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萝卜种子一斤多少粒

萝卜种子大约一斤一千多粒:

萝卜种子一斤多少粒

种植胡萝卜每亩用种子1斤左右。

胡萝卜千粒重1.2—1.5克,每克种子约670—900粒、胡萝卜一般采取直播方式栽培,直播胡萝卜种子每亩需要250—300克种子。

种植胡萝卜亩用种子一斤左右。

市面上常见的萝卜种子重量如下

1、大萝卜:种子千粒重7~8克,每克有种子125~142粒。直播每亩用种500克。种子寿命5年,使用年限1~2年。

2、小萝卜:种子千粒重8~10克,每克有种子100~125粒,直播每亩用种1000~1500克。种子寿命5年,使用年限1~2年。

3、胡萝卜:种子千粒重1.2~1.5克,每克有种子666~830粒,直播每亩用种子1.5~2公斤。寿命5~6年,使用年限2~3年。

前段时间,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的沙窝萝卜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同往年相比,今年这里的沙窝萝卜有点儿不一样,品相更好,而每亩的用种量却少用了近一半,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今年这里的萝卜全部采用“种子带精量播种技术”(也叫做“线播技术”)种植,简单来说就是将蔬菜种子按照预先设定的株距包裹在种子带中,再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将种子带铺设到地里,大概播种深度1~2厘米。该技术2016年由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开始引进试验,2017年由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天津蔬菜产业体系开始大力推广。

蔬菜种子带编织

蔬菜种子带编织

沙窝萝卜是天津卫青萝卜的代表类型之一,是天津的特色农产品,常年的播种面积3.6万亩,是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好帮手。近年来随着沙窝萝卜销售热潮,种子价格也逐年提高,农民的种植成本被迫增加。

天津蔬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李海燕老师介绍说:“使用线播技术种植萝卜,既节省用种量,还能节省人工,降低成本。一般沙窝萝卜每亩用种量大概300-350克,使用该技术种植的话,每亩能省下125-150克种子。现在一斤高品质的萝卜种子能达到上千元,光是用种成本就能省下不小的一笔开支,同时省去了间苗等环节的用工成本。”

除了萝卜之外,油麦菜、胡萝卜、菠菜、芹菜、小白菜、油菜、甘蓝等近10种蔬菜都可以采用该技术,节本增效的成果也十分明显。例如,除了省工省成本之外,通过线播技术种出来的芹菜比普通的育苗芹菜根茎更直、更紧实,品相更好,还不容易糠心,更好卖;小白菜、油菜、油麦菜等叶菜线播长势更整齐;胡萝卜线播与普通播种机比较的话,每亩节省种子100克,减少间苗1次。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高迪在查看作物长势。种菜不用土、农民着工装、大棚赛厂房,这是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动化温室大棚的生产场景。这座占地3.2万平方米的“植物工厂”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江南村,工厂内应用无土栽培、节水浇灌等技术,配合智能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控制系统,为作物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可实现各类作物全年无间断生产。2020年,“植物工厂”产出瓜果蔬菜共计600吨,产值超1200万元。

北京小伙研究无土种菜年产300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高迪在查看作物长势。 种菜不用土、农民着工装、大棚赛厂房,这是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动化温室大棚的生产场景。这座占地3.2万平方米的“植物工厂”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江南村,工厂内应用无土栽培、节水浇灌等技术,配合智能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控制系统,为作物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可实现各类作物全年无间断生产。2020年,“植物工厂”产出瓜果蔬菜共计600吨,产值超12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赵玉霞在修整作物。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赵玉霞在修整作物。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两名农民在修整作物。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李香玲在修整作物。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14日,在吉林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高迪在查看作物长势。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北京小伙研究无土种菜年产300吨相关阅读:

京郊无土栽培贝贝南瓜试种成功

顺沿特种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贝贝南瓜掩映在翠绿的瓜秧中,长势喜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试验研究,今年开始在京郊农业种植园区推广贝贝南瓜无土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目前,贝贝南瓜已开始集中上市,面积约2000亩。市民可前往顺沿特种蔬菜种植基地、延庆茂源广发种植基地和大兴老宋瓜园等基地品尝购买。

据顺沿特种蔬菜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高波介绍,该园区尝试采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推荐的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贝贝南瓜。“往年园区都是土壤栽培,每株能结4-6个南瓜。今年这个棚平均每株都能结10个左右,个头也整齐,这种栽培模式高产还省工。同时,棚内的环境也整洁了不少,一进棚就能看到一串串小南瓜挂在秧子上,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明年还得这么种!”

目前正值贝贝南瓜采收期,园区的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收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张莹介绍,今年,我们在京郊首次在南瓜种植上使用无土栽培技术。选用了深受市民喜爱的贝贝类型南瓜品种,主要有贝贝南瓜、黑贝、贝栗美、银栗等。这类南瓜具有果型小、口感佳、皮色多样、营养丰富等特点。同时无土栽培技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单产和经济效益。与去年同期土壤栽培相比,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贝贝南瓜,亩用水量降低24.8%,亩用工量减少6.2个,产量提高了37.9%,亩毛收入增加7260元。扣除每亩增加投入3650元(栽培槽和基质等),亩纯收入增加了3610元。

张莹介绍,“无土栽培就是把作物种在基质里,供水供肥都有标准量化指标,营养供给更均衡,果实的商品性和品质更高,商品率可达9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提高6.3%,口感香甜软糯,入口绵密。同时棚室环境整洁,提升了了市民观光采摘的体验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柯南雁

编辑/谭卫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