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青枯病
水稻旱育秧田苗期生理性病害,因根尖被阻断导致水稻无法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分所致。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苗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
防治青枯病要以防为主。
一、认真做好病情调查监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监测病害发生情况,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掌握病情动态,及时发布病害防治预报,做到病情早预见、早发现、早指导、早防治。
二、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三、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注意气温变化,不要盲目抢早。
四、加强水稻苗床管理。水稻苗床青枯病的发病率高于立枯病,青枯病一般当秧苗长到了三叶期以后开始发病,当前正值苗床管理和青枯病、立枯病发生的关键时期,照苗床管理标准,做好通风炼苗。特别是中小棚,揭棚过晚易发生青枯病,夜间温度过低时应用草帘盖苗床,尽量降低苗床内的昼夜温差。如青枯病发生严重时,应立即灌水上床或异地寄秧。
水稻叶子发黄一直是水稻经常出现的情况,对于水稻叶子发黄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这里科学兴农就分情况给大家说明一下。
缺素症
水稻缺素非常容易导致水稻出现叶子发黄的症状,水稻缺氮、缺钾、缺锌都会引起水稻发黄叶片发黄的情况出现。首先水稻出现缺氮发黄的情况时经常会出现叶尖发黄,甚至焦黄,水稻嫩苗呈黄绿色,营养状况差,生长不良。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追施氮肥。
缺钾发黄的水稻一般僵苗,水稻苗矮小,没有光泽。水稻叶子出现红褐色条形斑,缺钾严重的水稻会出现成片的红褐色稻叶,远看就像火烧一样。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水稻田必须及时进行排水,这种稻田一般都会伴有氮肥、磷肥使用过多的情况。在进行重新灌溉的过程中追施钾肥。
缺锌 缺锌的水稻田也是会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的,缺锌的水稻一般从叶片的基部开始发黄,这一点和缺氮、缺钾的水稻差别很大。并且叶片变得比较脆弱,容易被折断,生长速度变缓,叶片老化加速。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水稻可以进行追施硫酸锌肥料。
肥害
出现肥害的水稻田也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症状,这种稻田一般会出现水稻叶子焦黄,失绿,全株焦黄,黄化、并伴有死株等情况。对于这样的稻田必须及时进行换水,并配合追施氮肥,促进水稻根部恢复。
中毒发黄
中毒发黄的水稻田一般是因为稻田中的硫化氢或者有机酸中毒的。中毒的水稻田有时候会伴有臭鸡蛋的恶臭,老叶枯黄死去,根部生长严重受到影响,根系停止生长,白根减少等情况出现。对于这种情况的稻田必须及时进行晒田,减少有毒物质继续危害水稻。给稻田进行增氧,对于有机酸含量较多的地块可以选用生石灰进行土壤中和。另外需要追施氮、磷、钾肥料,改善水稻生长状况。
细菌病害感染 对于发生这种情况的水稻田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白叶枯病,叶片出现灰白色病斑,病斑中间会出现**脓状物质。除了白叶枯病之外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病害造成的水稻病害也同样会出现水稻黄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的水稻需要及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需要进行晒田杀菌,并配合喷施杀菌剂,比如多菌灵或者使用叶青双等杀毒制剂进行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