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可以自驾去西藏吗?
只要尽量开底盘高的车就好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车技,川藏线和滇藏线的路况很差,并且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落石,坍塌,泥石流等。弯道很多,路很窄,最重要的是谨慎驾驶和车技熟练以及经验。
青藏线的路况相对好一点但是也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车胎气充太满容易爆胎。如果选择走青藏线的话尽量不要晚上走可可西里无人区。路途没有汽修店并且补给站相隔很远。
总之,不管走哪条路进藏都是有风险的,最重要的就是车技和谨慎驾驶,和国产车没什么关系。
我连续四年走了进藏7条线路,骑的都是国产摩托车,进藏的国产 汽车 多了去了,五菱面包车,长安面包车,QQ 奔奔,很多呀,进藏车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出发的勇气!
反穿新藏线G219(叶城-拉孜)蓄谋已久,只因有人说难度很大,于是富有冒险精神的我,决定驾驶我的哈弗1.5T“作死”一把,事实证明游刃有余卵事没有
一直以来,身在新疆的我,就对进藏蓄谋已久,特别是身边朋友都选择了自驾G318之后,我就更加坚定了反穿新藏线G219的决定,2019年7月20日从家中出发,穿独库公路、沙漠公路和西莎线,最终到达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因为这里是G219新疆段的入口,因此也被称为“天路0公里”,对于一个自驾发烧友来说,栋哥我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乖乖的进入药店选择抗高反的药物(氧气罐、葡萄糖口服液、止疼药),然后在酒店房间好好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吃完早饭迎着朝霞向藏地进发。一路上随着海拔的爬升,我的身体逐渐的有了高原反应,好在准备了抗高反药物,吸氧倒不至于,就是喝了两瓶葡萄糖,而我的哈弗1.5T在海拔4200以下反应不大,直到到了界山达坂,车子出现了明显的动力不足,不过应对的办法也很简单:减档降速呗,以至于后来长时间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非铺装路面行驶,也始终动力响应及时,丝毫没有因为车子是国产而水土不服,甚至无法继续行驶。特别是到达拉萨的酒店车子挺好后,事实证明国产车进藏游刃有余卵事没有。
全程5000公里的旅程,目光所及之处国产车占比至少70%,且都是排量不大的私家车。正是这一现象,让我在旅途中不再担忧车子的因素,进而顺利完成长达7000公里的旅程
自叶城县进入G219以后,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是国产车的“天下”,目测至少有70%都是国产车在驰骋。且都是排量不大的私家车,正是这一现象,让我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不再担忧车子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进而顺利完成长达7000公里的旅程。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我的哈弗1.5T按理在阿里就该保养了,可是担心技术问题,决定到了拉萨再行保养,就这样硬是又多跑了1600公里到了拉萨,住进酒店与友人相遇,竟然将车子保养一事忘得干干净净,最后在拉萨市区后才想起忘了保养车子,然而为时已晚,我只有驾着它继续驰骋在G109,一路上如坐针毡,深怕车子“罢工”。特别是一路上的坎坷和崎岖路况,我一度担心发动机拉缸,避震断裂或者车子散架......,直到深夜22点我顺利到达格尔木住进酒店之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在啤酒酒精的作用下进入甜美梦乡。第二天离开酒店,第一时间去往4S店保养,当维修师傅检查完告诉我车子正常时,那一刻我对国产车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进入同质化的时代,国产车与进口车、合资车差别不大,除了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地盘)有所差距,但却不影响直接使用,相比之下,还有一定的自身优势
前些年,有不少朋友购车时都会优先选择进口品牌,即便是预算不够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中外合资品牌,而国产 汽车 品牌更是不会过问。但近年来随着国产 汽车 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私家车普及的政策,国产 汽车 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我国 汽车 保有量的主力军,尽管在售价和优惠政策上,远远优于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但国产 汽车 品牌,却没有因此减配和“缩水”。除了按照国标选择材质和制造工艺,还将许多进口品牌选配的功能和设施引入国产 汽车 中。相比早些年的“东拼西凑”,国产 汽车 品牌渐渐引领了中国 汽车 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如今,许多国产 汽车 品牌已经走出中国,甚至亚洲走向世界。记得有年315晚会,就 汽车 防撞钢梁的测试,被抽检的几个国产车品牌都符合国家标准,甚至还有超过国际标准的厂商,而进口品牌的表现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不得不说在 汽车 工业史不满40年的背景下,国产 汽车 品牌的“奋追之路”还是卓有成效的。与进口品牌相比,国产车还有诸如皮实耐用的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国人所接受 。
关于国产小排量 汽车 进藏,栋哥的结论是完全没问题,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否则也会在旅途中成为不稳定因素,影响心情不说,还有可能劳命伤财或提前结束旅行
进藏之前,我曾一度认为大排量自吸 汽车 ,才是进藏的王者和利器。直到我驾驶我的哈弗1.5T结束了这趟新藏之旅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人云亦云”。关于国产小排量 汽车 进藏,栋哥的结论是:完全没问题。当然,这与驾驶员的技术和经验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就在阿里亲眼看见一个陷车的川A新款陆巡,而那个小坑坡,我用二档就爬了上来。不过国产小排量 汽车 进藏,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手动挡的油离配合,特别是高海拔爬坡时,及时减档很重要,否则车子不但会出现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熄火和溜车的可能,从而影响驾驶安全;再就是自动挡爬坡时,尽量选择手动模式,这样的话动力反馈和相应及时,还有就是自动挡越野脱困时,最好选择低俗四驱4L,至于原因很简单低俗扭矩大!另外就是两驱的SUV,特别时小轿车,建议行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因为减速带和坑洼造成:地盘拖底、机油壳受损、避震变形等损伤。以上几点这些都是栋哥的前车之鉴,纯属经验之谈,建议新手采信,否则会在旅途中造成不稳定因素,印象心情不说,还有可能劳命伤财或提前结束旅行!
去西藏自驾游,要看走哪条线路,还有就是什么时间去,搞清楚这两点,基本上就知道国产车能不能去了,比如说走的传统318国道,而且是在夏天,那不用多说了,肯定能去,一般的SUV和轿车都可以胜任,因为路上98%以上都是铺装路面,只有60多公里在修路,就是海通沟这边,从巴塘到芒康有60公里,轿车通过的时候可能要多走一两个小时,就这么简单。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到底开什么车?有一个排序,这个排序很简单,主要是根据驱动,安全性,通过性,稳定性来区别。
首选肯定是越野车,四驱越野车,为什么首选四驱是越野车,这个可以满足一些其他的需求,比如说堵车了,可以走一段戈壁滩,或者是走一些小路或者是土路泥石路,都是没问题,另外,四区的车过完的时候更稳定,你要是开着轿车,只能悄悄等着,等待通车。
其次就是SUV,城市SUV一般情况下,通过性比较好,就是在公路上有一些坑坑洼洼,或者路上有一些石头,那么它的通过性要比轿车好一些,特别是走青藏线的时候,SUV的效果更好点儿,只能说SUV通过性更好一些。
退而求其次就是轿车,轿车也氛围,ABC级轿车,一般情况下,b级以上轿车,可能通过性差点,开轿车的时候建议与使用,B级以下轿车更好,轿车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高速上安全性要比其他车辆高100倍,这一点不得不不说,针对烂路,通过性稍微差一点点而已,轿车的底盘和SUV比起来,其实就差几厘米了。
最后要说的是,假如你要去阿里,去珠峰,或者是有一些越野性的需求,个人还是建议要开四车驱越野比较好,假如你要走丙察察,要走317,要走唐蕃古道,那么你就开越野车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西藏自驾,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回复关键词,就会有一系列关于到藏区旅行的一些小常识,最后,祝你们玩的开心。
国产车进西藏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国产车在性能上早已不是低端落后的代名词。通过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国产 汽车 早已不可与起步初期同日而语。象长城、华晨、吉利、B丫D等一大批国产车脱颖而出,早已步入国际 汽车 市场并赢得各国的好评。
再说,现在进藏公路一年比一年好,普通轿车进藏已不是问题,去年我就同夫人开着国产合资轿车新朗逸1.4T进藏,历时半月,没有出现私毫问题。一路上,开着长城、华晨、吉利、BYD进藏的比比皆是,没有听说哪不行。对国产车能不能进藏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老款奥拓算吗。。。
五菱也是随便跑。。。
肯定的告诉你,可以!!!
现在的路修的都不错,只要别冒险下主道,比如去湖边,沙地……这些地方看起来好象没事,但很容易陷车。现在的国产车质量技术都早已成熟,只要出发前检查好就可以出发了,记得带上拖车绳、搭电线和充气泵等备用工具。
自行车都可以去西藏,甚至是步行都可以去到,你说国产车行不行呢?
现在的西藏其实路况都比较好了,没有了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有很少数的路段在修路,所以会造成短时间的堵塞或者是某段路路况不好。
现在很多轿车都会去西藏自驾游,而且在路上见过很多所谓的中国神车五菱宏光,而且开得很厉害,各种翻山越岭,各种跋山涉水,所以不要小看 汽车 的力量,也不要看不起我们国产车的厉害,当然也不要西藏路途的困难。
很多人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去不到西藏的车,只有去不到西藏的人,所以注意好安全,然后不要大意,开车注意安全,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基本现在什么车都可以去到西藏,去之前稍微保养好自己的车子,比如说什么油温比较容易高,或者是水温比较容易高,去之前先解决这些问题,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为何不可,一堆哈弗
这个问题很幼稚,西藏人就都是开的进口路虎吗
作为奔奔EV的换代车型,奔奔E-Star换装全新前脸造型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如今中国精致主义新时代来说,新鲜的事物也更加容易让我们所接受。无论是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还是80后为主的上班族,大家都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了极致化追求。通过对每个细节独特的考究、关注和品味,他们达成了自我从外在到内涵的满足感,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精致主义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奔奔E-star的出现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出行的便利上都是非常适合我们的。虽说是新能源电动,但是出行丝毫不输那些汽油车上班下代步或者来个短途的自驾游是完全没有问题。
它的前脸中网采用了封闭式的设计,保险杠两侧采用了荧光绿条纹的装饰让它看上去更加的气势十足。
除了出行的便利性外,它还要一大优点那就是省钱。?在我们这个年纪普遍都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所以经济也格外的紧张一些。?实测奔奔百公里不超过10度电,每一公里折算下来的话成本就在5分钱可谓是持家小能手。
精致的车标。
前脸整体的视觉效果十分科幻。
双色风火轮五辐轮圈,进一步增添运动感。
15寸的轮胎,宽厚结实。
奔奔E-Star,这个售价不足7万的新能源电动车不仅拥有远超其身价性价比,也非常适合大众的需求。
驾驶起来动力很是畅快,在行驶途中没什么风噪和胎噪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平时走街串巷游刃有余,像一个行驶的大精灵。
卤素光源的尾灯,如果换成LED就完美了。
门板内侧上它依旧采用了前脸水波纹的造型,使内饰看起来更加的时尚与活力。
车内的扬声器。
整车的科技感延伸至换挡区,悬浮式设计非常有新意,换挡拨轮实操起来阻尼感适中,使用习惯后感觉还是比较顺手的。
自复位旋钮电子换挡配备自带P挡功能的换挡旋钮,换挡操作方便迅速,带来行云流水般的操控体验,将驾控平顺性和流畅性提升至全新高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6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