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华镇的特色产业
蓬华镇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发挥气候优势,在巩固发展美国脐橙、油柿、早钟六号枇杷等名优特水果基地的同时,看准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时清理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以茶叶为龙头,实施茶果富镇的发展战略,并采取措施,以加大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典型为示范引路,以基地建设上规模为先行,带动发展茶叶种植、加工,全面推进茶叶形成产业化。在蓬华镇上下统一思想,目标同向,工作同步,通力协作,用市场化的理念来谋划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党政领导挂钩基地建设制度。镇14位党政领导每人挂钩一家茶场。沿高蓬公路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各村设置固定标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浓烈的茶叶特色经济宣传氛围。加大茶果农的培训力度。依托茶叶协会,加强茶叶种植制作管理技术的指导,举办茶叶培训班,聘请专家到该镇逐村为茶农传授种植、管理知识,提高茶叶质量。积极为镇茶果企业申办绿色品牌和产品质量认证牵线搭桥,3家企业可望年底获绿色品牌认证。抓好股份制公司的创办前期准备工作,引导茶叶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建设资本平台,增强企业活力,做强做大企业。组织茶叶企业和茶农代表到安溪著名的茶乡参观学习,感受茶乡的茶叶经济氛围。学习先进的管理和制作技术,取长补短,促进茶叶产业实现新的跨越。至2008年8月份,蓬华镇又新种植优质铁观音1000亩,使优质铁观音的种植面积达5100亩,加工企业达21家,2008年蓬华镇生产茶叶65吨,总产值1040万元。茶叶产业经济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能更好地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蓬华镇抓第一要务,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主抓茶叶基地的建设,拟新建茶园1500亩,使茶叶这一产业上规模,形成产业聚集;主抓茶叶加工基地建设,提高加工能力,提高产品档次,以福建丰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引进台湾先进茶叶管理、制作技术;继续做好茶叶绿色品牌的监督、管理、使用和宣传;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力争成立茶叶行业公会中介组织;力争再注册5家以上农业企业,整合资源,构建资本平台,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带动全镇茶果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千家万户开发山地,发展茶业,增加收入;拟成立蓬华镇茶叶科研所,依托省绿色食品检测中心为科研力量,使该镇成为省绿色食品茶叶的示范基地之一。
茶叶种植技术
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渔山乡开发项目以水产、肉猪、茶叶、干水果等传统产业为主。主要抓好三个基地:一是水产基地。建立了富阳区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五丰水产养殖示范园区,有3178亩,被杭州市授予“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荣誉称号。充分发挥水产协会作用,提供科技服务,增加科技含量,多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并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提高产业效益,打响“渔山”品牌;二是建立万头肉猪生产基地,投资100万元,占地70亩;三是发展茶叶基地。渔山乡现有茶园面积1000多亩,茶叶种植选择优良品种,实现提早采茶期,除增加产量外,还严把炒制、包装关,争取列入“富春铭绿”,建立300亩无公害茶叶基地。
渔山乡是富阳的茶叶主产区,在渔山茶叶发展势头良好,茶叶加工户越来越多,渔山乡有茶叶加工户60多户,茶机68台。渔山乡农技服务中心、科协、科技办邀请富阳市农业局茶叶技术人员到渔山乡为80多名茶农举办茶叶科技培训,主要讲解了茶叶机械的构造原理和操作程序、茶叶炒制技术。利用制茶机器面对面的给茶农讲解怎样炒制茶叶和机器的用法。通过培训,渔山乡的茶农更进一步认识到茶叶炒制也要靠科技,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增加收入,还提高了茶叶的质量。
渔山乡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先后举办了3期无公害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培训班,共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使广大农户掌握了一整套茶叶栽培、加工技术,茶叶专业化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渔山乡茶叶发展势头很猛,已种植茶叶80多万株。渔山乡有茶叶面积1500多亩,30亩以上大户有10多户,最大的有120亩。茶叶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的收入。
一、地块选择与土壤管理
地块选择是茶树栽培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综合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来考察选定种植的地块。在茶树种植的土壤选择方面,倾向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这一类土壤一般具有比较良好的透气、排水优势。
平稳是茶树种植过程当中对于地势的最基本要求,建议茶农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进行茶树的种植。对茶园的土壤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土地肥力的保持,通过使用草叶的覆盖可以稳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促进茶园土地的活性,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树种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的内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则是追肥的应用。茶农应当选择秋天时节在茶树之间挖掘土沟,进行肥料的施加,推荐史丹利纯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采用生物肥料与史丹利的纯硫基混合施加以丰富土地的营养成分。追肥的工作则是集中在茶树发芽的早春时节,首选尿素为主,有机肥为辅。土壤的填盖一定要注意搅拌的充分性与均匀性,为了避免土沟的下沉,应当是铺盖的填土高到地平线以上。
三、气候灾害和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干旱的预防以及害虫的防治。由于昭平县具有夏季高温少雨的基本特点,因此要在茶园的开辟上加强对抗旱能力的注意。为了预防干旱,理想的茶园应当选择在土层厚实的近水源地。病虫害的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藜芦碱、茚虫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瘿螨可选用矿物油、炔螨特,防治芽叶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施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农药使用的频率与课题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茶树天敌应当尽量采用利用而非杀灭的方式;加强对生物农药的积极应用与推广。
四、茶叶修枝与摘采
在适宜的时期对茶树树枝进行正确的修剪,对茶树的长势协调、茶叶的产量提高以及质量保证都是非常必要的。茶叶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干确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通过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树的主干,在首次的修剪当中一般落在茶树上挑选三四条比较粗壮的枝条来作为留用的主枝以备进一步培养;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选枝干中再选定两到三个分支。如此反复,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干,确定出整株茶树的树形。
采茶时间的科学确定具有两层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所采集到的茶叶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避免对茶树健康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当中,根据茶树特有的“早采早发”特点,形成了一套采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论上,茶叶摘采的一般部位出于中开面以及小开面的中间,无论是在春秋季节还是在冬夏季节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茶树栽培管理当中,一般在春季将茶叶的摘采稍作提前,这样的茶叶采集方法有利于延长茶叶生长周期,处理好茶叶生长与采摘、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
一、茶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参考资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