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有哪些?毒死蜱防治稻飞虱有效果吗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危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主要是早稻收割前清除田边、沟边的杂草。收割时,稻草随打、随挑、随晒,不堆放在田边,防止杂草和稻草上的残留虫子跳入晚稻田。收割后,立即翻耕灌水,晚稻早插本田,采取田边喷药保护。及时拔除稻田中的稗草,可消灭很多灰飞虱卵。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减少施药次数,尽量使用低毒农药。而对于毒死蜱防治稻飞虱的效果也是极为有效的,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较好药剂,对水稻安全,持效期在7d左右,建议使用剂量以1200-1500mL/hm^2,即264-330g.a.i/hm^2为宜,施药适期应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盛期,按用药量对水750L/hm^2均匀喷雾。
使用吡蚜酮来防治水稻褐飞虱时注意事项
1、时间在水稻破口前和齐穗后各打一次吡蚜酮,可有效地防治褐飞虱的发生。
2、用量防治水稻飞虱、叶蝉,亩用药15-20克。
3、施药方法:亩用药量兑水30公斤作常规喷雾或兑水1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
4、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尤其对目标害虫的危害部位。
褐飞虱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褐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2、生物防治:褐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褐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应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量考虑对天敌的保护,掌握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
主要天敌:
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蜘蛛、线虫、菌类
常用药剂:
吡蚜酮,烯啶虫胺等杀虫剂。注意褐飞虱对吡虫啉仍有很高的抗性,暂不可用于褐飞虱的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