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指的是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2006年,中组部、原人事部等八部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招募对象主要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011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决定继续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从2011年起,每年选拔2万名,五年内选拔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
三支一扶报名条件
三支一扶招募对象一般为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基本条件为: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同时各地三支一扶考试报考条件并不一致,具体大家请关注各地人事考试网以及三支一扶招募网。
三支一扶考试科目及题型
考试科目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和《综合知识》,笔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面试和考核由“三支一扶”工作办公室负责,按计划设定一定比例,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岗位分类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进入面试、考核人员名单。
考试题型
(1)《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
《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镇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省情等。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2)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由招录机关确定考试方式和题型。
法律依据
《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第一条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支一扶”里的支农和扶贫在乡里分别做什么工作的?
三支一扶的支农岗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层管理:支农岗位可能会被安排到农村基层管理部门,如乡镇政府、村委会、农业技术推广站等,从事基层管理、农村发展规划、项目申报等工作;
2、农村经济发展:支农岗位可能会被安排到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单位,从事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服务等工作;
3、农村文化教育:支农岗位可能会被安排到农村学校、文化站、图书馆等单位,从事农村教育、文化传承、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
4、扶贫工作:支农岗位可能会被安排到贫困地区,从事扶贫工作,如帮助贫困户脱贫、开展扶贫项目、开展扶贫政策宣传等工作。
三支一扶主要去以下地区:
1、农村地区:包括较为贫困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
2、城市社区:包括城市社区、城中村等基层社区管理和服务一线,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社会服务需求大,需要大量的社区工作者和社区服务人员。
3、西部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省份和自治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
按照岗位类别有:
1、支教:对口教育局,一般在乡、镇中小学工作;
2、支医:对口卫计委(以前叫卫生局),一般在乡、镇卫生院或其他乡镇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3、支农:对口农业局,一般在乡、镇政府工作,也可能分到农科站、农经站、农机站或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地;
4、扶贫:对口扶贫和移民办,一般在乡、镇政府工作;
5、水利:对口水利局,一般在乡、镇政府工作,也可能在水利站等。
以上对口单位一般即用人单位,如果在乡镇政府,还可能需要从事乡、镇政府有关事务。
三支一扶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要求:报考者需要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年龄要求:报考者年龄一般在18-35周岁之间,具体要求根据不同招聘岗位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政治素质要求:报考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无不良记录;
4、身体条件要求:报考者需要身体健康,符合招聘岗位和地区的相关身体条件要求;
5、专业要求:报考者需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者相关工作经验,能够胜任招聘岗位的工作;
6、初试成绩要求:报考者需要在笔试中达到规定的合格线,才能进入面试环节;
7、其他要求:报考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和适应能力,能够胜任招聘岗位的工作。
综上所述,,三支一扶主要去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通过支教、支农、支医、支干等工作,三支一扶人员可以为当地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获得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九条
完善基层服务项目政策措施。落实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落实社会保险、人员培训等相关政策。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自2023年起,乡镇事业单位在编制和岗位空缺数额内招募“三支一扶”人员。“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聘用合同中约定5年的最低服务期限(含“三支一扶”计划服务年限)。2023年以前招募、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继续执行定向考录、招聘政策,2023年后仍在岗的“三支一扶”人员,在现编制和岗位空缺的情况下,也可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按照基层项目有关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得再次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考职位、岗位。各地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升学扶持、就业创业等政策,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促进服务期满人员就业。
支农高校毕业生主要在乡镇从事涉农、涉水相关工作;
扶贫高校毕业生主要在乡镇从事社会经济事务发展和管理工作。
“三支一扶”计划是指选拔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计划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会同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计委、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等部委于2006年联合发起。
扩展资料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可获得期满服务证书,并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公务员、选调生招录方面。每年按不低于全省公务员考录计划10%-15%的比例单列计划,定向招录。
2、事业单位招聘方面。每年拿出不低于10%的比例定向招聘 “三支一扶”毕业生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县及县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凭省“三支一扶”办颁发的服务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每门笔试科目成绩加2分。
3、事业单位简化程序直接聘用方面。原则上,在基层服务单位编制岗位等有空缺的前提下,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可简化程序直接聘用到事业单位基层服务单位;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表彰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可直接聘用到县直事业单位。
4、继续教育方面。服务期满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优惠政策;专科起点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还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
5、创业就业方面。自主创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扶持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和创业指导服务。“三支一扶”服务期满未就业人员享受就业援助政策。
6、其他方面。享受服务期工龄连续计算、职称评定、户籍档案、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等政策。“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方面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待遇。
人民网-“三支一扶”政策知多少 安徽省人社部门来解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7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