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个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落地马驹桥
从过去的人工苦力作业,到现在的耕种收“一条龙”,首都大葱生产迎来质变。立夏当天,马驹桥镇柏福村10台套农机具上岗,涵盖了大葱种植整个生长期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作业效率最高达人工作业20倍,在北京率先实现大葱大田全程机械化种植。
清风徐徐、云卷云舒,与以往众多农户一起忙碌的场景不同,在柏福村空空荡荡的农田里,一台北斗无人驾驶拖拉机轰鸣而过,经过处,土地开沟起垄;托载着12个大葱苗盘的全自动移栽机紧随其后,农机手挺直腰板操纵移栽机行走,驶过之处,田垄间便插种上了整齐笔直的秧苗。
“今年,我们引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服务管理模式,计划种植大葱240亩。每穴三粒种子,每个苗盘660棵苗,每亩地2500株苗,真正实现标准化。”马驹桥镇农办负责人刘琪说。
大葱属于经济作物,生产周期四个月,是百姓餐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也是农户增收的重要农产品。然而,传统的种葱方式需要人工起垄、插秧、培土,耗时耗力。引进无人驾驶打垄机和自动移栽机等智能化农业设备服务,能实现大葱起垄、移栽、培土、收获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以前农民两个人平均一天才能移栽一亩地,现在通过机械化移栽,一台机器一小时就能栽一亩地。”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公司执行总裁、首席技术官刘凯介绍,比起人力,机械能在作业期间更稳定地“输出”,对于分毫的把握更稳定和恰到好处。“现在的种子价格不便宜,人工播种不好把握均匀度和播种深浅,造成大葱粗细不一、品质不一,移栽机更能降低生产投入和效率。”应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后,亩产大葱可达1.5万斤,240亩地可为北京市场提供360万斤大葱,成本比传统种植降低20%左右,产量则提高20%到30%,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机械化生产可大大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农业机械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5年)》都提出,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副处长崔皓介绍,结合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要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就要进一步提高农机田间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智能化机械化的生产是必经之路。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农忙时节请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凸显,要保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菜篮子,农业机械化技术必须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促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把土地变绿色工厂,让农民成产业工人,马驹桥镇柏福村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只是个开始。“通过社会化服务,由来自山东的专业化企业对大葱的主要关键环节进行托管,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衔接,将为京郊蔬菜种植尤其是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贡献经验。”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姚杰章说。
反映农作物成熟情况的节气主要包括:立夏、小满、大暑、处暑。
1、立夏。
立夏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左右。立夏标志着春季结束,夏季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天气逐渐转暖,农作物开始进入生长旺季。立夏时节,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雨季,气温和湿度逐渐升高,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立夏还有一些民俗习惯,如吃立夏豆、喝雄黄酒、贴五色带等,寓意着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总之,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也是人们祈求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时刻。
2、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5月21日左右。小满标志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农作物生长迅速,一些早熟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开始成熟。此时,气候炎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满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此外,小满还有一些民俗习惯,如吃小满饼、喝茶、晒太阳等,寓意着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总之,小满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也是人们祈求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时刻。
3、大暑。
大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左右。大暑标志着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进入高峰期,一些中晚熟作物如玉米、水稻等开始成熟。此时,气候炎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暑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此外,大暑还有一些民俗习惯,如吃凉粉、喝绿豆汤、洗脚等,寓意着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总之,大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也是人们祈求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时刻。
4、处暑。
处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8月8日左右。处暑标志着气温开始下降,农作物成熟进入尾声,一些晚熟作物如棉花、葡萄等开始成熟。此时,气候仍然炎热,但已经开始有凉爽的感觉,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暑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此外,处暑还有一些民俗习惯,如吃处暑糕、喝菊花茶、晒秋夫人等,寓意着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总之,处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也是人们祈求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时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2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