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薯秧的栽培技术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1 20:56:29
白薯在京西栽培的历史并不久远,尤其在斋堂川,解放初期还很少栽培。我十多岁的时候,哥哥在外地做工,探家时带回几个大白署,母亲按人头切成若干块,蒸好,按人分配,大人吃小块,小孩吃大块,她只是尝尝而已。那个时候吃块白薯都新鲜。五十年代中期,京西普遍推广种植白薯的技术,尤其一九五八年,村村夺高产,栽白薯普遍开花。京西种植主要是插秧法,老百姓叫栽白薯,实际是栽白薯秧。白薯秧的栽培代价大,成本高,技术性强。六十年代,马栏村栽白薯,我曾到门头沟曹各庄来定购白薯秧。取秧时,头天到门头沟,第二天赶回去直接送地头赶紧栽,搞夜战也是栽完。张罗半天成活率也没保证。后来就下决心自己育秧,秋季挖窖,入冬贮存,春季盘炕育秧,特别费事,弄好了是上算事,弄不好是上当事,连上千斤的白薯都可能搭进去。
白薯确实高产,一亩产三五千斤玩似的,有的高产田能上万斤,那得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六十年代开始,京西几乎村村都栽白薯,到六十年代末,天灾人祸铺天盖地而至,这时的白薯从头到脚都成了好东西。开始,白薯不算口粮,和土豆一样按户按人分点;后来,就少算口粮,四斤顶一斤,二斤顶一斤……到了一九七〇年,一斤就是一斤,一斤白薯就算一斤口粮;那也凑不够定量数,结果想起了白薯秧,白薯秧都按人头分配,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白薯秧,鲜、干都能吃。干的磨面和粮食掺在一起做饭吃;鲜的,连茎带叶,洗净,切碎熬菜吃,比树叶子强多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