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溶氧过高的危害,溶氧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1、溶氧过高不利于鱼卵孵化,鱼苗易患气泡病,且鱼会兴奋的不停环游,容易累死。2、溶氧过低会影响水产的生理代谢,严重时会使养殖的水产死亡。3、每天晚上8个小时的溶氧要大于4mg/L,14个小时不低于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2mg/L。4、溶解氧一天内会发生变化,晚上溶氧最低。
一、鱼塘溶氧过高的危害
1、溶氧过高的危害
(1)水中溶氧量轻度升高,便会对鱼卵孵化和鱼苗不利,使鱼苗极易患气泡病,甚至对小规格鱼种(夏花)也有不良影响。
(2)水中溶氧高时,鱼会兴奋,出现不停的环游现象,小鱼苗会累死。
2、溶氧过低的危害
(1)水中溶氧低于某一水平时,水产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开始受到影响,但并不会立刻导致死亡,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溶氧。
(2)当溶氧继续降低,已经不能满足生理水产的最低需要时,养殖的动物会窒息死亡,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致死溶氧。
(3)临界溶氧和致死溶氧按照动物种类和规格不同而异,会受到水温、盐度等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水温升高时,动物的致死溶氧度会下降。
二、溶氧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1、溶解氧含量
(1)养殖用水的溶解氧在24小时内都会发生变化,晚上溶氧最低。
(2)溶氧量必须有8个小时(晚上)的时间大于4mg/L,14小时不低于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2mg/L。
2、溶解氧的来源
(1)在刮风环境下,空气中氧气会溶解在水中,当地的风力大小关系着自然溶氧的速度。
(2)可用增氧机增氧把水花打的更细小,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氧气溶解。
(3)水体藻类在光合作用下释放的氧气是池塘溶氧的主要来源,该溶氧方式占池塘溶氧量的80-90%。
云南临沧地区一小型水库,面积200亩,放置网箱处水深20米,网箱养殖罗非鱼,网箱规格6米×6米×3米。2011年3月初每箱存规格为50~200克的罗非鱼1.6万尾,共计约5.5万尾。投喂配合颗粒饲料。2月初以来没进行洗箱、倒箱等可能造成鱼机械损伤的操作。
水面下2米处水温24.5℃,共有3、5尾鱼死亡,而以前基本没有死亡。死亡的罗非鱼眼睛上长出很多水霉,其它部位没有水霉,也没有只瞎眼而不长水霉的鱼,个别有烂尾。镜检眼部没有寄生虫。眼部不红不肿,鱼体也没有像肛门红肿、腹水等异常症状。吃食正常.
死鱼约5斤,症状同上。共死鱼约10斤。换箱,换成20米×20米×3米的大箱,同时用高锰酸钾浸泡鱼体。观察眼睛长水霉的鱼约占5%,烂尾的约占1%。因昨天药物刺激和分箱操作死亡增加,约45斤。又用高锰酸钾药浴,死亡和挑选出半死的病鱼共45斤。死亡几尾。
分析:本病之所以认为是气泡病引起,而后继发水霉,首先因为本病从症状上看具有气泡病损伤症状,皮肤膜状损伤,除眼睛外,尾鳍也有损伤。其次临沧地区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全年气温高,今年1月初以来一直没下雨,特别3月初以来天天大太阳,白天中午气温32~33℃;而夜晚气温低,早晨11~12℃,昼夜温差大,中午气温高、阳光强烈,很容易发生气泡病。这种气泡病,不一定是氧气过高引起,可能属于温差过大引起空气饱和度剧烈变化所致。另外,本病例鱼发病前没有机械损伤,也没有寄生虫和细菌病的前兆,疾病发生的快,药浴消毒后很快控制病情。发生的眼部水霉病应该是气泡病之后继发感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