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茴香的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茴香这种蔬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说到回想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茴香鸡蛋馅的饺子,还有茴香鸡蛋馅的馅饼,对于小编个人来说,是很喜欢吃茴香鸡蛋馅的饺子,还有馅儿饼的,同时茴香的种植也需要一定的技术,那么大家知道茴香是怎样种植的吗?我们怎样才能够提高茴香的高产率呢?那么现在就由小编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怎样提高茴香高产种植?

茴香的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茴香的种植季节

茴香的播种季节一般是在三月的下半旬一般情况下,在六月中旬,就可以收获了。所以说,在春天的时候,是适合茴香种植的季节如果天气过冷的话,我们还可以采用塑料大棚的技术来种植茴香

高产种植技术

想要高产量的种植茴香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茴香种子并且在播种茴香种子之前,我们还要用清水泡上24个小时以便于茴香种子的萌芽。 2. 第二步就是测量好种植茴香的播种距离,因为只有适当的播种距离,才能够保证回乡的营养吸收,还可以防止种内之间的营养竞争有利于茴香对阳光的吸收还有利用。 3.第三步就是,选择好适当的肥料,给茴香进行撒播用来保茴香乡的营养吸收提高土地肥沃力。 4.第四步就是对病虫害的防治与预防,对病虫害的防治与预防有三种方法,比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等,物理防治是采用根据害虫的特性进行集中化处理,生物防治是采用害虫的天敌进行对害虫的捕杀化学防治是采用农药物对害虫进行毒杀,这三种方法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对自然的保护最为有效。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茴香高产种植的技术的一些了解 ,希望对大家有用。

小茴香怎么种植 小茴香种植技术

 茴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素,导致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气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肠胃的神经血管,具有健胃理气的功效,所以它是搭配肉食和油脂的绝佳蔬菜。下面Sara我给大家分享了蔬菜茴香的种植方法技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蔬菜茴香的种植方法

 茴香为长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凉的双子叶春性作物,较耐旱但不耐涝。出苗后生育期65~85天。生育进程快,出苗35~45天进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获期6月中旬。常规株高30~55厘米,茎秆呈假二杈分枝。叶互生,叶片三出式全裂叶,有狭披针形叶鞘。伞形花序直径1~2厘米,白色或蓝白色,有5~7朵单花,双悬果呈长圆卵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内含两粒略带**的种子。

 栽培技术

 1.播种方式

 ①正播有冬播(包蛋)和春播两种方式。冬播在上年冬前将种子播入压好盐的适墒将冻农田中(喀什垦区11月25日~12月5日,也可用3厘米地温低于5℃为指标),第2年收获。春播在当年春天播种、管理、收获(春播时间的提前程度与收获茴香产量呈非直线形正相关性)。

 ②套播利用茴香生育期短的特性,在春播地膜宽窄行作物播种结束后,宽行套种茴香。套播以4月12日前或5厘米地温不高于15℃为宜。

 2.品种选择

 宜选择分枝能力强、丰产、抗倒伏且经提纯复壮、筛选过的籽粒饱满的莎车小茴香。

 3.播种要求

 正播茴香有穴播和条播两种。冬播以穴播(行距20~30厘米,穴距9~12厘米)为主,春播以条播(30厘米等行距、株距5~8厘米)为主。套播用穴播。播深1.5~2.5厘米,播后镇压。每公顷用种量22.5~30千克(千粒重1.3~1.8克)。穴播每公顷30~50万穴,保苗140~200万株,条播保苗150~180万株。

 4.管理

 ①早春田管以增温保墒为中心。正播茴香在苗前宜进行浅耙镇压,苗前遇雨及时耙地,破除板结,以利保墒出苗早发。浅耙方向与播种方向垂直,耙深不大于2厘米,且带碎土镇压器。

 ②苗期田管以化调为主,辅以人工拔草和间定苗。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1次(1%~2%的磷酸二氢钾 0.5%~1%尿素)。幼苗5~8叶期,对生长过旺田块局部喷施0.15%~0.3%缩节胺,增强旺苗基部节间粗度,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后期倒伏。

 ③花果期田管以防积雨淹害为重点,养根保叶,促粒实,增粒重。小茴香较耐旱但不耐涝,5~6月份如遇降雨,田间积水超过8小时,会形成淹害,造成植株死亡,甚至绝收。故遇中至大雨,及时排涝。茴香花果期虽对水肥要求不高,但重叠期较长。气候异常、土壤干旱会对开花、受精以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可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硼、锌微肥,提高结实率。茴香生长中后期,有脱肥早衰(叶色发黄)的点片,可喷施1.5%~3%尿素叶肥,提高植株根叶吸收养分的能力,促使果实正常成熟。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点片,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提高千粒重,达到整体收获期一致。

蔬菜茴香有什么作用

 茴香又名怀香,小茴香。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全株具有强烈芳香,表面有白粉。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夏季开**花,复伞形花序。果椭圆形,黄绿色。性喜温暖,适于砂壤土生长;忌在粘土及过湿之地栽种。春秋均可播种或春季分株繁殖。原产地中海地区,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嫩茎、叶作蔬菜。果实作香料;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主治院腹肝满、寒疝腹痛等症。我州各地均有栽培,但未形成规模,在建立加工外销体系的基础上开发茴香具有较大前景。茴香共分两种:一种是大茴香,就是我们做调料用的八角,它的果实也可以做香料,主要在两广、福建、台湾等地人工栽培。再有一种就是小茴香,它是以果实为香料、茎叶为食用器官的一种蔬菜。茴香喜冷凉,适应性较强。我国北方主要春秋两季栽培。(露地栽培)春播:3月下-4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获。秋播:7-8月份,九月份收获。小茴香味辛、甘、温。有理气健胃,散寒止痛等作用。小茴香可炒吃、凉拌、包包子、包饺子,自有一股清香的味道。不妨一试。在中药中,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蔬菜茴香的食用宜忌

 由于多食茴香会有损视力的副作用产生,不宜短期大量使用,每天应以10克为上限。而性燥热,较适合虚寒体质食之,每次食用的量也不宜过多。

 实用附方

 1.小茴香丸:小茴香16克,胡椒10克。研末,酒糊为丸,每次服3~6克,温酒送下。源于《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气、止痛作用较强。用于疝气,小腹冷痛、胀满。

 2.小茴枳壳散:小茴香30克,枳壳15克。微炒研末,每次服6克,温开水送下。源于《袖珍方》。小茴香配伍理气行滞的枳壳,共奏理气止痛之效。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下胀痛。

 3.茴香粉:

 原料:小茴香10~15克。

 制法及用法:用小茴香少焦,研粉,用开水分3次冲服;或取等量小茴香、橘核、山楂分别炒后研粉,然后混匀,每日早晚用黄酒送服6克。

 功效:治妇女月经疼痛,在月经前3天煎服小茴香15克,连服3日。也可治疝气腹痛。

 适宜搭配

 玫瑰花、矢车菊、蓝锦葵、玫瑰果、芙蓉花、柠檬草、马鞭草、覆盆子叶、薄荷叶、马黛茶、甘草。搭配薄荷可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冲泡方式

 (1) 叶:以开水冲泡即可。

 (2) 种子:将种子压碎,用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加入蜂蜜即可饮用。 取半匙茴香以汤匙背压碎,浸泡于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三杯,建议在二餐之间饮用。

 化学成份

 小茴香化学成份:

 果实所含挥发油的组成很复杂,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trans-anethole 63.4%),其次为柠檬烯(limonene13.1%),小茴香酮(fenchone l2.1%),其他有爱草脑(estragole4.7%),?-松油烯(?-terpinene 2.7%),?-蒎烯(?-pinene 1.9%),月桂烯(myrcene 0.7%),?-蒎烯(?-pinene 0.4%),樟脑(camphor0.2%),樟烯(camphene 0.1%),甲氧苯基丙酮(methoxyphenyl acetone 0.1%)及痕量的香桧烯(sab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1,8-桉叶油素(1,8-cineole),4-松油醇(4-terpineol),反式-小茴香醇乙酸酯(trans-fencho- lacetate),茴香醛(anisaldehyde)等。果实脂肪油中经鉴定的十六种脂肪酸组成有:10-十八碳烯酸(10_octadecenoic acid 38.0%),花生酸(arachic acid 31.4%),棕榈酸(plmitic acid 21.2%),山嵛酸(behenic acid 2.8%),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2.2%),硬脂酸(stearic acid 2,2%),月桂酸(lauric acid 0.2%),十五碳酸(pentadecanofc acid 0.2%),二十一碳酸(henicosanoic acid 0.2%)等。果实还含豆甾醇(stigmasterol),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由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与大于十八碳的高级醇所成的蜡混合物,?-谷甾醇(?-sitosierol),花椒毒素(xanthotoxin),?-香树脂醇(?-amyri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香柑内酯(bergapten)及印度榅桲素(marmesin)。

 营养成分

 每100克茴香中含热量1049.2千焦,蛋白质14.5克,脂肪11.8克,食物纤维33.9克,糖类21.6克,维生素A53微克,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 16毫克,烟酸7.1毫克,维生素E 0.7毫克,钾1104毫克,钠79.6毫克,钙751毫克,铁0.9毫克,锌3.46毫克,磷336毫克,硒1.98微克。

1、选地、整地、施肥:宜选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两合土种植。 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让其风冻熟化。翌春再浅耕1次,结合耕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饼肥50公斤拌辛硫磷0.5公斤。精耕细耙,整作畦待播。

2、播种:宜采用春播,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创草木灰下种。播时,在整好的进行,播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稍晾十开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开横沟,沟深3-4厘米,播幅宽10厘米,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覆细土盖平,稍镇乐实,盖草保温保此倾沟,播后若天气干旱,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半个月左右出苗。直播每亩用种量3-4公斤,若进行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5-6公斤.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于阴天或傍晚进行,加强田管,苗高10-15厘米即可挖苗移栽。

3、移栽:当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移栽。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挖穴,穴深15厘米左右。起苗移栽时,应避免伤根,多带泥土,易于成活,每穴栽入壮苗1-2株,栽后覆土压实,浇透1次定根水。移裁时应注意选阴大进行,若移栽时,阳光过强,栽后要用草遮荫,以利成活。

4、间苗、松土除草:苗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第1次宜浅锄,避免伤根。直播的苗高5厘米以上时开始间苗10厘米以上时定苗,按株距10-15厘米留壮苗1株。若育苗移栽。间苗可适当留密1些。以后要常中耕,保持田内无杂草。

5、追肥:小茴香为多年草本。 苗期可适当追施些稀溥的人畜粪水,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冬季要追施1次腊肥,每亩追施腐熟堆肥2000公斤以上,于行间撒施,结合根际培土进行。翌年春季返青时,追施1次返青肥。每田于行间开沟追施腐孰堆肥1000公斤加饼肥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混合堆沤后施入,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6、灌排水:苘香喜湿,整个生长阶段对水分要求也十分迫切,尤其是幼苗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若遇天气干早,应及时滚水,但多雨和大雨后应注意疏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7、病虫防治

(1)根腐病:常于多雨季节发生,使根部腐烂,导致全株枯死。

防治:①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体淋穴。②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2)黄凤蝶:即茴香凤蝶,以幼虫咬食嫩枝幼叶。

防治: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3)蚜虫:为害嫩枝嫩梢。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