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怎样种植法
青菜的春季栽培方法
1、品种:春季栽培的青菜,应选择冬性强的品种,才不易抽薹。上海地区一般选用三月慢、四月慢和五月慢等品种。
2、育苗:将育苗的土地做成宽2米(连沟)的畦,每亩使用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于10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每亩用种量0.3千克,播种要均匀,播后踏实。出苗后间苗2~3次,适量追肥。当苗6~7片真叶时就可定植大田。
3、整地:大田翻耕后,施蔬菜专用复合肥50千克每亩作基肥,做成宽2.5米(连沟)的畦,待定植。
4、大棚育苗的三月慢与1月下旬定植,五月慢于2月上旬至3月下旬定植。株行距分别为三月慢10×15厘米,四月慢15×15厘米,五月慢15×20厘米。
5、田间管理:定植活棵后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5千克。封行前施第二次,每亩施尿素7.5千克。3月份注意防蚜虫。
6、采收:露地育苗的三月慢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采收,大棚育苗的四月慢于3月下旬至4月初采收,五月慢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用菜刀去根,净菜上市。
青菜的夏季栽培方法
1、品种:选择耐热性强、品质好的品种作为夏季栽培的品种,如抗热青3号、华王、605等。
2、整地:每亩施用蔬菜专用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做成宽2米(连沟)的畦,做到深沟高畦,以利排灌。
3、播种:火青菜(夏季栽培的青菜称火青菜)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批播种,均匀撒播,用种量依据栽培目的而定,作为鸡毛菜栽培的每亩用种量2.5~3千克。“一播三卖”的用种量1.2~1.5千克。作菜秧的用种量1千克。可采用防虫网和遮阳网全程覆盖栽培,以达到少用药和不用药的目的。
4、田间管理:火青菜当子叶展开时就可间苗,保持苗距3厘米,真叶出现后再间苗,苗距12~14厘米。每次间苗后要追肥,每次每亩使用蔬菜专用复合肥6千克。移栽的火青菜一般7月下旬播种,25天苗龄,移栽选在凉爽的天气,午后拔苗,下午3时后定植,密度12~14厘米见方。浇水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浇水在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进行,防止烂菜。对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应注意防治。
青菜的秋季栽培方法
1、品种:一般选用较抗病毒病的矮抗青、新场青等品种。
2、育苗:将育苗地整好,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分批播种育苗,每亩播种量0.5~0.75千克。播种后每天浇水1~2次。出苗后2~3次,最后苗距为3厘米见方。
3、整地同春季栽培。
4、 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株行距20×25厘米。定植后即刻浇搭根水。
5、田间管理:活棵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使用尿素5千克,封行前再追肥一次。遇旱时及时浇水或灌溉,注意防治蚜虫和病毒病。
6、采收:依据定植期不同,采收期也不同,9月份定植的,25~30天可采收。10月上中旬定植的,约40天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的,45天采收。
青菜的冬季栽培方法
1、品种:一般选择冬常青和二月慢
2、育苗: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育苗,每亩播种量0.4~0.75克,苗期适当追肥。
3、整地:同春季栽培。
4、定植:冬青菜的定植期从11月初至翌年1月底,定植时深栽、密植。避免冻害,一般株行距为:8×15~17厘米。
5、田间管理:基本与春季栽培相同,加强防寒措施,可采用无纺布浮面覆盖。
6、采收:冬播青菜生长缓慢,从定植到采收需80~90天,可依据市场适当提早或推迟。
1.四九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早熟类型。植株直立。叶片长椭圆形,黄绿色,叶柄浅绿色。主薹高约22cm,横径1.5~2cm,黄绿色,侧薹少,抽薹早。品质中等。耐热、耐湿、抗病,适宜高温多雨季节栽培。播种至初收需28~38d,可连续收获10d左右。
2.萧岗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早熟类型。植株直立。叶片长卵形,黄绿色。抽薹早,主薹高约25cm,横径1.3~2cm,薹叶狭卵形,易抽侧薹。品质优良,耐热性较弱。播种至收获需35~40d,可连续收获10~15d。
3.一刀齐菜心
上海市宝山区品种。植株高约48cm,叶片呈卵圆形,绿色,叶面平滑,无茸毛,全缘。叶柄细长,浅绿色。主薹绿色,只收主薹。抗寒力中等,侧枝生长势极弱。品质佳,味鲜美,纤维少,质地嫩脆。
4.青柳叶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品种,中熟类型。植株直立,叶片长卵形,青绿色,叶柄浅绿色。主薹高32cm,横径2cm,青绿色。薹叶卵形,易抽侧薹。品质优良。适宜秋天生长,不耐高温多雨。播种至初收需50d,可连续收获30~35d。
5.大花球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晚熟类型。株型较大,叶片长卵形或宽卵形,绿色或黄绿色,叶柄浅绿色。抽薹较慢,主薹高36~40cm,横径2~2.4cm,黄绿色。易抽侧薹,品质较好。可连续收获30d左右。
6.三月青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晚熟品种。植株直立,叶片宽卵形,青绿色,叶柄绿白色。抽薹慢,主薹高30cm,横径1.2~1.5cm,侧薹少。品质中等。冬性强,不耐热。播种至初收需50~55d,可延续收获10~15d。产量11200~15000kg/km2。
7.四九-19号菜心
原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四九菜心系选育成。植株中等大小,半直立生长。基生叶6片,长椭圆形,淡绿色,叶柄短,长约9cm。商品薹高约20cm,横径1.5~2.0cm,淡绿色有光泽,节间疏,侧薹弱,薹叶4~6片,长卵形,品质优良。生长期短,播种至初收33d,采收期7~10d。根群发达,耐热、耐湿力强,适应性广,经台风暴雨后,受害轻,恢复生长快,耐病力强。适播期4月下旬至10月,宜直播,产量稳定,为15000~22500kg/km2。
8. 60天菜心
广东省地方品种,从香港60天中系选育成。植株中等大小,半直立生长。基生叶7~8片,卵形,青绿色,叶柄较短。商品薹高约24~25cm,横径约2cm,有光泽,侧芽较弱,薹叶狭长,6~7片,质脆嫩,品质优。播种至初收45d,采收期10~15d,适播期3~4月及9~10月,是菜薹出口的主要品种。以直播为主,产量约15000kg/km2。
9.迟心2号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地方品种黄村三月青中经系选育成。株型矮壮,半直立生长,略具短缩茎。基叶12~14片,宽卵形,叶缘呈波浪状,叶柄长7~8cm,半圆形,叶色油绿。薹高25cm,横径约2cm,柳叶,有光泽,花球大,质脆嫩,纤维少,不易空心,风味好,品质优。冬性中等强,适播期11~12月及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生长期较长,从播种至初收约55~60d。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肥,可收侧薹。可直播或育苗移栽,产量15000~18750kg/km2。
10.迟心29号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株型较大。基生叶14~16片,长卵形,深绿色。薹高约28cm,横径约2cm,薹叶细小,剑叶形,深绿色富光泽,纤维少,肉质紧实,不易空心,耐贮运,品质优。冬性强,适播期12月至翌年2月,生长期长,从播种至初收约60d,根系发达,对华南地区2~4月连续低温阴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肥,侧薹强壮。可直播或育苗移栽,产量约15000kg/km2。
11.油绿701
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迟心2号与80天油青菜心杂交后代中经系选育成。生长势强,株型较矮壮,株高30.4cm,株幅26.7cm。基叶稍柳叶形,薹叶柳叶形,薹叶少,节疏,菜薹紧实匀称,不易空心,耐贮运,有光泽,主薹高23~25cm,横径1.5~2.0cm,薹重45~50g。中晚熟,播种至初收37~43d,可延续采收7~10d。抽薹整齐,商品性状好,品质佳。耐病毒病、霜霉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15000~22500kg/km2。
12.油绿70天
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江村菜心中系选育成。植株生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叶片长椭圆形、绿色,长23. 0cm,宽8. 6cm,叶柄长8. 0cm。薹叶少、椭圆形、有光泽。中熟,播种至初收35~38d,可延续采收7~10d。抽薹整齐,齐口花,抽薹性能好,花球较大,味甜,纤维少,品质优。耐病毒病、霜霉病,抗逆性强。产量15000~19500kg/km2。
13.油青12号早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引进的94-5材料中经系选育成。早熟,播种至初收28~30d,可延续采收6~7d,以收主薹为主。有光泽,条状(大小)适中,高20~26cm,横径1.3~1.5cm,薹重约30g。植株生势壮旺,耐热,较耐湿,耐炭疽病和软腐病。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品质优。产量为12000~15000kg/km2。
14.油绿50天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菜心为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8.4cm,株幅23.9cm。基叶椭圆形、深油绿色,叶长21.1cm,宽9.8cm,叶柄短,约6.4cm。菜薹有光泽,主薹高19.50cm,横径1.45cm,薹重35~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抽薹整齐,齐口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产量15000kg/km2左右。
15.早优3号
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交系A-50-4与B4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株高29.6cm,开展度25.4cm。基叶长椭圆形,长19.4cm,宽10.2cm,深油绿色,叶柄长7.4cm,薹叶狭卵形。菜薹条匀、大小适中,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0cm,横径1.41cm,单薹重约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采收主薹为主。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产量10500kg/km2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