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蔬菜作物缺钾有哪些症状?怎样防治?

蔬菜作物需钾量大,其吸钾量常大于氮。但在蔬菜生产中,施肥仍然以氮为重,对钾的补充少,因而蔬菜缺钾十分普遍。

蔬菜作物缺钾有哪些症状?怎样防治?

蔬菜缺钾的共同特点是老叶边缘失绿,出现**或白色斑,继而变褐、焦枯,并逐渐向上位叶发展,老叶依次脱落。由于蔬菜种类不同,表现出的缺钾症状各异,现将生产中常见蔬菜的缺钾症状分述如下:

甘蓝、花椰菜:缺钾症状以结球期明显。常表现为外叶边缘枯焦,脉间黄化,引起早期脱落。缺钾甘蓝叶球内叶减少,包心不紧,球小而松甚至不能包心。花椰菜花球发育不良,球体小,不紧实,色泽差,品质降低。

番茄:下位叶出现灰白色斑点,少光泽,叶缘卷曲。老叶易脱落。果实发育缓慢,成熟不齐,着色不匀,果蒂附近转色慢,绿色斑驳其间,称“绿背病”。

蚕豆:首先在下部叶片脉间出现褐斑,并多集中于叶缘,继而发展成叶缘褐变枯死。症状从下位叶向上位叶发展,严重时整个植株呈枯萎状。开花结荚少,荚果发育不良,多呈大头细尾的畸形果。

豇豆、菜豆:叶色深,下部叶边缘黄化褐变,叶片皱缩,开花结荚少,缺乏生机,矮生型品种特别明显。

黄瓜:进入开花结果期,缺钾症明显。其症状是下位老叶叶尖及叶缘先黄,而后逐渐向脉间叶肉扩展。严重时,叶片枯焦,卷缩早脱,植株萎蔫。果实发育受阻,常呈头大蒂细棒槌形的畸形果。

西瓜:一般是下部节位的叶片边缘叶尖黄化,并伴有褐斑,继而发展至整个叶缘褐变坏死,叶向内卷缩。在长期阴雨初晴的条件下很容易发生。果实发育受阻,坐果困难,而且糖分减少,品质下降。

蔬菜缺钾的防治措施有:①增施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供钾水平;②合理轮作。对钾反应敏感的作物不宜种在耗钾量大的作物之后;③加强水分管理。因为土壤过干或过湿均会影响蔬菜作物对钾的吸收;④施用钾肥。一般每667米2用钾肥10~20千克,大株蔬菜如花椰菜、甘蓝等用15~20千克,大豆等用10千克左右。在目前钾源缺乏条件下,钾肥优先分配在耗钾大或对钾反应敏感的作物,如花椰菜、甘蓝、大豆、番茄等。此外,对生长期长的蔬菜,钾肥最好分次施用,特别是在砂性土壤、雨水多的季节,分次施肥可以减少流失,提高施钾效益。叶面喷施钾肥可在植株需要钾量较大的时期,如黄瓜膨瓜期,番茄盛果期和大白菜结球期,用0.3%~0.5%的硫酸钾溶液喷施,每667米2喷液50~75千克。

蔬菜能否用氯化钾等含氯化肥,近年来为菜农所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在常量施肥下,不论是含氯钾肥或是不含氯钾肥,对马铃薯、豌豆、大白菜等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必须注意用量,尤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最好不用,以防产生“氯害”。

钾对作物的作用是什么

水稻苗期“僵苗”的原因与防治

中国水稻的种植区域广泛,从南到北水稻的种植类型有早、中、晚和单、双季稻之分。尤其南方的早稻和东北的寒地水稻,在插秧后的幼苗生长期间,有时会出现稻苗发僵问题。表现为插秧后水稻缓苗慢,稻苗不长或缓长,农民称之为“僵苗”。造成僵苗的原因很复杂,仔细观察比较会发现水稻僵苗症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一、水稻缺锌引起的僵苗症

通常水稻缺锌引起的僵苗症出现在插秧后2-4周之内,以20天左右的发病率为较高。稻苗新叶基部失绿而发白,老叶沿叶脉两侧呈褐色斑块,或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下部完全叶的尖端干枯,新抽出的叶片短而窄,出叶速度缓慢,不分蘖,植株矮缩,农民称为“倒缩苗”。早稻田如果出现成片发僵,会明显影响稻谷产量。

此类僵苗生成的直接原因是秧苗缺锌。发病区分布的规律:以塘田多,高田少;新围稻田多,老稻田少;低温阴雨年份多,高温阳光充足年份少。从以上分布规律看,造成缺锌的环境条件是低温和土壤有效锌供应不上的原因。例如,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的有效锌含量低,易缺锌;土壤连年过量施用化学磷肥,也会使土壤中锌的有效性降低,而导致稻田出现诱发性缺锌;还有稻田长期不施有机肥也不补充微量元素锌等。

二、水稻缺钾引起的僵苗症

水稻缺钾引起的僵苗一般是在稻种返青后就会出现,在移栽后20-30天内达到高峰。主要症状是: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叶色深绿,分蘖少。植株下部叶片从叶尖向叶基逐渐出现黄褐色到赤褐色斑点,并连成条斑。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出现叶缘破裂的症状以至于枯死。原因是土壤有效钾供应不上,例如在砂性强的土壤或漏水田;间接原因可能是过量偏施氮肥,造成氮钾营养严重失衡而诱导水稻缺钾;还可能由于稻根遇冷害等。

三、水稻缺磷引起的僵苗症

水稻缺磷形成的僵苗症状是新叶暗绿,下部叶色紫红,叶片小而直立,叶鞘长而叶短。稻苗分蘖少、根系少呈褐色、无白根。原因是土壤有效磷供应不上,造成稻苗缺磷。而苗期是磷营养的临界期,对磷表现敏感,容易缺磷。间接原因最主要的是稻田水凉、土温低。冷凉的环境既可使土壤中有机态磷的释放受阻,又使土壤中无机磷向根表的迁移困难,造成了磷供应不上。

从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僵苗”看,水稻苗期出现僵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根据植株长相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缺素的类型。在防治上既要对症施肥,又要综合考虑稻田的温度和水分管理,才能取得解决僵苗问题的良好效果。

对症施肥是解决僵苗问题直接而有效的措施。但是为了做到“对症”就先要确诊。确诊的原则是将植株外观症状的识别与测定土壤养分的诊断相结合。尤其是对于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的问题要更加慎重。例如,要通过测定土壤有效锌的含量来对水稻缺锌型僵苗症加以校验。在肯定了缺锌症以后,还要合理选用适宜的锌肥品种、施用量和均匀的施用方法才可实现药到病除;在磷肥补施的方法上,要讲究磷肥品种的选择和适当的施肥位置,一般南方水稻用普钙或钙镁磷肥,而且要把磷肥施到土下根系够得着的位置;对于缺钾型僵苗症的防治,主要是补充钾肥,适宜水田施用的钾肥品种以氯化钾为优。

(1)钾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抗寒性能。钾的存在使细胞胶体充水膨胀,持水力提高,减少蒸发,增强作物的抗旱性。钾能促使糖类的形成,增加细胞中的糖分,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在缺钾土壤上施用钾肥,水稻的赤枯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小麦赤霉病,花生叶斑病、褐斑病,棉花红叶茎枯病,黄麻炭疽病、金边病、花叶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钾素营养充足,作物茎秆坚韧、抗倒伏。

(2)钾是酶的活化剂。钾能促进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转化酶可加速糖分的积累,淀粉酶可促进淀粉的形成。所以含糖和淀粉多的作物,如甜菜、马铃薯、甘薯、甘蔗、番茄、西瓜等需钾较多。

(3)钾对作物体内氮的代谢有良好的影响。钾供应充足,促进了作物对氮的吸收。

(4)作物缺钾的症状及结果。作物缺钾的典型症状是叶边缘“于缩”,老叶尖端开始沿叶缘变**或黄褐色,但叶脉两侧和中部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钾,则从下部叶渐次向上部叶片发展,叶面出现斑点状坏死组织,最后干枯呈火烧状。

缺钾使禾本科作物茎秆易倒伏;缺钾使作物产品品质变坏,如甜菜含糖量降低。作物缺钾症状比缺氮、缺磷症状出现得晚。作物缺氮、缺磷时在幼苗期就表现出来,而缺钾一般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才出现。

钾(Potassium)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极度活泼(比钠还活泼)。是ⅠA族的元素之一,属于碱金属。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 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