用有机肥外,还可施用化肥。其施肥时也要根据水温、水色、养殖的鱼类、天气和水质变化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每7~10天施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2.5千克和过磷酸钙5千克。要先将化肥溶于水,然后全池均匀泼洒。
四、补肥培水 池塘加入新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所以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的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
磷肥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黄腐酸钾可作为主体、载体用于生产叶肥、微肥、冲施肥、灌根肥、复合肥、生物菌肥,水培养液等肥种以及制作种衣剂、搅种剂、浸根剂、蘸根粉等产品,也可用于改土、调节土壤PH值,缓冲盐碱。本品还可用作各类农药载体(尤其是药肥合一产品)和农药增效剂。本品可作基肥、穴肥、冲施,每亩用量100斤。
黄腐酸浓缩液
黄腐酸浓缩液可作为液体冲施肥的主要原料及载体使用,使用量可占总物料的50%-70%,配伍料可添加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硝酸钙、微量元素等以平衡营养,具体添加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先将可溶性物料溶于水后添加于浓缩液中,然后在浓缩液低温加热(低于摄氏70℃)过程中逐步添加尿素。
黄腐酸浓缩液除富含腐殖酸、NPK、有机质等营养成分外,还拥有独特的胶体粘性物质,可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造粒过程中替代粘合剂及其他粘性溶液润湿造粒,制粒后的肥料油光发亮、不易板结,而且使肥料的水溶性有了质的提高。黄腐酸浓缩液适用于转盘造粒、转鼓造粒、喷浆造粒、挤压造粒等各类造粒设备。
扩展资料
黄腐酸钾
1、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
2、固氮、解磷、活化钾。特别是对钾肥的增效尤为明显,起到增根壮苗、抗重茬、抗病、改良作物品质的作用。
3、强化植物根系的附着力和快速吸收能力,特别是对由于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的生理病害有明显的效果。
百度百科-黄腐酸浓缩液
百度百科-黄腐酸钾
回答
作用:促进水中的固氮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繁殖。注意事项:施肥时一般亩用0.25公斤即可,并且要注意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它碱性药品一起混合使用,否则有可能会因为产生不溶性的磷酸三钙而降低肥效。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