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我们常吃,那么山药的种植方式是什么?
山药是我国的原产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山药又叫山薯,山芋,长芋等,是一种一年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主要产品就是地里面肥大的根状块茎,按其形状分为长山药,扁山药,圆山药等,以长山药最为丰富。山药藤上的小果其实不是果实,在植物学上叫珠芽,也叫零余子,是一种茎的变态,通常生长在叶腋内。看起来小球状像果实。野生的山药地下块根形壮无规律,各式各样的都有。因为,野生的山药大多数都生长在多乱石的灌木林中,在生长期间,地下块根就会遇到各种树根或石头的阻挡和限制,所以,成熟采挖的山药都是各不相同的。
水培山药:将切好的山药放进盘子里,然后倒上水(注意不要倒水太满,一般不要超过山药的三分之一)。然后每天向山药植株喷水,或者用湿巾保持湿润,然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养护即可。山药藤蔓上结的小豆豆就是山药豆,山药豆是山药的珠芽,也就是山药打算繁殖用的。
山药果即山药的藤上面长的那个小果子。山药果富含多种人体必需胺基酸、蛋白质及淀粉,另具粘液质、尿囊素、胆碱、纤维素、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铁、碘等矿物质。山药是生长在地里面的,它会在地面上生长着藤,这些山药藤上面除了一些叶子之外,还会有一些小小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山药豆。这种山药豆也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
因为直接种植山药零余子的话,后期成品山药的个头,重量会大大缩小。比起直接种植山药块茎产量会大大缩水。慎重!不是不能种,而是看你是什么用途。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 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
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 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 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 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 饼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 一小高垄。
1) 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 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1.5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2) 浇水、排水及换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
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
降雨情况,每隔15d浇水1次。伏雨季节,每次大的降 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和进行涝浇园----换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3) 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 需纯N 10.7kg、P205 7.3kg、K20 8.7kg,其比例为
1.5:1.0: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 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 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
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 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 钾和1%尿素,防早衰。
4) 中耕除草
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 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 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
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产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 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 防除各种杂草。
5) 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 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 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
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d喷洒 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 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 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
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 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峰,主要啃 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 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 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 喷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