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沭阳闸的沭阳闸结构与作用

它的构造为双层交叉式。上层为调节淮沂水位服务于灌溉、航行、供水等功能的节制闸,下层为解决淮沭新河以西大片土地排涝问题的并列式的地下涵洞。这种灌、排、航、供相结合的多功能的特殊形式的大型水利建筑,当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上层节制闸共25孔,每孔净宽10米,总长288.15米,最西边一孔为通航孔,可通1000吨船队。闸底板高程5米,底板13块,胸墙底高程12.5米,闸顶高程15米,闸孔净高7.5米。上层闸顶设公路桥,桥面高程15米,净宽6.o米。工作桥桥面高程24米,宽2.5米。沭宿、沭泗公路即经该闸闸顶通过。该闸闸门原为木面板,1972年改为钢架弧形闸门。1994-1999年改为实腹梁式弧形钢闸门。设卷扬式启闭机7台。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4000立方米/秒。闸下涵洞为22孔,每孔高3.0米,宽3.0米,最大流量为370Q,闸下最高水位8.24米,闸上最高水位8.44米。

沭阳闸的沭阳闸结构与作用

据江夏水利局的有关文件记载,金水堤、金水闸修建以前,每逢洪水,江水就会出现倒灌,沿金水河而上,现在的范湖乡、法泗乡、马鞍山镇、河垴乡以及临近的嘉鱼县和蒲圻市的部分地区几成一片泽国,几百万居民在洪水的肆虐下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鉴于此,蒋介石下决心修建了眼下这一在当时称得上是巨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完工以后,洪水沿金水河倒灌的现象被彻底根绝,并且每逢涝灾,堤内的积水通过金水闸的几台巨型水泵被及时地排到长江中,自此,金水河两岸的黎民百姓避免了年复一年的洪涝之苦。

此闸酝酿于1924年秋,竣工于1935年3月,历时11年。在中国的近代水利史上,金水堤和金水闸都较为著名。

当地人说,其建设融合了当时世界专家的智慧:美国人任总工程师,奥地利人任工地总监,闸门由英国公司设计,荷兰人参与审查计划,最后蒋介石为它亲自题额。它隔离长江与金水河,让江水不会倒灌,从而起到灌溉、排洪的作用。至今,金水闸仍在发挥作用。只不过原来的闸门不用了,成为古董,在50米之外,修了新闸,涵洞还在用。当地人说,文革时期在蒋介石的题词上抹上石灰,才得以完好地保留下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