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种植豆角
1、选用良种。现在豆角的品种已经非常的多了,有红皮豆角、本地豆角以及杂交豆角等,我们可以综合所在地的各种种植条件来进行选种,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一次性选择两到三个性价比最高的品种进行混合种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豆角的产量,同时也会出现新型的豆角品种,提高豆角的品质。
2、整地播种。如果仅供自家食用,那么对整地也就没有什么要求了,但是如果想要高产最好是选择土壤肥沃并且不易积水的土地,结合基肥进行深翻,基肥主要是以土杂肥或者是家畜粪便为主,平均每亩需要三千斤左右。现在的豆角可以说是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播种,但是产量和质量最好的还是属四月份播种的。在播种前我们可以将种子先晒两天,然后用温水浸泡二十四个小时,最后捞出放入药剂中进行浸泡,这样鸡可以促进发芽的速度同时也可以增强植株的抗性。种子处理完之后我们可以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按照行间距四十厘米、株间距三十厘米均匀撒下种子,然后用土掩种即可。
3、水肥管理。当豆角苗长到四五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要进行浇水,使它有充足的十分进行生长,其次就是等豆角苗长到二十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且结合施肥一同进行,此次施肥可使用粪尿水兑上三十斤左右的尿素进行浇灌。然后就要等到开花的时候再进行施肥,那时我们是以钾肥和磷肥为主进行喷施。最重要的就是在采收之后的施肥,它可以防治豆角苗老化,从而生长出新的枝叶,并且开花结荚,这样也就是为什么别人家的豆荚采之不尽的原因
4、搭架摘心。搭架是提高豆角产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你不进行搭架任其在地上爬行生长,基本上你就不会看到有什么豆角的,所以我们一般是在豆角苗长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时候就是用开始进行搭架了,同时我们要手动将豆角苗扶上去,因为它是不可能主动顺着搭架生长的。其次还有一个提高豆角产量的方法就是等都豆角苗长到六十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将它主苗的心摘除,然后它就会长出侧枝,然后依次重复相同的动作,直到觉得合适为止。
5、摘叶疏花。还有一个提高豆角产量的方法就是在豆角的盛花期适量的将一些比较瘦弱的花朵以及被害虫损害的花朵轻轻的摘除,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损耗,同时也防止了落花现象的出现,这样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就是在豆角成形的时候我们要将周围的叶子摘除一些,让豆角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增强田间的通透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损耗。
豆角在栽培的及水上需要注意的有很多,在土壤选择上,豆角忌连作,前作可选择叶菜类或水稻,并要求在地势较好、排水良好、近中性的沙壤土种植。应当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豆角在广东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以春、秋季为主。春植一般在2~3月播种,青豆角类型抗寒性好,采用防寒育苗措施,可提前在1月播种。
夏植5~6月,此时温度高,一般采用白豆角;秋植8~9月播种。种植规格可采用宽1.7米包沟,双行植,点播,春植株距12~15厘米,夏、秋植8~10厘米。播种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在田间管理方面,豆角在幼苗开始抽薹时,高约30厘米的时候,就应搭架,搭架方式有直篱式、倒人字架或跨坑人字架。双行植一般用倒人字架方式,这样可使花梗伸出叶群,减少虫害的发生。
搭架后要经常引蔓,反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篱竹上,并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豆角需肥量中等。春、夏植豆角生长期经常遇雨,追肥不方便,应以基肥为主。追肥应掌握前期防止茎叶徒长、后期植株早衰的原则,幼苗期追肥要少,浓度由低至高,雨天不宜追肥。豆角忌湿,土壤水分太多易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春植豆角要严格控制水分的供应。夏、秋植豆角在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多,且由于温度高,叶蒸发量大,每天必须保持淋足水分。
许多豆角品种在采收高峰期后,如果管理得好,病虫害少,可“翻花”结荚。因此,在盛荚期过后,要继续追肥,促进植株多萌发侧枝,以形成较多的侧花芽,并使已经采收过的花序上的花芽继续开花结荚。豆角如生长太旺,植株间则易造成过度荫蔽,影响结荚,病虫害也多,可适当摘除一部分叶和多余的侧枝,保持通风透光。在病虫害防治防治方面,尤其是立枯病,主要在苗期危害,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幼苗染病,使苗生长缓慢或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是参照豌豆根腐病的防治。疫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荚及种子。叶片染病,初现水状小圆点,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褐色至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早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呈红褐色长条形凹陷;荚染病,初为水渍状小点,略凹陷,后变红褐色,有菌液溢出。该病在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是选使用的种子最好没有带兵。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 %的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保持植物通风透光。在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喷洒300倍的23 %氨铜水溶液或3000 - 4000倍的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末来预防。锈病,在任何季节栽培均有发生,以5~7月发生较多。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黄白色、突起的小斑点,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黄褐色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叶片表皮被挤破散出红褐色粉末,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是参照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枯萎病,受感染植物的整个植株枯萎。当受感染植物的茎和根被切开时,内部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外部变成深褐色,根严重腐烂。这种疾病是一种真菌疾病,发生在全国各地,造成严重危害。控制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和水稻进行轮作;疾病开始时,喷洒500 - 600倍的50 %双硫悬浮剂,或500倍的12 %绿乳锔乳油,或500倍的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
扩展资料:
豆角生长环境
1、温度
豆角是耐热性蔬菜,能耐高温,不耐霜冻。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根据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进行的种子发芽率测定,在25-35℃,发芽较快,而以35℃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在20℃以下,发芽缓慢,发芽率降低,在15℃以下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差。豆角种子播种后在30^35℃出土成苗为快;抽蔓后在20-25℃的气温下生长较好;35℃左右的高温仍能生长和结荚;15℃左右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时间较长则生长受到抑制,接近0℃时,植株冻。
2、光照
长豆角(豆荚长30 cm以上),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豆角是喜光作物,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的日照,如光线不足,则会引起落花落荚。
3、水分
豆角生长要求有适量的水分,但能耐干旱。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开花结荚期要求有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下雨过多、湿度大或遇干燥冷风,都容易引起落花落荚。并且土壤水分过多,也不利于植株根系和根瘤菌的活动,甚至会出现烂根发病,引起落花落荚。
4、土壤
豆角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只要排灌良好的疏松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壤土最好。豆角适于PH6. 2^-7的土壤种植。但是,土壤酸性过强,会抑制根瘤菌的生长,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百度百科-豆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