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的种植方法
花生苗的种植方法如下:
1、播种方法
花生的播种方法按照栽培方式露地播种和薄膜覆盖播种。按作业方式分为人工点播和机械播种。
2、播种密度
要掌握合理密植的原则。花生的种植密度决定于植株高度、结实范围和叶面积大小。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依据气候特点、土壤肥力、选用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定。一般来说采用株行距5×8寸,双仁植,亩播种基本苗2.3万以上,收获苗数2万左右,开行尽量用花生规格开行耕或用花生定穴器,每畦种六行。
3、播种深度
一般花生的播种以5厘米左右为宜。要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粘的要浅,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块要深的原则。露地栽培最深不能超过7厘米,最浅的不能浅于3厘米。
4、播后镇压
播后镇压是花生抗旱播种确保全苗的一条成功经验。镇压后,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可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防止种子落干,便于种子萌发出苗。
花生的最佳种植时间
概括来说:花生是一种喜温作物,所以温度一定要适宜,而且花生播种最适宜的稳定是在12℃左右,同时它的开花最适宜温度是在23-28℃,最低温度为19℃。
花生的生长过程,附种植方法
花生一般可以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方法如下。
一、花生的种植在春季和秋季
其中春季花生种植效率较高,因此被更多的种植者所选择。但是,花生的种植时间也要根据花生的生长条件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北方春花生的播种期一般为4月中旬、4月下旬至5月,南方气温较高,可在2月中旬、2月下旬至3月播种。但是,由于春季温升较大,一般农民可以选择播种后覆盖地膜的方式,以保证温度的适宜性,而黑色地膜覆盖效果要好于白膜。
二、花生种植方法
1、每亩配上三、四十吨优质农家肥,经过一至二次压制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灌溉,然后将农肥和肥料混入山脊沟,打垄,及时播种。
2、播种前2—3天要对留种的带壳花生进行晾晒,并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拌种,晾干后播种。每穴播种2—3粒,播种深度以1.5寸为宜,土质粘、墒情好的土壤,可适当浅些,砂质土、墒情差的土壤,可适当深些。
3、播后记得镇压。
花生种植后的事:
1、杂草防治:播种后覆盖或喷施化学除草剂前,进行杂草防治。每亩喷洒50%乙草胺或72%杜尔100~150毫升。
2、地膜保护:用地膜覆盖花生后,应经常到现场检查。发现地膜盖不严,或被风吹起或损坏,盖紧紧实。
3、开膜育苗:花生顶土出苗后,应及时打膜防止出苗,防止烧花生幼苗。
4、育苗检查和再植:花生出苗后,及时到田间检查苗木,因田间缺苗,应及时采取出芽补充的方法。结合土深翻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结合追肥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2公斤左右,并根据花生生长需要施用硼肥等。
基肥与土壤混合,然后根据土壤水分进行播种。后期追肥应以花生生长发育特点为基础,苗期追肥量应较少。一方面要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过多的追肥对地下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将追肥与土壤水分及时灌溉结合起来。
一般可将花生的生长过程分为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1、发芽出苗期:播种花生至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的时期。2、幼苗期: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的时期。3、开花下针期:50%的植株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时期。4、结荚期:50%的植株有鸡头状幼果到50%的植株有饱果的时期。5、饱果成熟期:50%的植株有饱果到大多荚果饱满成熟的时期。
一、花生的生长过程
1、发芽出苗期
(1)发芽出苗期指的是,从播种花生至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的这个时间段。
(2)在一般情况下,发芽出苗期一般需要5-15天,不过具体的时间还是需要根据气温来定。
2、幼苗期
(1)幼苗期指的是,从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的这个时间段。
(2)幼苗期的时间一般为20-35天,但是因为品种、种植季节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开花下针期
(1)开花下针期指的是,从50%的植株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这个时间段。
(2)开花下针期的时间一般与种植季节、品种等因素有关,时间一般为15-35天。
4、结荚期
(1)结荚期指的是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的植株出现饱果的这个时间段,时间一般为20-40天。
(2)在该时期一般需要确保水分充足,合理的进行根外施肥防止早衰,促进荚果的发育。
5、饱果成熟期
(1)饱果成熟期(饱果期)一般指的是从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的这个时间段。春播花生的饱果期一般为40-50天,夏播花生的饱果期一般为30-40天。
(2)在这个时期可以合理的进行根外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饱果率,同时还需要适时采收,防止果实发芽。
二、花生的种植方法
1、种植的时间
(1)南方一般可以在2-3月种植花生,长江流域一般可以在3-4月种植,北方一般可以在4-5月种植。
(2)需注意,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均有些不一样,因此具体种植花生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选地整地
(1)一般可以挑选地势较为平坦、排水能力强、土壤有机质大于1%且连续几年都没有种过花生的地块,土壤PH值以在6.5-7.5为宜。
(2)需要合理的进行深耕,适宜的深度一般为25-30cm,而且还需要施入肥料,合理的进行深耕一般能够增强土壤抗旱耐涝能力,促使花生的根系能够更好的发育。
3、选种以及处理
(1)需要选择颗粒饱满、有光泽的花生种子进行播种,不宜选择烂种子。
(2)并在播种之前,合理的对种子进行晾晒浸种,其目的在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需注意,也可以用种衣剂合理的对种子进行拌种,其目的在于驱避地下害虫。
4、播种
(1)可以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至土壤中,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4cm。
(2)在播种完毕后一般可以覆土覆膜,等待花生苗出土。
5、破膜放风
(1)花生一般会在播种后的10-15天陆续出苗,一般可以在子叶出土并张开的时候,或者在子叶未出土却能看见真叶的时候,用手指或者刀片在幼苗处的地膜,开1个?十?字形的小口,把幼苗引出膜,随后再用细土封严开孔处,防止它受到冻害。
(2)需注意,在开孔放苗时需要注意温度,若温度偏高,那么破膜放苗不宜过晚,若温度偏低,那么一般不宜立即破膜,避免出现烧苗、冻苗的情况。
6、日常管理
(1)在花生有1-3片复叶,杂草2-5叶期合理的进行除草,除草配方一般为24%烯草酮50-60ml+10%精奎禾灵60-80ml+25%氟磺胺草醚80-100ml。
(2)当花生生长过旺的时候需要合理的进行控旺,在使用药物控旺的时候需要避免重喷、漏喷,防止对花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7、施肥以及防止病虫害
(1)一般可以在结荚期后合理的进行根外追肥,通常可以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与2-3%过磷酸钙,次数一般为1-2次。
(2)在苗期与花期,每亩一般可以用0.2%硼砂水溶液50kg叶面各喷洒1次,而在生长期,一般每亩可以用0.1-0.2%钼酸铵水溶液50kg叶面喷施1次,通常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3)在防治蚜虫的时候,一般可以在蚜虫发生期,在花生田均匀放好涂有**机油的小**板20-30块/亩,一般防除可以有翅蚜虫,不过需要定期清虫并重新刷油。
(4)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病毒病等种类,叶斑病一般可以用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70kg倍液进行防治,锈病一般可以用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防治,茎腐病一般可以用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根腐病一般也可以用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病毒病一般可以用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