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影响蔬菜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蔬菜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影响蔬菜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一、水

先谈一谈水的问题,水是蔬菜的命,也是蔬菜的病,也就是说该有水时需有水,该控水时必控水,该有水时无水要命,该控水时不控生病,大部分产量因水而提高,很多病害因水而形成,有些蔬菜需水不见水,有些蔬菜见水不需水。

那就要求我们浇水要根据情况,看墒情、看苗情、看天气预报,并以上午浇水为最好,特别是各种大棚蔬菜,下午是不能浇水的,浇水次数多了还会造成地温下降,因各种作物收与不收在于水。为了温度和水的关系我们可以经常施用嘉美金点,保水不降温。

二、肥

肥料是蔬菜生长提高产量的基础,过去是根据土地含肥量测土配方施肥,现在是根据作物对肥料的需要施肥,任何作物对肥料营养的需要都有16种之多,施肥的全面与合理,在农村是不好解决的一个重要矛盾,蔬菜产量的高低与肥料有关,蔬菜品质的好坏与肥料有关,蔬菜病害的多少与肥料有关,早衰、死亡、落花、落果、干尖干叶都与肥料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肥料合理全面,产量质量提高,否则降低产量降低品质;肥料的全面合理,生长好病害少,否则病害多不好治,导致死亡。故有十病九肥害的说法,那就希望我们按照国家的肥料技术政策施肥,因各种作物收多收少在于肥,控制氮肥磷肥的用量,增施钾肥和活性菌生物有机肥,经常、合理、不断的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氮肥多了蔬菜病多虫多叶片薄,茎杆空、叶片大、落花、瞎花、落果、早衰、烂根死亡,不耐运、不耐存、品质低下口感差。磷肥多了土壤板结,小苗不长,叶片钙化蔬菜和果实发育迟缓,色泽昏暗没有光泽;钾肥多了蔬菜无病,生长好果实发育速度快,因为瓜果蔬菜都是需钾肥较多的作物。微量元素肥料用多了,产量高、品质好、抗虫抗病能力高,没有公害光洁亮,好吃好看价钱好,好运耐存受欢迎,菜农收入会更高。

三、土

土地孕育生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我们种植蔬菜更要有土地,无土栽培现在数量很少,农村现在还是利用土地发财致富,那麽我们的土地怎样呢?通过十多年的农村工作调查,由于农民不懂得合理科学的施肥,不懂得什么时间浇水,再加上常年的机械化耕作,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造成我们的土地板结严重,土壤团粒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犁底层坚实钢硬,直使土壤含氧量降低,透气性能低下,地下虫活动猖獗,这些问题都威胁着我们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所以希望我们科学看待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善待我们仅有的土地,科学合理的施肥,科学合理的浇水,科学合理的耕作,科学合理的调整我们的土地,让土地发挥它的最大潜力。

四、种

种子是蔬菜提高产量的关键,“有了较好的种子,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好种出好苗,好苗一半收,我们各地菜农知道每一季都要选择种子,可有很多人不懂得选择的重点之所在,知道处理种子可有很多人不懂得处理种子的目的和措施,那就希望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适应性,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水利条件,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及正规的种子销售企业经营的,并必须有国家的认证标志,和国家标准代号不能错,还要有生产地址,检疫证件号,和厂家的固定电话等的当年种子,做我们购买的蔬菜种子。

种子处理三部曲,一是将购回的种子做三个发芽试验,芽率达标才可做种子施用;二是晒种,有些蔬菜种子用塑料袋或铁桶包装,时间长了就会缺氧,也可能带有霉菌,给生长期带来病害和死苗,故要利用太阳的红外线晒种1-3天,让种子后熟,提高吸水机能和发芽势,促进早发芽、早出苗;三是浸拌种子,为提高种性,根据种子的性能对种子再做浸种拌种处理,这时为加大种子的营养元素含量,可用全营养的微量元素清液肥料兑水浸种6-24小时,或拌种达到苗齐、苗壮、苗匀。

五、光

光照,“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可以买到种子、我们可以买到肥料、我们可以买到农药、阳光我们是不可能买到的,可是蔬菜都是需要比较强光的作物,有些地区,有些蔬菜品种,有些菜农盲目追求密植,忽略了光照的作用,有些大棚高度不够,有些棚膜陈旧不换,有些大田蔬菜高杆与低杆套播,造成哪些喜强光的作物缺乏光照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发病。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套播,提高宽窄行的种植摸式,由底畦种植改高畦种植,由沟底移栽变沟峰移栽。大棚建造也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设计施工,因为大棚高度和产量是成正比的,棚膜也要根据条件常换新膜,棚膜上的灰尘也要常清常净。

六、药

农药,我们菜农用的农药大概有这么几种,营养药、治病药、治虫药、调节剂,共一剂三药,这些农药,有的好、有的坏、有的真、有的假,不是治不了病,就是治不住虫,不是调剂不好,就是用药过量出现副作用,使菜农整天忙于打药的痛苦之中,使蔬菜每天都生长在农药的药液环境之中,蔬菜呢?也感染了不同程度的公害,不能走进大城市的大市场,同样也会影响菜农们的收入。

马铃薯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辣椒是人们喜爱食用的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栽培辣椒的效益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菜农也加入了辣椒种植的行列。但是在辣椒种植过程中,辣椒的落花落果问题也成为困扰菜农朋友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温室大棚种植还是传统方式种植,落花落果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温室大棚辣椒种植过程中的落花落果现象要远远高于露地栽培。那么面对温室大棚的辣椒种植中存在的落花落果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辣椒出现落花落果的原因

1、品种选择不适宜

品种选择不对路,是产生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温室大棚种植的辣椒品种和露地栽培的还是有所区别的。适合温室大棚栽培的辣椒品种要耐低温、耐若光,如果把适合露地栽培的品种种到了设施大棚中,就会因为不耐低温而导致大量落花落果。

2、温度不适宜

温室大棚的温度是产生辣椒落花落果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冬季温室大棚的温度往往在一天会出现两个极端。对于辣椒来说,尤其是它的花果期,温度过低和过高都是不行的,如果夜晚大棚温度低于15℃,虽然能够开花,但花药不能散粉。所以当花期遇到这样的温度的时候,落花落果的程度就会加重;晴天中午棚内的温度会很容易超过35℃,这样的高温会引起子房枯萎,花丝干缩,导致的后果就是不能授精,出现落花的情况。

3、湿度大

温室大棚的高湿环境也是造成辣椒落花落果数量增多的原因之一。辣椒喜空气湿润的环境,尤其是在开花授粉期,对生长环境中的湿度要求就更高了。湿润的环境可以增加柱头的黏着性,利于花粉管的萌发完成受精。

辣椒虽然喜欢空气湿润的环境,但也不是说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就越好,在开花授粉期,如果大棚内通风不良、棚内的湿度过大,很容易导致花粉发育不良,活性降低,花粉粘滞,从而使得花粉授粉率降低。没有授精的子房,用不了几天就会从植株上脱落。

4、光照不足

温室大棚的特点除了高湿以外,还存在着光照不足的情况,光照的长短和强弱,对辣椒的营养生长影响不大,但是对辣椒的生殖生长影响却非常大。在温室大棚中栽培辣椒,如果光照强度不足或是光照时间过短,这些都会影响花朵的正常授粉,即使勉强授粉,果实也会发育不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脱落。

5、栽培密度过大

栽培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辣椒落花落果的原因之一。在辣椒的生产中,一些农户朋友一味追求高产量,不考虑地力、品种等因素,盲目增大栽植密度,致使成株期群体过密、枝叶相互遮挡、有效光合作用面积不足、制造的光合产物少、花蕾发育缓慢、授粉受阻,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植株下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花蕾严重脱落。

6、水肥管理不合理

除了以上原因,水肥管理的不合理也会造成花椒落花落果。

既然这么多情况都会导致辣椒的落花落果,那么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预防辣椒落花落果的措施

1、选择合适温室大棚栽培的品种

由于保护地辣椒栽培会遇到地温、高湿、寡照的情况,所以要根据温室大棚栽培的这一特点,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植株分枝能力强、坐果率高、果实膨大速度快的品种。目前,适合温室大棚栽培的品种有沈研16号、沈研17号、永利17号、湘研4号、甜杂1号、中椒2号、辽椒4号、早丰1号等。

2、掌握合理的定植密度

密植栽培固然是充分利用大棚中的有限土地资源,取得丰产的途径之一,但是在生产中不能盲目密植,应根据所栽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定植的密度。一般情况下,辣椒大棚栽培行距控制在33~45厘米之间;株距控制在30~45厘米之间,每亩栽培3500~500株。

早中熟品种的株型和株幅都比较小,定植密度可适当加大一些;晚熟品种株型和株幅较大,定植密度适当缩小。

3、花果期的温度管理

首先,从日出后到中午以前这段时间,要严格控制棚温,这是因为辣椒的授粉多在上午完成。由于辣椒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在20~28℃之间,所以上午11点之前的棚温不可高于28℃;太阳出来之后可以用开关通风口的方法来控制棚温。上午11点之后,花粉活力减弱,这时要适当提高棚温到30℃左右,这样做可以提高辣椒的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以保证辣椒花期有充足的营养供应。

另外,辣椒花果期的夜间温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半夜应保持棚温在18~22℃之间,以利于白天突然产生的光合产物从叶片向花果部位运输;后半夜温度要降低到13~15℃,这样可以减少呼吸作用的养分消耗,最大限度的保证花果的营养供给。

辣椒喜空气湿润的环境,授粉期间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该在55%~65%之间,如果晴天棚中的湿度低时,可以在早晨揭帘后,在大棚的地面喷洒一些清水,以提高棚内环境湿度。喷水后闷棚1个小时左右。如果棚内的湿度已经升高,这是可以打开风口,利用风摇动植株提高授粉率。

辣椒在花果期如果遇到连续阴天时,棚中的空气相对湿度会明显偏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早晨8点~11点的时间内间隔性防风2~3次,风口控制在7~10厘米,每次防风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这样可在明显不影响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在这种天气里,还可以采取摇晃植株的措施保证有尽可能多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提高授粉的质量。

4、光照管理

光照时间过短和光照强度不足都可能会影响落花落果的数量,而冬季连阴雾天比较多,这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开花坐果。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为了保证开花和结果所需要的正常光照,可以用在棚中补光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用40W的补光灯,每亩大概需要55~60盏,补光时间一般掌握在每天2~3小时。

5、合理的水肥管理

(1)辣椒的施肥管理

辣椒生长期长,边现蕾、边开花、边采收上市,虽然说需肥量较多,但是施肥还得结合辣椒的生长时期的需肥特性进行。

初花期:在初花期,要控制施肥,在施足定植肥的情况下,从始花到分枝坐果时,都不应施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防止落花落果。如果发现植株出现脱肥的情况,可喷施0.1%~0.2%的硼砂水溶。幼果期:在幼果期,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8~10㎏、尿素10~15㎏。盛果期:如果果实长势不好,在盛果期要抓紧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8~10㎏。采收期:在采收期要猛追猛促,每隔5~6天就要追施一次,每亩追施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12~15㎏。

辣椒的施肥问题解决了,再来看一看到了花期应该怎样浇水?

(2)辣椒的浇水管理

一般在进入初花期后要浇水一次以供开花坐果的需要。进入盛花期,如果土壤不过于干旱,就不要浇水,如果土壤干旱,可浇小水。在辣椒坐果后,可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以供膨果的需要。

由于温室大棚的环境相对露地栽培环境比较闭塞,在辣椒种植的过程中,对于品种、光照、温湿度、密植度、水肥管理也就相应的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细节上处理好了,落花落果现象出现的几率也就大大减小,温室大棚的辣椒种植也就一定能够获得高产。

在固定的土地面积内,对其他种类土豆的总容纳量是相对确定的。根据相对科学的计算,有两种情况是关于种植密度引起的减产。一个是密度太低,总量减少。土豆的基本块茎最大化的情况下,如果密度低于平均水分,总量可能会减少。密度太高,增长不足,总量减少。这种情况显然会导致土豆之间的光合作用、通风和土壤中水分养分吸收困难。特别是在地下块茎生长期,生长空间不够,会直接挤压,在土地上生长,降低产量。在确定了单一垄沟的宽度和长度的情况下,利用机器播种,对一棵树之间的距离进行准确的掌握,尽可能节约土地,实现科学的高密度种植,不超越一棵树土豆之间生长的需要,不浪费一些空间。

在土豆种植密度和产量之间利用现代技术,积极探索品种适应性、土地政经、定量播种技术,在树桩精密情况下实现高密度,为追求高密度和高产创造充足的空间。为了提高产量,有的采用密植方法多胜,有的巫师达6000-7000株。施肥少,茎细营养不足,产量不能高。例如,肥料量大会就像群体太大,茎叶变长,倒下,甚至枝叶腐烂而减产一样。种植任何品种都必须根据品种合理密植。

密度太高导致的增长不足和总量减产。这种情况显然会导致土豆之间的光合作用、通风和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吸收困难。特别是在地下块茎的生长期,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可以直接挤压,在土地上生长,降低产量。密度太低,总量不足,减产了。土豆的基本单个茎最大化时,如果密度低于平均水平,总量可能会减少。利用土豆本身的规律性,结合该地区土地地形和肥力的特点,采用正确的耕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本身的潜力,满足土豆充分生长的需求,为适度下的高密度创造科学条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78501.html