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品种选择早春大棚栽培种植,选择早熟性较好的品种为主。秋延栽培番茄,应选择耐高温、抗性好、生长势强的品种。露地栽培或者以供应当地市场为主,要选取口感好的品种。以大茬栽培,单株留果穗数13-15穗,选用无限生长、抗早衰性较好的品种。
二、播前准备
根据种植季节、气候条件、栽培方式、育苗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适当提前播种,尽可能延长采收期。采用小拱棚育苗既能提早播种,又能减少苗期病害发生。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
1、种子消毒
(1)温汤浸种用清水浸泡种子2小时,捞出种子放入50~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之后再继续浸种3-4小时。温汤浸种时,一般是一份种子、二份水;要不断迅速地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以防烫伤种子;要不断加热水。保持50~55℃水温。温汤浸种可预防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病害发生。
(2)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捞出沥干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0.5小时,捞出洗净。对防治番茄病毒病有明显效果。
2、播后管理
为保证较高的成析率,要求种子分粒摆播。并覆盖营养品土0.5-1.0厘米。出苗前保持较高温度,出苗后为防止徒长,注意通风。在幼苗2叶1心期,选择健壮无病苗,于晴天傍晚进行带肥、带药、带土“三带”假植,假植苗床同育苗苗床,假植后浇定根水。
3、防治病害控制徒长
如番茄栽培区病害较多,可用络铜或绿享2号防治猝倒病、早疫病。每7-10天喷1次,连用2-3次。幼苗假植成活后定植前,根据秧苗长势,喷1500亳克/千克比久,或浇洒300毫克/千克矮半素。可增加叶色,抑制徒长。若长势过旺,可推迟浇水时间。
三、栽培管理
1、定植
一般地区番茄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定植,定植时苗龄在50天左右。定植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饼肥1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过磷酯钙20千克,基肥沟施。深沟高畦,畦连沟1.3米。每畦栽2行,株距30厘米。定植深度因地下水位高低而定,地下水位高则宜浅,反之则宜深,有利于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2、中耕松土
移栽成活后及时中耕松土,促进缓苗。缓苗后不浇水,进行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后期限适当培土,促进不定根产生。
3、肥水管理
番茄生长前期降雨要及时排水,做到雨停畦干。进入旺盛生长期,耗水量增加。视土壤墒情,及时排灌,保持土壤湿度,不能忽干忽湿,心肝免产生裂果。追肥在第1穗果坐稳后进行,宜薄肥勤施,每10天667平方米追腐熟饼肥20千克,1:3:0.8的尿素、过磷酸钙、氮化钾复合肥8-10千克。
4、整枝
采用单干整枝,仅留主枝,侧枝留1~2片打顶,主枝不打顶。番茄一般搭立架或网架(井架)。有利于采收和透光,苗高30~40厘米开始绑蔓,支架高2米。进入采果期后,果实采到哪一档位,将基部老叶摘到该档位置。
四、番茄裂果
1.症状
成熟时,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的裂痕,为放射性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状的龟裂,为同心状裂果,很多裂果是两种裂果现象同时出现的混合型裂果,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
2.防治方法
预防裂果的方法,主要是防止果实的老化,以及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增加。避免雨水与果面的直接接触也是很重要的。
果皮的老化是由日光直射果皮引起的。番茄坐果后的叶片可对果实起到遮荫保护的作用。如果阳光很强,也可在花序上用报纸做成纸筒套在花序上。在果实的上方如能有大的叶片把果实遮住,防病效果较好。在摘心栽培中,对一些上部果实和叶片较小的品种要多加注意,及时采取防止裂果的措施。
土壤中钙和硼含量少也易引起果皮的老化。应充分供应钙肥和钾肥,并使植株很好吸收。在干燥情况下,钙的吸收变差,在多肥多钾的情况下,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要注意土壤深耕并施上适当数量的基肥,使根能充分地生长,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另外,要注意经济灌水,避免干旱后下雨造成土壤中水分的急剧增加。加强土壤管理,使根能向深部扩伸。
五、病虫害防治
番茄栽培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疫病、枯萎病、青枯病,可选取用对口药剂如病特、退菌特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抓好棉铃虫、斜纹夜蛾的防治。
(1)褐斑病的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叶,收获结束后及时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加强田间管理,挖好排水沟,做到雨停水干。高畦可高垄栽培,防止畦面积水。确定适当种植密度,及时打去底叶老叶,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通透性。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0.5:0.5:100倍波尔多液(苗期使用时浓度要低些,用0.5:0.5:200)或50%混杀硫(甲基硫曲灵·硫磺)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施防治。一般每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2)枯萎病的防治。从无病植株上选留种子。种子消毒可用0.3%-0.5%的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选择3年以上没有种植过番茄的土地作苗床。如用旧苗床,床土应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处理。发病地与其他蔬菜进行3~4年轮作。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撒施均匀,以免发生烧根。肥料三要素要适当配合,注意多施钾肥。
田间初见病株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分剂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灌注植株根部周围土壤,每株灌药液250~500克,每隔10天左右灌1次,连续灌3~4次,为了节约药量,在初见病株时即在病株周围1-2米范围内灌注药液,不需全田普遍灌注。枯萎病与根线虫病混发严重的田块。在番茄种植前应用滴滴混剂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用药15-20千克。点洞施药,点洞深约15厘米,直径约2厘米,各点相距30厘米左右,作等边三角形排列,每洞灌药2~3毫升,然后覆土地压实。施药后经10~15天才可进行播种或移植,以免发生药害。滴滴混剂对人、畜有毒,应注意避免接触,如有沾附应立即用肥皂水充分洗涤。
(3)疫病的防治。灰霜特为中药制剂。对茄果类灰霜霉病、炭疽病、绵疫病等病害均有快速疗效,病发前使用效果尤好。同时可选用50%农歌800倍液,或667平方米用80%新太生保护性杀菌剂150~200克对水喷雾,对番茄早疫防治较好。以上药剂任选一种,注意安全间隔期。
四、采收
番茄同穗果上果实成熟有先后,应分批采收,采收在转色期限进行,以利长途运输。不留果柄。
(作者单位:224624江苏省响水县大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雀梅作为盆景?七贤?之一,深得盆景 爱好 者的喜爱。但如果染上了病虫害,则会大大降低其价值。那么雀梅容易染上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呢?下面我分享了雀梅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措施 ,一起来看看吧。
雀梅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一、雀梅的锈病
雀梅的锈病病原是真菌.多胞锈菌引起的,会产生秀孢子,使叶子发黄,或者是叶片正面的病斑开始是桔**的,病斑组织慢慢变肥变厚,叶片背面隆起,影响美观。随着时间的增长,病斑会扩大,可扩大至圆形,成黑色,最后导致叶子枯死,脱落。
防治 方法 :
雀梅的锈斑病可以采用修剪的方法治疗:在春雨前完全的剪除雀梅树上面带有菌的枝条、枝芽。另外也可以在春雨前喷洒百硫台剂或五氯酚钠350倍液加1.01千克,减少病害。
二、天牛虫害
当雀梅发生天牛虫害时,天牛的雌虫会咬破树皮,然后把卵产到枝干上面,初孵化的幼虫会在树皮下蛀食,长大逐渐蛀入树干、根内,然后逐渐使雀梅枝干变空,死去。
雀梅病虫害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可以直接用适度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
三、红蜘蛛虫害
红蜘蛛病是红褐色卵圆形的样子,红蜘蛛会在植株叶上面结网产卵,用口器其刺穿到枝叶吸取枝叶的汁液,导致叶片的叶绿素受到破坏,使叶子颜色逐渐变黄,叶面也会出现灰**的斑点,直到叶片干死脱落。
防治方法:
可以直接喷洒敌敌畏或乐果1000倍液至1500倍液。
如何避免雀梅失枝
1.让盆栽的雀梅,保持旺盛的生长。
旺盛生长的先决条件是干身四面出枝。萌芽后的桩材,在造型枝的选留时,应该充分注意这点。即使是无用的干枝顶端造型外枝条,也不应该一次性剪光;留待树势回复后,再根据造型需要逐步剪除。如作一次性剪除,则有可能出现偏枯现象,严重影响桩材的生长和美观。?
大家知道,平衡树势对于桩材的生长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使桩材的根、干、枝、叶得到旺盛的全方位生长,在改坯时所遭受的重创的桩材,才可以得到身体的恢复,从而积蓄充足的养分,为将来的整枝造型做好准备。
雀梅的枝法造型:尽量以剪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金属丝盘扎。因为雀梅的皮层很薄,缠绕在枝条上的金属丝,会严重影响枝条的养分输送,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枝条的生长衰弱,发展下去,失枝在所难免;成型后的雀梅,也不可过渡修剪,最多每年两次:一次在梅雨季节,一次在萌芽前最好。落叶后的雀梅,如作到位修剪以利观赏,应该在冬季结冰之前及时收进室内,因为裸露在外的剪口会在严寒天气情况下结冰,冻坏剪口近处的芽眼,甚至冻死小枝,影响来年枝条的正常萌发。
2.盆栽雀梅忌重度失水。
重度失水,是造成盆栽雀梅失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盆土的湿润,对于盆栽雀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膨压,是由于蒸腾失水量一时大于根系吸水量而引起的。也就是说,盆土内的所含水分等于或低于蒸腾所需水量,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重度失水的盆栽雀梅,虽经补水后可以恢复叶片的生长常态,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植株部分细胞坏死,形成生长停顿。很多盆友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失水后的盆栽雀梅经过抢救补水后,虽然没有干枯死亡,但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盆土的干湿周期明显变长,浇水的次数明显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重度失水后的植株,根干枝部分细胞死亡后,蒸腾及输送能力下降。由于雀梅独特的生理特性,因部分根干枝细胞死亡而造成的生长停顿,势必会导致相应部分枝托的生长受阻,久而久之,失枝在所难免。其实这也是植物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因为整株的生长平衡被破坏,其就会舍弃一部分枝条而保持全株生长的平衡,这样的情况在自然界的植物生长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3.盆栽雀梅须勤换盆换土。
雀梅之所以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萌发能力,对于出枝点的选择十分方便。我们知道,萌发力强的树种,其根系也是极其发达的。盆栽条件下的雀梅,由于其根系生长空间有限,如果长时间不换盆的话,其根系会沿盆壁回旋生长,形成?根巢?,严重影响根系的水分、养分吸收,进而影响全株的正常生长。所以,盆栽雀梅必须勤换盆换土。中、小型盆栽雀梅,必须每年换盆一次;大型的可适当延迟换盆,但最好隔年一次。换盆时,可结合多级根的培养,对根部作适当修剪。雀梅对于土壤的要求不甚太严,PH值在5.5?的范围内皆可正常生长,但必须疏松通透。
雀梅盆景的养殖方法
浇水
雀梅盆景适合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生长期要保持盆土的湿润,但是不能积水,容易烂根。夏季高温天气要多浇水,同时还要往树叶和树的身上面喷一些水,降低温度,增加水分,冬季要减少浇水。
光照
雀梅盆景喜光但是不耐寒,要放在通风性好的湿润环境中养护。夏季要适当的遮阴,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温度
雀梅盆景怕严寒,在我国北方地区,秋末之后要放到室内养护,保证室内温度在8℃以上。在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可以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过冬。
施肥
在雀梅盆景的生长期要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饼肥液和粪肥液。夏季和冬季不用进行施肥管理。
翻盆
雀梅盆景要2-3年翻盆一次,翻盆时间为2-3月萌芽的时候。要换掉部分旧土,在换盆得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基肥,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提根处理。
猜你喜欢:
1. 盆景假山植物的选择标准
2. 玉树种植的方法
3. 家庭怎么养盆景
4. 海棠树盆景如何剪枝方法
5. 雀舌黄杨盆景如何养护
6. 对节白蜡盆景冬天养护注意事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