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花生初期的管理方法

播种前先对种子带壳晒种,选晴天将带壳的种子放在土晒场上晾晒1~2天,然后剥壳,北方地区播前10~15天剥壳,南方地区播前1~2天剥壳,剥壳的同时剔除发生病变粒、干瘪粒等,尤其是种皮有局部脱落或子叶有损伤的种子。

花生初期的管理方法

为了防止苗期病害,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齐苗率,播前拌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播种时将75%甲基硫菌灵与水按照4:30的比例稀释,然后均匀拌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并整地、施基肥

1、根据栽培模式进行整地

种植区域、土壤结构不同,栽培模式也有区别,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进行整地。

北方地区栽培模式及整地方法: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对于灌溉条件差或者平原沙地,采用平作整地;灌溉条件好的高产栽培采用垄作整地;低洼地宜采用垄作或高畦整地。

南方地区栽培模式及整地方法:南方地区雨水充沛,种植花生需要起畦栽培,方便灌溉和减少积水。

2、结合整地施基肥

花生基肥的施用量占到了施肥总量的80%左右,是保证花生出壮苗、齐苗,花朵、果多的基础。以亩产400公斤的花生田为例,每亩应施农家肥2000公斤、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钾肥15公斤,化肥也可用三元复合肥代替,亩用量30公斤左右,施肥前充分混合后撒施,整地时翻入耕作层。

1、合理浇水:花生幼苗期不需要浇水,但土壤干旱后要及时补水。

2、防治病害:为植株喷洒甲基托布津药剂,防止感染叶斑病。

3、勤劳除草:发现土壤中有青草时要进行拔除,以免花生生长瘦弱。

4、补充养分:施加足量的复合肥和有机肥

前期管理主要包括浇水、破膜放苗、治虫、灭茬等。由于足墒套种,花生在出苗期一般不要浇水,如遇干旱种子有落干现象,应顺麦垄小水沟灌,以确保苗匀苗齐。

覆膜花生在花生子叶顶土时及时破膜放苗(详见地膜覆盖部分)。若发现蚜虫、蓟马为害,应及时喷施乐果乳剂等进行防治,以杜绝病毒病传播漫延。

麦收后5~7天内灭茬松土,清除杂草。

露栽花生套种前未施花生肥的田块,应在麦收后花生始花前结合第二次中耕松土,在花生植株一侧或两侧开沟追施如数肥料,施后掩土浇水。

1.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所以它大部分的氮素来源于根瘤,而在花生苗期阶段根瘤形成的速度还比较慢,所以我们喷施含有钼肥的叶面肥就尤其重要,它会提高花生的固氮能力。

2.

对于花生出苗后,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开花的阶段,我们也可以结合着硼肥一起喷施,对于花生促花促果有很大的作用。

3.

对于虫害来说,经常出现的就是蚜虫,如果花生地里每100棵苗出现1000头左右的蚜虫时,我们应当立即进行药剂防治。推荐大家每亩使用25克/升的氯氰菊酯20-25毫升,同样每隔一周左右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效果最佳。如果没有发病选择预防的话建议每亩使用25%噻虫嗪1.6-3.2克,兑水60-80斤进行喷雾。

1.防风固膜。夏初天气变化反复无常,经常会出现大风和急剧降温天气,对于一些刚播完种的地膜花生会造成很大破坏,如出现地膜被吹开、撕毁。对于地膜遭受毁坏的花生田,及时更新地膜,对于地膜固定不牢的田块,要压土覆膜,确保地膜的保温和保墒效果。

2.查苗补缺。受风灾、播种过早、地温低、种子质量不高或土壤墒情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膜花生常会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所以,一旦花生破土出苗后,应到田间查看花生的出苗情况。出现缺苗的地方,要及时点种补苗,补种后在埯上点浇透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6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