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院葡萄挂果后如何打尖保果及管理
1、疏花疏果
对于巨峰等品种采用疏花序、掐副花序、疏花蕾、疏幼果等方法疏除过多的果粒可提高果实品质。疏花序在花前半月左右完成。掐去花序末端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把分化不良的副花序疏去。
疏花蕾在开花前5~10天进行,用手轻轻撸花序,使部分花蕾脱落。疏幼果在生理落果后进行,对巨峰等大果粒品种每穗只留50粒左右果粒即可。
2、果实套袋
一般花后40天左右、果粒黄豆大小时进行套袋防治果实病虫害。 套袋前7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等全面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
选择每天早晨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进行套袋,防止午间高温灼伤果粒。
管理
1、科学摘心。棚栽葡萄宜采用篱架整形,并提早重摘心,控制旺长。当主蔓长到60-80厘米时,去顶端副梢留冬芽,其余副梢均留1叶摘心。25天后顶端冬芽萌发长出6-7叶时,留5叶摘心,并去除顶端副梢留冬芽,冬芽再次萌发后,可隔20厘米留1副梢,并留2叶摘心,其余抹除。
2、合理负载。合理负荷,及时定产,可提高品质,还可提高坐果率。疏穗。谢花后10-15天,根据坐果情况进行疏穗,生长势强的果枝留2个果穗,生长势弱的不留,生长势中庸的留1个果穗。若是一年一栽制,每个结果枝留1个果穗。疏粒。落花后15-20天,进行选择性的疏粒。疏去过密果和单粒果。
3、一控二喷。控梢旺长。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梢,在花前对花序上部进行扭梢,或留5-6片大叶摘心,以提高坐果率。
喷施硼肥。花前喷施1次0.2%-0.3%的硼酸或0.2%的硼砂溶液,每隔5天喷1次,连喷2-3次。喷施赤霉素。盛花期用25-40ug/g赤霉素溶液浸蘸花序或喷雾,可提高坐果率,并提前15天成熟。
4、促进着色。
疏梢。浆果开始着色时,摘掉新梢基部老叶,疏除无效新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促进浆果着色。环割。浆果着色前,在结果母枝基部或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割,可促进浆果着色,提前7-10天成熟。
喷洒钾肥。在硬核期喷洒400-600倍的果友氨基酸和1200倍的斯得考普或0.3%磷酸二氢钾,可提早7-10天成熟。
5、防治病虫。棚栽葡萄病虫害较少,主要防治幼穗轴腐病,白腐病,褐斑病等,可在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前,花后用金力士6000倍或纳米欣3000-4000倍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施1次,连喷2-4次。
6月以后以好劳力或安民乐交替使用,或500-600倍多菌灵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每10天喷1次,解除棚膜后,参照露地葡萄进行栽培管理。
扩展资料
葡萄的营养成分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的最重要加工品。葡萄酒因其文化内涵而成为一种高品位的消费品。在中国,其消费量呈直线上升。另外,新开发的葡萄籽油,在国外被用作婴儿和老年人高级营养油、高空作业者和飞行人员的高级保健油,并颇受世人关注。
与其他果品相比,葡萄产品多样性要丰富得多。人们根据生活需要、加工品的贮运性要求、营养保健作用等因素,还将葡萄加工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籽饮料、葡萄籽油等常见产品。
百度百科-葡萄栽培技术
百度百科-葡萄
荔枝落果原因是什么?荔枝保花保果方法有哪些?
南瓜在花果期间要进行适当的管理进行保花保果,在这一时期要怎样去管理栽培呢,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南瓜的栽培保花保果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南瓜的栽培保花保果
生长前期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容易徒长,引起落花落果现象,无法保证着瓜的整齐统一性和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需要时,可采用药剂 方法 进行处理,可选用西葫芦坐果王1g对水100g涂抹花心或花柄,或1g对水400g溶液对准花心喷花。温度过高时适当降低用药比例,谨防药液滴到植株上特别是生长点处。
南瓜需肥的特性特点
(1)根系吸肥特性:南瓜根系发达,主根入土可深达2米左右,一级侧根有20余条,长约50厘米左右,最长可达140厘米,并可分生出三、四级侧根,形成强大的根群,主要根系群密布于10~40厘米耕层中。由于南瓜根入土深,分布广,故吸收肥水的能力也很强,具有较强的抗旱力和耐瘠薄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即使种在较瘠薄的地块也能生长。在黏重肥沃的土壤中栽培南瓜,往往因茎叶徒长而引起落花落果,产量反而不高。因此,早熟栽培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升温快的砂质壤土为好;晚熟品种栽培宜选择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 种植 ,适宜的土壤pH6.5~7.5。在土壤肥力充足时,应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摘心,可充分利用肥力获得高产。
(2)南瓜需肥动态:南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各异。幼苗期需肥较少,进入果实膨大期是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对氮素的吸收急剧增加,钾素也有相似的趋势,磷吸收量增加较少。据日本宫崎研究表明,南瓜从定植到拉秧的137天中,前1/3的时间内对五要素(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增加缓慢,中间1/3的时间增长迅速,而最后1/3时间内增长最为显著。全期五要素的吸收量以钾和氮最多,钙居中,镁和磷最少。产量的增加与五要素吸收的总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在最后1/3的时间内迅速上升。生产1000千克南瓜需吸收氮(N)3.5~5.5千克,磷(P2O5)1.5~2.2千克, 钾(K2O)5.3~7.29千克。南瓜对厩肥和堆肥等有机肥料有良好的反应。
南瓜在生长前期氮肥过多,易引起茎叶徒长,头瓜易脱落;过晚施用氮肥则影响果实膨大。
南瓜疫病防治
茎蔓发病较重,叶和果实发病较少,成株期受害重,苗期较轻。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渐渐缢缩软腐,呈暗褐色,病部叶片萎蔫,不久全株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发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枯时呈青枯,叶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软腐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①选择5年以上没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种植;②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高畦栽培,中午高温时不要浇水,严禁浸灌或串灌;③可用70%疫毒灵(乙磷铝)可湿性粉剂灌根或喷雾,对疫病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根250-300ml,每7-10天1次,连灌3-4次。
荔枝产量低甚至颗粒不收的后果,很大原因是在花芽分化、开花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胚和果实不能普遍生长发育,甚至果实零。呈现出有花无果的景象,如何加强花护果在荔枝治理中至关重要。
荔枝落果的原因(花期):
1.在雌花凋谢后7至12天落果是由授粉和受精不良引起的。
2.在雌花开放后25天左右正好是胚乳退化、衰退的时候,胚乳的衰退影响到胚的一般发育,从而使果实内源激素平衡形成果实零落果。
3.开放后50至55天雌花的果肉从种子基部开始生长,包种子约1/3是果肉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消耗少量养分。此外,夏梢开始发芽,根系发育旺盛,导致营养和生殖发育平衡,导致落果。
4.采收前落果:通常在采收前10-15天,果实已经发育完全,大小和重量迅速增加,需要少量营养,有些品种在缺乏营养供应或条件不佳时会引起落果。此外,在此期间,水果糖分的进步,如连续下雨或长时间遇到突如其来的雨水会造成少量水果开裂。
5.在开花、果实发育过程中,病虫害也是导致落果、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荔枝真菌性霉变、炭疽病、荔枝蛀虫、荔枝蝽等病虫害。
保果的措施
1.培育强壮的花穗
加强对荔枝的种植治理,培育出及时健康的秋后果母枝,为开花及后果奠定基础,并通过一系列调控促花技术,培育出短而壮、发育健全、雌花比例高的开花穗,这是荔枝结果的条件。
2.为普通授粉和受精创造条件
绝大多数种类的雌花必须授粉受精,才能使其子房发育成果实。荔枝的雌花和雄花当然是结在一个统一的花穗上,但大多数品种的雌花和雄花往往不是同时开放的,而是分批开放的俗称雌花和雄花不见面。不同种类混种的果园肯定可以同时开放,之后蜜蜂、昆虫或风继续传授花粉,但经常会遇到阴雨天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开花而不实。
3.使用发育调节剂保护水果
使用发育调节剂保果,一般在雌花谢15天左右后喷用次,距离一周左右喷用第二次,共喷2一3次,能显着地增加落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