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豆角禁忌农药

不要使用含有嘧霉胺、代森锰锌、乙霉威和炭疽福美这些成分的药剂,铜制剂也需要减少用量。

豆角禁忌农药

在豆角花期使用农药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农药,如果使用了含有这些成分的药剂会出现豆角叶片发黄、落花落荚的情况。在豆角进入花期之后,应该减少或者停止喷洒农药,防止豆角发生药害,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在平时给菜豆喷洒农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药剂浓度,农药浓度太高也会影响豆角的生长。

豆角花期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豆角生长的环境温度,最好把温度控制在25-28℃,温度较好会让豆角出现徒长的现象,还会让豆角落花落荚,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豆角的生长。

2、豆角花期也一定不要进行浇水,在豆角花期浇水也会让豆角落花落荚,如果土壤过于干旱的时候可以对豆角进行灌根,让土壤湿润。也可以在豆角开花前一周时间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农村菜园种的豆角,有小黑虫子,这是什么害虫,怎么防治?

出现豆类红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沤根。多为浇水过多而出现土壤湿度过大,土壤中的透水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长,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出现根系不发达的情况,俗称“沤根”,严重时导致整个根系脱皮或毛细根减少。

2.烧根。主要分为肥类和药剂引起的烧根。由于冲施肥料时因施肥过多或不合理,导致根系生长不良而出现烧根,少量情况下与底肥中的有机肥没有完全腐熟有关。另外,由于在定植时穴施防治红根的杀菌剂或防治线虫的药剂过多或未撒均匀的情况下也会因药剂量过重而导致植株出现烧根。

3.种植过密。由于芸豆种植较密,有的一穴甚至种植5-7粒种子,植株之间出现营养竞争引起的,一般的芸豆植株都是先出现伤口后感染病菌而出现红根的情况较多。

4.地温过低。在地温过低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根系生长所需要的合适的地温,从而导致根系生长差,不易生出毛细根,也易出现根部发红的情况。

5.根腐病。豆类根系在湿度过大的情况下易被根腐病菌侵染,从而出现根部病害导致红根。

6.炭疽病。豆类根系因感染炭疽病病菌而出现红根,一般在地表面以上的茎秆上伴随出现红色的凹陷斑,叶片背面叶脉有红色线状斑等。

那棚室芸豆出现红根,应该怎样解决呢?

1.灌根。“根深叶茂”,根好了,才能长好植株。因此首要的是养好根。建议每隔半个月至1个月左右,灌根1次,用甲基托布津或恶霉灵或溴菌腈等药剂任选一种,加入生根剂,进行灌根,可有效减少死棵。注意用量要大,成株期可灌4两至半斤水,要注意发病棵周围的植株要连续灌根2到3次,可有效控制住病害的发展。

2.浇水施肥。浇水要小水勤浇,肥料要少量多次,其中还要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建议施用腐植酸类肥料或促根的肥料,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注意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避免伤根或烧根,同时可适当减少地温过低造成的根系生长不良。

3.叶面喷肥。可叶面喷洒含有钙镁铁等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可促进叶片的正常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植株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

4.拔除病株。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可将生石灰撒到拔除后的植株周围的土壤中,以进行土壤消毒,杀死病菌,避免出现芸豆黄萎病的大面积侵染为害。

5.穴施药剂。要注意将药剂进行拌土处理,一般按药剂兑土1:10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注意药量不宜过大,可减少因药剂施用过多或不均匀而造成的药害。

6.适当稀植。可减少因定植过密而造成的芸豆根系竞争,避免营养供应不充足,为根系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农村菜园种植豆角,这是很常见的。你如果去农村会看到很多人家院子里或者是房前屋后总有那么一丁点儿地种植了各种蔬菜,其中就有豆角,但是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烦心事,其中一个就是虫害的骚扰。

种植豆角都有哪些害虫呢?这里我们抛开地下害虫不说,单就出苗后到采收时危害豆角花、叶片、豆荚的害虫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个害虫就是常见的蚜虫,蚜虫的颜色有绿也有黑,所以你说的黑色虫有可能是蚜虫。蚜虫危害豆角的叶子和嫩茎,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叶片背面没有几天就会大量出现导致叶片叶绿素减少,影响豆角的光合作用。如果真是蚜虫,可以选择生物药剂藜芦碱、苦参碱、鱼藤酮等防治,也可以选择低毒农药噻虫螓、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螺虫乙酯等防治。

第二个就是蓟马。豆角蓟马可以说是常见但是危害性很大的害虫,一年四季都会出现,由于个体较小,善于蹦跳飞跃,一般躲藏在豆角的花朵中,防治时,很难把躲在豆角花朵里的蓟马全部打掉。蓟马危害豆角植株,会出现落花、叶片皱缩、嫩芽停止生长,结荚后遭遇蓟马危害,会出现卷曲,有铁锈色产生。所以,豆角蓟马的防治在种植中十分重要。

我们要利用蓟马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也要根据豆角闭花授粉的特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豆角花里面蓟马最多,但是豆角花在25度左右就会闭合,所以选择早晨、傍晚用药,打药时先打地面再打叶片、花朵,可以选择使用噻虫螓、乙基多杀菌素、阿维啶虫脒、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啶虫脒等药。同时在地里面插上蓝板扩大防治效果。

在豆角上一般出现的黑色小虫子就这两种,不知道是不是你拍到的样子?蓟马形体小,肉眼不仔细查看不容易发现,蚜虫呢比较常见,你最好能够发给我才能准确诊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