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陈化店镇详细资料大全

陈化店镇地处中原腹地,总面积5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其中,镇区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东距鄢陵县城10公里,西距许昌市区2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5公里,311国道、禹郸铁路横贯东西,重庆—日照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且在镇区留有下路 *** 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陈化店镇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陈化店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鄢陵县 下辖地区 :辖26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374 邮政区码 :461200 面积 :50平方公里 人口 :3.2万人 方言 :中原官话 概况,沿革,区划,荣誉,历史悠久,许氏文化,陈化店茶文化,花卉生产,荣耀殊荣, 概况 陈化店镇位于鄢陵县西城10千米。面积50平方千米,其中镇区建成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2006年)。辖陈化店、杨刘、河西杜、伍子、马桥、后杨、张刘庄、黄陵、王岳南、王岳北、所村、东陈、东明义、西明义、云汉、西后杜、西苏家、苏庄、西黄庄、武庄、常村、丁集、刘庄、河张、赵寨、前程26个行政村。是河南省 *** 首批确定的115个重点镇之一、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311国道、许(昌)郸(城)地方铁路横穿乡境。许由寨的许由冢是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码]411024103:~201陈化店村 ~202杨刘村 ~203河西杜村 ~204伍子村 ~205马桥村 ~206后杨村 ~207张刘庄村 ~208黄陵村 ~209王岳南村 ~210王岳北村 ~211所村 ~212东陈村 ~213东明义村 ~214西明义村 ~215云汉村 ~216西后杜村 ~217西苏家村 ~218苏庄村 ~219西黄庄村 ~220武庄村 ~221常村 ~222丁集村 ~223刘庄村 ~224河张村 ~225赵寨村 ~226前程村 沿革 1977年建陈化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建镇。1997年,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陈化店、杨刘、马桥、东明义、西明义、云汉、西后杜、西苏家、苏庄、许由寨、丁集、刘庄、武庄、西黄庄、赵寨、前程、河张、河西杜、伍子、后杨、张刘庄、黄陵、王岳南、王岳北、所村、东陈26个行政村。 区划 陈化店镇下辖陈化店村、杨刘村、河西杜村、伍子村、马桥村、后杨村、张刘庄村、黄陵村、王岳南村、王岳北村、所村、东陈村、东明义村、西明义村、云汉村、西后杜村、西苏家村、苏庄村、西黄庄村、武庄村、常村、丁集村、刘庄村、河张村、赵寨村、前程村26个行政村,是“花都”鄢陵的西大门。 陈化店镇 荣誉 是国家科技部首批命名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河南省 *** 首批确定的115个重点镇之一、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省科技厅命名的科普示范乡镇、省环保厅确定的环境优美小城镇、省文化厅命名的先进文化乡镇和许昌市 *** 确定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历史悠久 陈化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许氏宗族的发祥地。早在尧舜时期,因高士许由在此栖息而得名。陈化店地下水质优味纯,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以水泡茶,茶醇香溢,具有保健功效,享有“中原第一茶”之美誉。陈化店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陈化店花卉种植久远,是鄢陵三大花卉主产乡镇之一,面积大、品种优、科技含量高。 近年来,陈化店镇党委 *** 审时度势,突出特色,依托优越的区位、独有的地下水资源、底蕴丰厚的文化和30万亩苗木大背景下的生态环境四大优势,按照“以传统招商,借外力发展,靠环境引人,依产业振兴”总体思路,重点培育花卉园艺、生态旅游、地下水开发、餐饮服务、菸叶种植、畜牧养殖六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镇园林化三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手发展非公制经济,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镇域经济已形成了五大经济定向发展功能区,即以花都温泉度假区、许氏寻根祭祖区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以地下水开发(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奶制品)为主的工业园区,以花木交易信息中心和万亩花木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为主的苗木生产销售展示区,以民政酒店、许由得趣园为主的餐饮服务区,以茶文化一条街为主的商贸区。先后有省内外20余家大中型企业在陈化店投资落户,开发建设,并取得骄人业绩。今天的陈化店,地灵人杰,传统丰厚,资源独特,风景宜人,已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投资开发的理想场所和风水宝地。 许氏文化 陈化店镇许由寨村以上古时期高士许由栖居终老于此而得名。据历史文献、文化遗址及出土文物佐证,许由,字武仲,为炎帝之后,原始社会末期昆吾族部落首领,因陈化店许由寨一带水草丰茂,物产富饶而择居,去世后安葬于此,许由一生情操高尚,威德服人,和睦群臣,“斜席不坐,斜膳不食”,一身清高,人称高士。相传,许由以“清节闻于尧”,尧专程穿过沼泽(或说今陈化店赵寨)去拜见许由,以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洗耳逃隐。许由因此成为中国隐逸文化的开山之祖,他代表华夏文明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哲学的精髓。其后,他的直系后裔文叔被周武王封地于许,为男爵,因有许国,地方百里,范围包括今以许昌市东和鄢陵县西为中心,兼及通许、鄢陵、临颍、长葛等地在内的广袤之地,再后国灭,国民流散四处,一部分国民怀念许国,于是就以许为姓,将许由和文叔的后裔流播向华夏神州及海外环球,繁育出许姓煌煌家族。许由寨也因许姓氏族在此繁衍生息而成为天下姓许家的根源、许氏宗族的发祥地。现存有许城、许由冢遗址及古许由寨牌匾等。 陈化店茶文化 俗语说:“百古文章风水茶”,茶与水之间鱼水相连,相得益彰,善于喝茶的人,总是把名茶和好水相提并论。加以品评和欣赏。 沿311国道出曹魏古都许昌东行20公里便是中州名镇——河南省重点镇陈化店镇。陈化店水质优味纯,含量丰沛,观之清洌,饮之甘甜,以水得茶,水洌而茶香,以茶扬名,茶香而名播,陈化店茶早以色味俱佳,功效齐全而享誉一方。 陈化店的茶馆起源 于明朝。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著名画家陈画畅游山川平原,到此发现是风水宝地,遂挥笔作画,开店营生,并起名陈画店。陈画专于经营,热情好客,凡有来买画者,必奉茶水相待,茶水甘甜可口,余香留喉,日久传名,慕名前来喝茶的人逐渐增多。聪明的当地人效仿陈画相继开起了茶水店,茶馆遂在当地兴起。在晚清及民国年间,陈化店茶馆发展到100多家,日接茶客数千人,在方圆百里颇有胜名。 老红汤 陈化店久负盛名的“老红汤”虽是最廉价的茶叶梗泡制而成,但却茶汤浓郁,余味悠长,也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在除了开展龙井、碧螺春等传统茶外,陈化店特别突出花乡优势,相继开发出能降血压的杜仲茶、降血脂的银杏茶、美容养颜的玫瑰茶、去署消炎的菊花茶……花美茶香,相得益彰。 茶史源远流长,茶文化相伴而生,当地人饮茶颇有讲究,以茶为礼的习俗倍受崇赏。相传古时陈化店有三茶六礼之说,即男女婚配时必以茶为礼,男方向女方馈赠茶叶称为茶礼,女方接受聘礼称受茶,举行结婚仪式,男女双方为前来贺喜的宾客敬茶,并安向长辈献茶,称为香茗,以示孝敬之意,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客来敬茶已成为当地人际交往中的一项礼俗。 颇具地方色彩的优美诗句 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把水质分为二十等后,文人雅士品名泉成为一种时尚,据《鄢陵县志》记载,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和苏东坡曾多次到鄢陵陈化店赏花品茶,留下了颇具地方色彩的优美诗句。范仲淹在《太清观》一诗中这样写道: 渺渺之露开降节,雍雍鸾凤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茶利匆匆奈老何。 这首诗流露出作者面对花卉美景和袅袅升腾的香茗,返璞归真,淡泊功名利禄的情怀。苏东坡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技二首》其中一处这样写道: 诗画本一律,天天与清新。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边鸾雀写生,赵昌茶传神。 如何画两幅,澹澹含精韵。 此诗借唐代大画家边鸾和北宋一家赵昌品茶悠闲,陶冶情操的闲情逸趣,抒发了诗人陶醉大自然的田园风光,热爱生活的情趣。 对茶的寄托 品纯正的陈化店茶,源于优质的陈化店水,据测试陈化店生活用水取之于第四系全新流塘河冲积层中,该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其中微量元素锶含量0.93—1.3mg/L,偏矽酸含量25.8mg/L,均超过国际天然矿泉水标准.椐专家论证,长期饮用此水,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并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且水质属低钠盐,重碳酸钙质地型,甘甜爽口,以之泡茶,汤水浓稠,香气浓郁,饮用具有清凉、止渴利尿、消疲、提神、消脂去腻、清心怡神、祛病延年之功效。对当地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高血压、心脑血管、胃肠道、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周围地区。当地多数长寿老人都有经常饮茶的习惯,这便是陈化店茶的魅力所在,不少人亦以此为养生之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里指犹凉。四海皆为品茗客,一堂相聚知音人。这就是陈化店人的理解,对茶的寄托。 现在的茶馆 如今的陈化店茶馆、茶楼、茶座、茶肆遍布全镇,星罗棋布,共有200多家,老式茶馆下棋聊天,悠闲自在,音乐茶座轻歌曼舞,温馨浪漫,新式茶楼格调高雅,赏心悦目…… 为了让人们充分享受花乡的古朴风韵,陈化店发挥花乡优势,把茶楼建在花园中,让游客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低吟浅品。鲜花烂漫,清茶飘香,绿树婆娑,良辰美景,更是让人流恋忘返;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闲空。到陈化店掩映在花海中的茶楼品一杯香茶,听上一段戏曲,品味着飘香四溢,荡气回肠的香茗,呼吸著清新爽润的空气,体会那多姿多彩的人生,这何常不是一种情趣、一种悠然、一种超脱?一座座融艺术和现代特色为一体的茶楼隐现在鲜花翠竹之中,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花卉生产 陈化店镇花卉种植历史久远,是鄢陵县花卉主产乡镇之一。近年来,该镇党委、 *** 强力实施“依花名镇、以花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花卉业。目前,全镇花卉面积达到3.5万亩,拥有各类花园、花圃262个,专业村24个,花卉种植户、重点户2300多家,从事花卉生产达到15000余人,花卉业总产值达1.6亿元,花卉品种已达2000余种,主要产品为蜡梅盆景、桧柏造型、海棠、玫瑰、火棘、美人美、玉兰等,名优品种为光皮楸树、红叶杜仲、二乔刺槐、砂地柏等。全镇共有园林绿化公司23个,具有较强的的辐射带动能力,其中河南锦绣北方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10万元,属国家一级资质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行销网路,积极开拓花卉市场,承揽绿化工程,并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直销点,花卉产品俏销北部、西部市场,提高了知名度,增强 荣耀殊荣 中州名镇 科普示范乡镇 文化工作先进乡镇 环境优美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

茶 文化 社会实践 活动对弘扬茶文化有着很大的意义,那茶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 报告 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社会实践 报告 总结 ,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活动总结 ?-茶文化调查

 在这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正激起了我要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自己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面对社会,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来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认可,同时也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团队主要调查的是对雅安市名山县的茶企业,茶叶销售商以及茶农这三方面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们的欢笑,有同学们的汗水,有同学们的喜怒,也有同学们的哀乐。所有的一切犹如人生路上一串串闪亮的珍珠,让人倍感珍惜。

 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对茶文化的调查,第一天我们在雅安市滨江路对茶叶消费者进行了问卷,在问卷过程中,同学们受到了人们的拒绝和难堪但是我们依然顶住压力,将两百分问卷如是填写完毕,在这次调查中,效果显著,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总结?-茶文化调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总结?-茶文化调查。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来到了名山县,们来到名山我们并没有休息,而是先到茶叶局报到,下午我们开始下乡实践,我们在镇政府的推荐下来到了几家茶厂进行调查,我们对茶厂负责人进行了问卷,队员们认真听取负责人的讲解,记下了重要信息,今天下午我们一共走了几家茶厂,取得了重要收获。

茶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2

 茶文化体验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7月15日,我们许昌学院赴许昌市闻怡人幽香 品健康茶道?茶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虽然是最后一天,但是我们的队员们依然坚守岗位,到达茶馆做最后半天的志愿活动。上午活动结束后,在各个茶馆的队员与茶馆的负责人进行了合影留念,并收到茶馆送给我们实践队的锦旗,手里拿着商家的恩科,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下午,我们进行了总结,队长召集大家开最后一次全体例会,总结了15天的社会实践,传达了各个茶馆负责人对茶文化体验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的肯定与表扬,并且对整个社会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说明,公布了社会实践中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然后每个小组都派出代表和该组负责人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这些天茶艺学习中的感想和体会。大家整体感受是通过这些天的学习,都收获了许多茶文化的知识,了解到了茶馆的运营模式,以及市民对茶文化知识的需求。通过这些天的实践,我也学习到了许多,没有你完成不了的任务,就看你的态度,当你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就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你也是快乐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经历了,学到了 经验 、知识,这些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的。以后,我也会向身边的人传播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 传统文化 ,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继续发扬光大。

茶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3

 我和妈妈一起去了第十届广州茶博会,共有来自海外及国内各大户茶区的450家企业参展,数量较上上届增加一成以上。参展茶品包括了六大茶类众多品种。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着关于茶的海报。忽然看见了一张很大很大的海报,是关于武夷山的大红袍、大红袍是生长在武夷山,九龙巢的悬崖峭壁上。九龙巢峡谷幽深,九座岩峰,如九条飞龙旋转,盘旋在九龙巢的两旁,峡谷中泉叮咚,茶树众多,生机勃勃,大红袍生长的九龙巢,人很难上去,更无法采摘茶叶,采摘茶叶难以?上青天?。

 看完了这一张海报,我想起了:当我五岁时区武夷山的草园,当地的导游跟我们介绍:有手采 方法 :

 1、掐采,又称择采,凡细嫩的标准采摘包托顶、撩头都应用这一手法。

 2、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大部红绿茶区均用之。

 3、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的功效力提高百分之五十之百分百。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摘采20-25Kg,多的可以高达32-40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还有割采边茶的才收因原料粗大,多工具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铁等,工具要求刀刃锋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将枝条割裂而影响下轮新梢萌发。机采:在机采前数日用手采掉一批达到标准的鲜叶,这样机采鲜叶质量基本可以满足加工中,低级条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茶园连续机采3、4年后,芽叶逐步变小,密度增加,叶片变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