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一般哪个地方生产的最好?
肉苁蓉是中国九大仙草之一,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保健草药。梭梭一种寄生植物,生活在沙漠树木梭梭的根部,从寄主那里吸收养分和水分。梭梭每1000种寄生植物中,只有7种是沙漠梭梭,它们非常珍贵,被称为“沙漠中的人参”。在历史上,它被视为西域朝廷的瑰宝,也是补肾壮阳方剂中最常用的补药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肉苁蓉生长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
但是肉苁蓉在哪里生长最具药用价值呢?新疆生产的肉苁蓉是管状肉苁蓉,通常质地坚硬,生长材料多,营养价值低。此外,许多新疆人会种植肉苁蓉。由于肉苁蓉的种类和产地不同,其药效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内蒙古阿拉善产的野生沙漠草质量最好。事实上,只有阿拉善地区的肉苁蓉被正式列入药典,可以被称为药材。其他地区的肉苁蓉因其成分和功效不完全,未完全列入药典。
肉苁蓉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尤其是一些少见的营养物质,例如多糖和多种苁蓉碱。正是由于富含很多特殊的营养物质,所以肉苁蓉的药物作用也是非常独特的。它性温和、味甘,经人体吸收和代谢后归肾经和大肠经。对于补充肾阳、补益精血和滋润肠道具有很好的作用,是一种温补而不燥热的好药。
肉苁蓉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是古地中海残遗植物。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国历史上它一直是西域各国上贡给中央政府的珍品。肉苁蓉是一味常用的补阳中药,它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主要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肉苁蓉是春季苗刚出土时或秋季冻土之前采挖,除去茎尖,切段,晒干,然后切厚片。
四川盆地特有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四川自古以来盛产多种珍贵药材,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并呈明显的区域和地带分布。如高山的虫草、川贝母、麝香等,岷江流哉的干姜、郁金等,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都江堰的川芎,遂宁的白芷,中江的白芍、丹参,汉源的花椒,天全的牛膝等药材,在国内外均久盛名。此外尚有川乌、川木香、原朴、天麻、杜仲、黄柏、金钱草、银耳等著名川产药材。全省中药材品种约占全国3/4;药材常年种植面积、产值,均约占全国的1/10左右。
川贝母
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植物形态和产地不同而有松贝、青贝和炉贝之分。主要产于我省甘、阿、凉三州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一般在夏秋二季采挖,年产量约100吨左右,是畅销国内和港澳、东南亚地区的四川地道药材。
冬虫夏草
川产地道名贵中药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和其寄主蝙蝠科昆虫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等的干燥子座和虫体。主要产于松藩、理县、茂县、汶川等地海拔3000米—4500米的高山草甸区,夏初子实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按大小分为虫草王、散虫草、把虫草三种。以形体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黄亮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我省虫草产量居全国首位。
黄连
常用川产地道中药材,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如连珠,且色黄而得名。四川黄连商品分味连、雅连、峨眉野连三种。四川从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开始种植黄连,现产量占全国1/3。
附子
常用川产地道中药材,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饱乌头的侧根(子根)。附子种植起于江油,从唐代开始已有近1700年历史。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但川产附子最著名。商品按加工方法分为盐附子、炮附子、黑附片、白附片、黄附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